學生教育工作計劃范文匯總6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教育工作計劃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生教育工作計劃 篇1
為了貫徹教育部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本學期,心理輔導室計劃擬開展以下工作:
一、 繼續開展普及心理衛生常識活動,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定期將心理輔導室輔導的成功且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和案例,以匿名的方式,展示在校園健康櫥窗內,同時積極布置心理健康櫥窗,發動學生去主動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并吸引更多學生解除顧慮,大膽走進心理輔導室,及時與輔導老師溝通交流,從而有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團活動中。加大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范圍內的影響。
聯合學生會和校團委,將心理輔導滲透到學生各項的活動中,以豐富的團體活動課形式,解決班集體的普遍心理問題,如團結、合作、榮譽、自信等,并接受政教處和校團委老師的指導。
三、繼續積極有效地開展個別心理咨詢工作。
心理輔導室仍將根據學生的學習時間安排來調整咨詢接待時間,以學生的學習時間安排來調整咨詢接待時間,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心理輔導室將本著家校教育協同合作的理念,與家長合作,“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熱心真誠地為他們在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困惑提供幫助,成為家長、學生、教師溝通的橋梁,與相關教師配合,對相關學生進行疏導,同時幫助改變家長一些不合理的家教觀念,使教育工作得到全面的穩固。
四、開設心理輔導講座,加強對師生的心理訓練和心理指導。
某些心理問題在特定的年級或班級具有普遍性,為了避免單純個別咨詢的重復低效率,本學期,心理咨詢室將從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出發,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心理講座,為同學們切實解決一些問題,也為心理輔導老師提供更多簡便實用的心理輔導方法,幫助教師加強對自我心理行為的控制和調節,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以促進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完善提升自我達到良性循環。
五、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學生的心理檔案,完善心理輔導室的建設。
由于本學期心理輔導室辦公室要獨立設置,借此機會,將對辦公室重新布置考慮先完成心理咨詢室的`硬件建設(如電腦配備、信箱設置等),然后重新整理以往的心理咨詢工作檔案,對相關材料和書籍進行整理和歸檔,做到今后有據可查,保證心理咨詢工作的延續性。
六、安置心理信箱,對心理信箱的留言及時進行回復。
安置心理信箱,開辟多條咨詢途徑,使學生意識到咨詢不僅僅是擺設,讓學生感受到心理咨詢老師的真誠,從而敞開心扉,積極咨詢,最后達到互助自助的效果。
以上是心理輔導室制定的本學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計劃,由于自身理論有待完善,經驗也不夠充足,難免有疏漏和不合理之處,屆時將根據具體情況和相關領導老師的指導不斷完善,使計劃得到有效的落實 。
七、具體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訂并討論學期心理輔導工作計劃。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和氛圍建設工作。
3、做好心理咨詢室的布置和建設。
4、建立新生心理檔案。
十月份:
1、 做好日常心理咨詢室的開放工作,并做好記錄。
2、 做好班級心護員的培訓工作。 3 、利用班會課心理健康活動(講座 《網癮問題》)。
十一月份:
1、 心理健康活動( 舉辦全校女生青春期心理衛生講座)。
2、 出好心理健康教育專題黑板報。 ⒊召開特殊學生會議,并進行個別心理咨詢。 十二月份:
1、 心理健康活動周系列活動(講座、 游戲、心理沙龍、心理影片等)
一月份:
1、 心理健康活動(講座 《考前心理健康輔導》)
2、 心理輔導室學期總結工作, 資料積累和個案分析、心理檔案建立工作
學生教育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基礎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潛能,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這對于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未來人才的質量,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班級現狀分析:
我班現有31名學生,其中男生16人,女生15人。調查中發現,許多學生雖然在總體上不表現出明顯的心理問題,但在某些方面卻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適應。
三、工作目標:
1、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與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在自我認識、承受挫折、適應環境,以及學習、交友等方面獲得充分發展。
2、提高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能力,關心愛護學生,培養他們活潑、合群、樂學、自主的健康人格。
四、存在的.問題:
1、學習適應問題,主要指圍繞學習活動而產生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校恐怖癥、厭學等。
2、常見行為問題,主要指在學生生活、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特征,如多動、說謊、膽怯等。
五、采取的措施:
1、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對各門學科產生興趣,熱愛學習。
2、要平等待人,尊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的人格,使自己成為這些學生的朋友,架起溝通心靈的橋梁。
3、努力創設民主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4、發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加大研究力度,實現課堂教學與心理教育的整合。
5、積極加強心理教育的班級管理的研究。
六、對本學期的期望:
希望通過本學期的心理輔導,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又能培養學生團結友愛,關心同學,熱心助人,知難而上的好品質。
學生教育工作計劃 篇3
我校以“我與學生結對子”為載體,開展“教師幫扶學生”的主題實踐活動,全面實施學校每個同學都能享受平等教育,獲得最大成功的理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和內容,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及素質,幫扶后進生、學困生、貧困生,特擬定此幫扶計劃幫扶后進生、學困生、貧困生,制定如下計劃:
一、思想上進行轉化
1、動之以情,消除戒備心理
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2、尊重信任,喚起自尊心
(1)對后進生、學困生要求要適度,培養他們的學習毅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
(2)讓后進生、學困生獲得成功,樹立起進步的信心和愿望。
(3)讓后進生、學困生充分發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長處。
3、曉之以理,增強后進生、學困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二、建立學生互動的平臺,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建起友誼的橋梁,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三、要實現幫扶目標,讓后進生多發言,多指導,多鼓勵,多發現閃
光點,發揮他們的特長。
四、教師要關注生的一個體差異,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共同進步。
五、充分利用“小組教學”,目標激勵評價進行取長補短。
幫扶措施:
1、教材分析指導:各科教學內容教師要深入研究,在知識的`傳授與思維,能力的培養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當學生有困惑的時候,就對照課標仔細分析教材的編寫目的對照策略,選擇哪種教法更合適。
2、學生分類指導,雖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但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每個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從而激發學習上進心。
3、及時評價,建立了師生幫扶溝通的橋梁之后,就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從思想、學習、行為等多方面進行評價,而且要注意指出問題所在,循序漸進地讓生逐步讓學生接受。
4、幫扶對象:見幫扶結對子記錄表。
學生教育工作計劃 篇4
經過了一個月的調整和適應,我部已經逐漸展開了本學期的工作,教育技術系學生會實踐部四月份工作計劃。
本月,我們繼續將工作重點放在實習觀摩、實習總結經驗交流會上。針對大三同學們正在進行的為期1個多月的實習生活,我們將進行深入的了解,并將聯系部分實習的同學和所在實習學校,組織現在大二的同學進行現場的觀摩學習,并進行拍攝和錄像。
待實習結束,我們將請在實習中有突出表現的同學為代表,向下一屆將參加實習的同學們談實習心得,介紹實習經驗,工作計劃《教育技術系學生會實踐部四月份工作計劃》。同時,我們將邀請有關領導和部分實習學校的老師到場,為我們的實習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旨在通過學長們的親身體驗,為下一屆實習的同學提供寶貴的實習經驗,讓大家充分做好實習的準備,使實習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經過三月的準備,我們已經為本次活動做好了一定的準備,我們計劃在本月初對該計劃加以完善,為活動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我們也將積極籌劃新的活動,不斷創新,不斷進取。我們將繼續做好日常的工作,使團隊更具凝聚力和活力。
教育技術系學生會實踐部
20xx年3月25日
學生教育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省、市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二、工作目標:
培養良好的文明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衛生習慣,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自立自強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沖突情緒,保持個人心理的內部和諧。矯治學生的問題行為,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
三、工作原則:
1、以尊重、理解學生為前提。
2、面向全體學生。
3、學生主體性原則。
4、預防矯治與發展養成相結合。
四、具體措施:
(一)做好教師心理培訓工作。
讓教師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樣的心理才是健康心理。讓教師能認識到身體、心理、社會功能三維度。學會初步判斷自己或同事的健康狀況,并能區分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和精神疾病等概念,正確認識心理問題,形成求助的意識。
(二)繼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時間;各班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集中解決班級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三)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學研究結合起來;結合學科教材內容,滲透有機專題教育,如語文課,課文中豐富的思想內涵可以直接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體育課競技項目教學同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品質。
(四)閱讀整理相關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材料,集中教師學習;可以通過召開講座、團體輔導、個別咨詢、自學材料、外出培訓等途徑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五)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會、隊會結合起來,落實發展與預防功能;嘗試以隊會的形式、班會的內容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中,春風化雨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七)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途徑,讓更多的人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八)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學生教育工作計劃 篇6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孩子的喜怒哀樂,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都關系著一個家庭的悲歡。而五年級的孩子仿佛初生牛犢,安全意識非常淡漠,所以安全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一、工作重點
1、了解并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常識。
2、認識與陌生人交往中應當注意的'安全問題,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
3、了解基本公共衛生和飲食衛生常識,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健康行為及飲食習慣。
4、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志;學習家用電器、煤氣(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5、初步學會在事故災害事件中自我保護和求助、求生的簡單技能。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電話。
二、具體措施
1、利用“周周講”,強化安全意識,進行安全教育
①防火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要將火柴、打火機和刀具等物品裝在身上;不要將鞭炮、火藥等易爆當作玩具帶進校園;不得玩弄、搬動消防器材。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志;學習家用電器、煤氣(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曉之以危險、危害所在,教育學生遠離危險品。
②、防毒安全教育:教育學生注意飲食衛生,不在學校巷道及校門口等攤點上購買任何不符合衛生規范的小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帶各種藥品進入校園,遠離毒品。了解基本公共衛生和飲食衛生常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個人衛生習慣。
③、勞動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在做衛生值日工作時,不準玩耍勞動工具,杜絕拿著工具追逐打鬧,以防造成意外的傷害;擦玻璃時要防止劃傷,高層樓窗戶只需撣塵,防止失足墜樓;參加社會公益勞動時,聽從老師的安排,確保安全。
④、防電安全教育:嚴禁亂動日光燈管、保護電器插頭、插座。
3、結合品德生活課,進行安全教育
①.教育學生在校園內做到“輕聲慢步”,課間不追打皮鬧;看懂教材圖畫的內容,懂得在樓梯上追打皮鬧的危險性,明確上下樓梯必須靠右行走。
②、上學、放學自覺排隊,有秩序地進、出校門;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了解并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常識。
③、教會孩子在事故災害事件中自我保護和求助、求生的簡單技能20xx最新小學安全教育工作總結20xx最新小學安全教育工作總結。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電話。
④、教會孩子安全飲用純凈水的方法:先適當地倒一些冷水,再慢慢添加一些熱水,以防燙傷。
4、利用班會課進行日常安全教育
每周利用班會課強調日常安全事項:①、教育學生不在校園內、教室內追逐哄鬧;②、不自行攀高、坐窗、爬護欄等,防止發生傷害事故;③、嚴格遵守學校作息時間,不無故滯留校園或在路上玩耍;④、養成離校關窗、鎖門的習慣
三、工作實績
基于全年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共同努力,將安全責任意識當作工作的重心,愛校愛生,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班級管理認真負責,從細微處入手,狠抓常規,做到早讀跟班,課間跟班,上操跟班,集會跟班,放學跟班,有效減少了事故的發生。因此,全班33個孩子,無一例事故發生,平安快樂地度過了小學階段的第一個學期的學習生活。
【學生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生健康教育工作計劃11-08
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計劃11-28
大學生健康教育工作計劃06-09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04-22
學生教育工作計劃范文集合六篇04-29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06-14
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健康教育工作計劃03-30
學生教育實習報告09-13
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