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弟子規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解鎖了新的工作,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工作計劃吧。什么樣的工作計劃是你的領導或者老板所期望看到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弟子規教學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弟子規教學工作計劃1
一、教學目標:
1、讀誦《弟子規》經文。
2、培養學生立身處世謹言慎行、言而有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實施方法:
把《弟子規》的學習與《傳統文化》的學習結合在一起,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弟子規》的學習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的作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弄懂經文的意思,將進行一系列的模擬情景教學,把課堂模擬成家、公園、餐桌、公共場所等地方,讓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明白禮儀的要求,讓文明禮儀更好地在生活中踐行。
2、針對二年級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以故事形式進行講解經文的意思,老師的語言要顯淺易懂,讓學生通過聽故事受到啟發教育,弄明道理。
3、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讓學生收集有關事例說明展開討論、辯論,從中感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反省自己的行為,達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4、利用節日,抓住契機進行教育,讓學生通過對長輩、父母表達自己的心意,對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歌頌,學習感恩,感謝長輩、父母、辛勤工作的廣大勞動人民以及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烈士,讓學生更懂得珍惜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5、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離不開家庭氛圍、家長的配合。在教育的過程中要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家長起到示范、樹榜樣作用,督促孩子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弟子規教學工作計劃2
一、學情及教材分析: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缺乏貼近學生生活,可以規范學生行為的讀本。根據至圣先師孔子關于生活規范的教誨編寫而成的《弟子規》,具體闡述了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行為守則規范。該書全面講解了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尊敬長輩、修身養性、為人處事等方面的基礎,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啟蒙養正、防邪存誠的最佳讀物。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育人場所,師生不能僅僅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誦讀《弟子規》是熏陶學生思想、規范學生行為的.一種好方法。通過引導師生誦讀《弟子規》,能夠使師生弘揚國學文化,傳承國學精髓,接受圣賢智慧的教育。《弟子規》是中華傳統經典文化,是一把構建幸福和諧人生的鑰匙。誦讀《弟子規》可以使師生在思想和行為上都得到教育,有助于擁有健康美好的人生,從而有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
教導學生誦讀《弟子規》,了解中華傳統節日,是國學內容之一,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懂禮儀、講文明的生活作風,對創建和諧社會生活大有助益。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
(2)、運用《弟子規》中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人。培養其做人的行為規范。
(3)、能做到知廉恥,尊長愛幼,禮貌待人,文明作息等
(4)、引導朗讀、背誦中國傳統的經典詩文,熟悉中國古代的優秀詩文名篇,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為學生的語文能力產生“質”的飛躍作好“量”的儲備。
(5)、了解漢語言的博大精深,涉獵成語、諺語俗語、歇后語、對對子、名言警句等中國特有的語言形式,讓傳統文化文學潛移默化地滋養學生的心靈。
(6)、宏揚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助學生修身養性,吸取人生智慧,陶冶美好情操。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流利背誦。
難點:理解含義,并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
四、方法措施:
1、借用生動的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討論中真正理解含義。
3、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
4、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
小學弟子規教學工作計劃3
教學目標:
1、學習《弟子規》“謹、信”兩部分的經文。
2、培養學生立身處世謹言慎行、言而有信,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實施方法: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對《弟子規》的“孝、悌”有了一定的認識,部分同學能學以致用。本學期將繼續踐行“孝、悌”部分的內容,開始學習“謹、信”部分,并學習《常禮舉要》的部分內容。把《弟子規》的學習與《常禮舉要》的學習結合在一起,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弟子規》的學習與《常禮舉要》的學習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的作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按照學校的教育內容計劃,第一周著重讓學生匯報寒假在行孝盡悌方面的表現,重溫“孝、悌”部分的經文。第二周至第十五周,按每周一條,學習《弟子規》第十三至二十四條。《常禮舉要》的“居家、在校、處世、聚餐、出門”五部分的內容穿插在每周的學習內容中。
2、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弄懂經文的意思,將進行一系列的模擬情景教學,把課堂模擬成家、公園、餐桌、公共場所等地方,讓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明白禮儀的要求,讓文明禮儀更好地在生活中踐行。
3、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以故事形式進行講解經文的意思,老師的語言要顯淺易懂,讓學生通過聽故事受到啟發教育,弄明道理。
4、聯系社會、生活實際,讓學生收集有關事例說明展開討論、辯論,從中感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反省自己的行為,達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5、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清明節、五一節、六一節等節日,抓住契機進行教育,讓學生通過對長輩、父母表達自己的心意,對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歌頌,學習感恩,感謝長輩、父母、辛勤工作的廣大勞動人民以及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烈士,讓學生更懂得珍惜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6、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離不開家庭氛圍、家長的配合。在教育的過程中要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家長起到示范、樹榜樣作用,督促孩子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形成良好的習慣。家長通過《弟子規長智慧》聯系手冊反饋學生的踐行情況,讓老師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對學生的行為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以達到更好地把《弟子規》的學習落實到行動中的教育作用。
7、堅持寫好《弟子規長智慧》的聯系手冊,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理解、感悟、想法、收獲,老師多以表揚、鼓勵、激發學習興趣為主。讓聯系手冊成為學生、家長、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
8、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很強,作為老師更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聯系實際,不斷完善教學計劃,寫好課堂實錄和教學反思。
小學弟子規教學工作計劃4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一些基礎規范,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全書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
2、培養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3、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學生誠實、守信。
5、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規范。
三、教學內容:
《弟子規》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流利背誦。
難點:理解含義,并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
五、學習時間:
每周安排兩節誦讀時間,平均每節課學習八句。利用中午課前預備時間復習鞏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動的故事和情景表演來打動學生的.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參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討論中真正理解含義。
3、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
4、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
5、利用游戲競賽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七、學習內容具體安排:
一年級:
第一周:復習上學期知識
第二周至三周:學習《弟子規》“出則悌”
第四周至八周:學習“謹”
第九周至十三周:學習“信”
第十四周:復習
第十五周:考試
二年級:
第一周:復習上學期知識
第二周至三周:學習《弟子規》“謹”
第四周至八周:學習“信”
第九周至十周:學習“泛愛眾”
第十一至十二周:學習“親仁”
十二周至十三周:學習“余力學文”
第十四周:復習
第十五周:考試
【小學弟子規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教研工作計劃09-05
小學英語教學的工作計劃06-10
小學教學工作計劃01-25
小學春季學期教學的工作計劃05-17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05-25
小學教學教研工作計劃15篇(經典)06-16
小學書法教學工作計劃05-16
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精選】05-21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03-01
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