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社區文化工作總結范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偨Y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區文化工作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區文化工作總結范文1
20xx年,xx社區文化工作委員會在街道文化站的指導下,在社區黨總支部和居委會的領導下,承襲xx年度開創的“活動全天候”,結合xx年度社區新特點,夯實根底,開拓創新,創出了一幅“如夢如幻社區文化,如癡如醉老人之家”風景畫,詳細總結如下:
1、本年度季度:成立扇子舞隊,隊員12名,平均年齡50歲。同季度,成立社區網站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社區網站的.日常運作和管理。
2、第二季度:成立乒乓隊,隊員8名,平均年齡53歲;成立恰恰飄帶舞隊,隊員0名,平均年齡47歲;成立女子合唱隊,隊員8名,平均年齡46歲;成立興趣組,組員7名,平均年齡13歲。
3、第三季度至今:成立書法興趣組,組員5名,平均年齡65歲,成立社區網絡影院管理小組,組員三名,專門負責雙休日的網絡影片放映。
1、天天有早舞、乒乓、健身、象棋、閱覽活動。
2、周周有越劇表演、卡啦0K、電子閱覽、網絡影片、象棋江湖殘局、科學普及、文化教育各類知識講座等活動。
3、月月有象棋、乒乓球比賽,腰鼓、扇子舞蹈表演,書畫研討、讀書交流等活動。
1、第一季度,精心組織老人春游登山活動,參加活動者35人,精心組織春節聯歡會,參加春節聯歡活動的居民群眾近xx年人。
2、第三季度至今,精心組織宣傳唐寅園的文化活動,積極參與輝煌友新文化藝術節活動,在0月3日,舉辦“快樂”大型文藝匯演,參加表演人數近40人;在月份,和昂立外語學院連手舉辦文藝會,把本社區的文化活動推到高潮。
1、網站自本年度月22日改版以來,內容幾乎天天刷新,至今已經有帖子600篇,會員254名,其知名度、影響力已經超過浙江的一些社區網站。
2、網站已經初步顯現文化教育功能,網站在陶冶居民情操、灌輸居民安康、科普、藝術知識的同時,也顯現了社區很多居民的愛好。
社區文化工作總結范文2
xx社區文化活動室在上級文化部門和社區黨委的大力重視和支持下,緊緊圍繞黨委和社區效勞中心工作,以效勞基層,豐富轄區廣闊居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為目標,扎實工作,先將年5月到年5月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年5月到年5月以來,xx社區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創一強一提升”活動為契機,加強場地建立。先后重新布置了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心理咨詢室、文體活動室等。增加圖書室圖書一千余冊、電子閱覽室電腦八臺、外聘心理咨詢師一名,經預約后可在社區開展心理咨詢效勞,同時購置象棋、圍棋、跳繩、呼啦圈、手工模型等假設干,能根本滿足社區室內各種文化活動需求。社區成立以效勞中心主任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黨政部負責人親自參與文化活動室的建立,給以文化活動室建立充分的重視。布置一名社區工作人員作為活動室專職同時,聘請社區圓夢愛心社、奧運老年志愿隊成員為活動室志愿者,為活動室的布置及室內活動的開展出謀劃策。
結合工作實際和文化隊伍建立情況,我社區從年5月到年5月一年期間,xx社區開展主辦大型文化活動兩次,協助上級位開展“四進社區〃三下鄉”大型活動一次,三個居委會在各項節日期間共開展活動十余次,志愿社及社團開展活動假設干。不管大活動和小活動,都能做到有方案、有組織、有條不紊地進展,每次活動都能獲得社區群眾的.高度評價。并且,在做好各項日常工作的同時,社區還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及群眾等參與社區及上級單位組織的各項賽事,并在參賽隊伍提供交通、飲食效勞,統一配備服裝等一切效勞。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形勢的開展,社區群眾對文體活動內容、方式的需求隨之也發生了變化。有的居民朋友已不滿足日常活動,為了豐富社區群眾業余生活,使活動形式多樣化,社區不斷進展創新,堅持了室內活動與室外活動相結合,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相結合,友誼賽與有獎賽相結合、日;顒优c大型活動相結合。不但要組織老年朋友們之間的體育比賽,還積極組織他們和年輕人一起活動。讓雙方在活動中互相感染、互相學習、互相影響。
近年來,社區黨總支下大力氣為社區居民活動中心配備了完善的設施以及專職人員,保證活動中心每天正常開放,為社區干部職工、轄區內居民群眾鍛煉身體搭建了很好的平臺。聘請具有專業特長和熱心為社區黨員干部群眾效勞的人員擔任教師,帶著社區干部職工及居民群眾進展各種體育活動,深受大家的歡迎。
社區文化工作總結范文3
20xx年是xx區全力構筑大文化工作格局的變革之年。根據深化大部制改革工作的要求,原中共xx市xx區委宣傳部、區文化播送新聞出版局、區體育局等黨政部門組成了新的中共xx市xx區委宣傳部(區文體旅游局),在對區內宣傳、文化、體育、旅游等資源進展有效整合的同時,緊抓“建立文化強省”和“智慧佛山,文化先行”的有利機遇,把文化建立融入產業轉型、環境再造和城市開展之中,將禪城大文化建立工作推向了新的階段。
一是精心安排區委中心組和基層黨員干部的理論學習。全年先后組織了7次全區專題集中學習討論,內容涉及文化產業新視野、新it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網絡輿情應對、建立法治政府、加快轉變經濟開展方式、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打造禪城核心競爭力等。其中“《珠三角規劃綱要》大家談——佛山分論壇暨通濟論壇”活動,在廣佛都市網、佛山電臺等主流媒體實現了同步直播,大大增強了學習覆蓋面。
二是積極探索“思想博客”等創新學習模式。一年來,在祖廟街道先行先試,以思想博文、評論文章等形式對全區黨員干部進展思想上的正面引導。截至20xx年11月,機關干部在思想博客已發表博文112篇,訪問量達4626多人次,為區域平穩和諧開展,發揮了宣傳監視、輿論導向及思想保障的重要作用。
三是深入打造“通濟論壇”學習品牌。通過邀請專家學者與黨員干部進展對話交流,實現“通濟論壇”與區委中心組學習的有機結合,有力地提高了區委學習中心組的學習效果。繼續與南莊鎮共同開辦“通濟論壇之南莊大講堂”活動,將專家學者邀請到基層,為鎮區開展把脈建言,營造建立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社會的良好氣氛。
四是重視強化與媒體的溝通互動,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圍繞各重大工程,如以祖廟東華里、瀾石片區改造工程為龍頭的“三大改造”,汾江河整治為龍頭的環境治理,陶瓷行業優化提升為龍頭的產業構造調整,以創意產業為龍頭的新興產業開展,以城市可經營工程為龍頭的招商引資,以及以城市公共交通、社區文化效勞、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為重點的民生工程等工程,在《南方日報》、《佛山日報》等主流媒體籌劃了12個專版專題宣傳,突出深度報道,形成輿論強勢,努力在創意新聞、籌劃新聞、構思新聞、組織新聞方面下功夫,在重點突破、特色突破、精品突破上做文章,提高了新聞宣傳質量和輿論引導水平,不僅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氣氛,同時進一步發揮了我區作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示范區的核心輻射作用,有效提升了禪城城市形象。
五是善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并完善其宣傳建立管理工作機制。開通了網絡問政平臺,制定了網絡問政工作手冊,并對網絡發言人進展了系統培訓,為營造良好互動的網絡宣傳輿論環境打下堅實根底。組織了區領導與網民在線交流活動,為廣闊網民提供了有效的溝通平臺,不僅有效宣傳了區內各項重點工程、重大事項的開展情況,為政府工作的開展贏得廣泛的理解、支持和參與,更充分展示了xx區委區政府的開放態度和實干精神。
六是借力重大活動擴大禪城文化影響力。借助佛山案例進世博、“廣佛同城·文化共建”系列活動、迎亞運系列活動、中國(禪城)嶺南年俗文化節,以及區內各種大型活動的契機,穩步提升禪城對外宣傳水平,對外擴大禪城文化影響力。
七是播送電視欄目更為豐富,全面搭建宣傳推介平臺。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形式多樣的系列報道、專題報道、組合報道等方式,強化輿論引導,新聞籌劃能力和新聞報道深度有了顯著提升,為全區重大工程和經濟社會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全年共播出新聞2200條,同比增長10%;籌劃播出系列報道330條,同比增長2%。為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區直部門提供宣傳平臺,制作專題片和公益廣告,擴大社會事業影響,20xx年共制作播放城市口號、城市綜合管理、圖書一卡通、公共自行車、亞運會等公益廣告127條,共5730次,同比增長99%!笆晃濉逼陂g,開辦了《禪城新聞》、《一周禪城》、《禪城商道》三檔自制節目,以及《車時代》、《樓市多面睇》、《佛山記憶》和《警事十分》四大合辦欄目,豐富了“禪城電視”節目架構。五是緊抓主題旅游,擴大旅游影響力。以世博會、亞運會、廣佛地鐵開通等重大事項為契機,認真制定和籌劃了針對境內外客源市場的旅游宣傳方案,創造了禪城旅游推廣的媒體效應。預計轄區全年旅游收入達63.6億元,同比增長8.7%,旅游外匯收入2.7億美元,同比增長8.38%,全年接待境內外過夜旅游人數達208萬人次,同比增長2%。
1、全力推進“十分鐘文化圈”建立。
截至今年8月,全區建成文化活動站點455個,包括三級文化網絡的活動場館、對社會開放的`轄區單位文體場所、公園、廣場、固定宣傳櫥窗、私伙局家庭活動點等,全區86個社區居委會、54個行政村中絕大部分建成了文化室(2個待建,建成率為98.6%)。藉“十分鐘文化圈”建立之機,在祖廟街道、張槎街道成立了文化志愿者隊伍。長期開展公益電影放映、送戲下鄉等活動,并在全區范圍內建立農家(社區)書屋。與市電視大學共同創辦了嶺南文化藝術創作教育基地,為文藝人才提供了創作、交流、展示、傳業授藝的平臺,開創了教育與文化共建雙贏的新路。
xx區圖書館進一步提升了辦館條件和效勞體系建立,成績突出,在20xx年復評中獲得免檢資格,連續四次蟬聯“國家一級圖書館”。此外,xx區聯合圖書館張槎中心小學分館自20xx年底開辦以來,其辦館模式和效勞方式受到了各級領導、學校、學生、家長等多方認可。今年張槎中心小學圖書館代表張槎中心小學參加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先進集體評選活動,分別獲得廣東省中小學圖書館先進集體、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先進集體的稱號。
2、有效推進體育效勞工作。
一是繼續推行“政府購置效勞”。新增張槎體育中心為政府購置效勞活動點,現全區效勞活動點已達12個,活動內容涵蓋游泳、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20xx年全年,全區12個效勞活動場館共開放25天,累計投入資金65萬元,受惠市民已超十萬人次。
二是加強根底體育設施建立。充分挖掘現有的場地空間,本著就近、便捷、小型、多樣的原則,協助社區建立、更新健身路徑、籃球場等惠民健身設施及器材,與區內多所大中院校合作開放校內體育設施,扶持有需要的村委新建乒乓球臺,積極引導市民群眾學習科學健身知識、積極參與健身活動,進一步提升全民身體素質。
三是鋪開國民體質監測工作;I備多時的區國民體質監測中心于上半年正式掛牌成立,并實現與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資源共享。今年區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分別在各單位、村(居)以及公共場所開展體質監測工作,并為近1500名的受測對象開出運動處方,深受市民群眾歡迎。
四是推動本地特色體育運動開展。通過舉辦中小學生武術、龍獅錦標賽等賽事,在本地中小學中推廣、弘揚武術和龍獅運動,今年我區已有14所中小學掛牌成立武術龍獅特色學校,其中4所獲評省級武術龍獅特色學校。
五是不斷加大后備人才培養力度,競技水平穩步提高。積極承辦全國少年體操比賽等高級別賽事,改革賽制、以賽促訓,促進后備人才的發現和培養,區青少年體操健美操訓練基地的李寧體操學校也順利投入運作,為打造xx區體操品牌工程、做好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工作打下了堅實根底。
3、積極參與區域文化交流活動,塑造禪城文化形象。積極參與了世博文化交流展示、亞運交流展示、深化廣佛肇文化交流重大活動。其中,以石灣南風古灶片區的改造變遷為切入點的佛山案例,成為世博會159年歷史上第一個以陶文化為主題的案例展示。該案例以禪城在轉變經濟開展方式和城市轉型的努力實踐為展示內容,向世界講述了佛山的陶文化歷史和城市變遷,展示了陶文化和陶瓷產業轉移升級的成果。此外,佛山、廣州越秀、肇慶端州三地共同舉辦了主題為“同聲同氣·廣府情懷”的“粵語新童謠大賽——20xx年越秀·禪城·端州傳承廣府文化”活動,深入挖掘和傳承地方語言精粹,著力打造優秀的傳統外鄉文化品牌,受到廣闊師生及市民群眾的歡迎。
4、成功舉辦了多項重大文化活動和品牌賽事。
20xx年春節期間舉辦了首屆中國(禪城)嶺南年俗歡樂節。采用“政府主導、媒體推動、企業支撐、公眾參與”的運作模式,舉辦了一系列特色年俗歡慶活動,十一大項具有濃烈嶺南年味的活動吸引了過百萬市民參與,盛況空前,蔚為壯觀。年俗歡樂節對弘揚嶺南年俗文化,喚起全社會對傳統年俗文化的整體記憶,吸引五湖四海的朋友到禪城來,進一步提升禪城的美譽度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成為了禪城的一張亮麗名片。
此外,全年還先后舉辦了第八屆粵桂港澳臺獅王爭霸賽暨夜光龍邀請賽,端午節xx區汾江河龍舟錦標賽,中小學生武術、龍獅錦標賽,“青春驕陽”暑期青少年文化系列活動,第六屆珠江三角洲標準舞、拉丁舞公開賽暨第二屆珠江三角洲青少年標準舞、拉丁舞公開賽,第21屆xx市“五一”職工萬人長跑活動,以及“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等多項重大活動和品牌賽事。累計全年參加上述重大活動的市民群眾達6萬多人次,社會反響熱烈。原區體育局也因組織工作突出,獲頒20xx年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以及廣東省第十屆體育節優秀組織獎。
組織起草了《xx市xx區文化產業開展規劃(20xx—20xx年)》,依據xx區文化資源分布和文化產業開展現狀,嚴密結合工業化、信息化、國際化、城市化的四化融合趨勢,構建區文化產業“一軸五片區”的總體開展架構。即以季華路總部時尚大道為核心軸,以佛山清明上河圖、華南智慧新城、石灣千年陶都、南莊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嶺南生態水鄉五大文化產業功能區為板塊,構建傳統嶺南文化與現代科技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產業空間布局,以此調整產業構造和城市功能,打造一個“近悅遠來,博大精深”的智慧禪城。
同時還組織起草了四份配套文件草案,包括公共文化效勞體系建立行動方案(20xx-20xx)、扶持文化產業開展的假設干政策、文化產業開展的專項資金管理試行方法、宣傳文化人才扶持獎勵方法等工作機制,以保障規劃的全面實現。其中扶持文化產業開展的假設干政策(草案)中明確,區政府將設立文化產業開展專項資金,納入相應年度財政預算,從20xx年起,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萬元專項資金,并按區財政總額的增長比例逐年遞增。《規劃》及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出臺,為我區文化產業走向快車道提供了有力的指引和政策措施保障。
區委宣傳部抓住大部門體制改革的契機,全方位優化部門職能構造,構建黨政決策權、執行權、監視權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運行機制,扎實推進宣傳文體系統各項建立工作,努力提高宣傳文體隊伍工作水平。
一是進一步優化組織設置,提高工作整體合力。按照“職能清晰、權責明確、運行順暢、領導有力”的目標,積極探索大部制改革后的運作模式。根據宣傳文化工作開展的要求,新設文化產業科,并對部分科室的工作職能進展了調整,進一步理順關系,完善運行機制,形成職能配置科學合理、權責明確清晰的黨政組織架構,整合了宣傳、文化、體育、旅游等部門的資源,形成了整體合力,突顯了大部門的優勢。
二是把握形勢、勇擔重任,不斷增強隊伍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在全國上下高度重視文化建立的大背景下,區委宣傳部(區文體旅游局)以高度的責任感迎接新的文化建立高潮,迅速行動,認真學習貫徹相關精神,以超常規的工作方式,克服了時間緊、要求高、任務重、壓力大等困難,順利完成編寫《xx市xx區文化產業開展規劃(20xx—20xx年)》等系列重要文件的工作,充分展示了我部(局)勇挑重擔團結協作的良好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