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日韩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日本熟妇色日本熟妇色日本熟妇色

職場范文
當前位置:聘大網>職場范文>工作總結>農技站工作總結

農技站工作總結

時間:2023-11-22 08:58:39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農技站工作總結(精華)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農技站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技站工作總結(精華)

農技站工作總結1

  半年來,在局黨組的領導下,農技站認真履行本站的工作職責,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積極開展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現將半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科技入戶工作

  20xx年入春以來,為認真貫徹農業部關于繼續深入開展搞好農業科技入戶工作的要求,切實做好20xx年農業科技入戶工作。上半年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1、制定了20xx年科技入戶工作實施方案,技術指導員考核辦法,認真總結了20xx年農業科技入戶工作。

  2、召開了20xx年科技入戶工作動員大會。為了爭取20xx年科技入戶工作的主動,3月x日召開了全縣農業科技入戶大會,表彰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下發了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分管領導對20xx年農業科技入戶工作提出了要求,科技動員大會的召開,拉開了20xx年科技入戶工作的序幕。

  3、開展了春季集中入戶活動。為了抓住春播前的有利時機,全縣技術指導員于4月x日4月x日對12個鄉鎮實施了農業科技示范戶集中培訓活動,在全縣范圍內掀起春季科技入戶集中活動,下發了臨沭縣農業科技入戶農業實用技術掛歷,訂、貼了科技示范戶門牌,發放了科技示范戶檔案袋和小麥田間管理技術、花生栽培技術等技術資料,指導農戶填寫了示范戶手冊,幫助農戶制定了農業生產方案,并與示范戶進行了面對面的技術培訓與指導。

  4、確定了示范戶,調整了技術指導員。通過調查摸底,認真篩選,全縣確定了1000個科技示范戶(遵紀守法、群眾威信好、科技素質高、種植作物面積具有一定規模、示范帶動作用強)和63名技術指導員。

  5、發放了20xx年度500個科技示范戶的物化補貼。4月x日4月x日,采取在各鄉鎮政府集中培訓發放的方式,將全縣12個鄉鎮20xx年度500個科技示范戶的物化補貼(農藥阿維毒)及臨沭縣農業科技入戶農業實用技術掛歷等技術資料全部發放到農戶手中。

  6、完成了20xx年農業科技入戶有關數據及材料的上傳工作。將農業科技入戶專家組、63名技術指導員和1000戶科技示范戶名單上報國家農業部和山東省農業廳。

  7、以集中入戶為契機,搞好了全縣農業科技示范戶、示范戶輻射戶、普通種植戶的小麥產量測定,并進行及時上報。

  二、科技項目工作

  20xx年上半年,縣農技站相繼承擔了農業部、省、市系列農業科技項目,試驗示范了花生、玉米高產創建項目。具體是:

  1、為認真貫徹農業部關于糧油高產示范片區的要求,我縣承擔了農業部花生高產創建試驗示范項目,項目由縣農技站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為切實做好該項工作,縣農技站多次到朱倉鄉、大興鎮進行了實地調研,決定在朱倉鄉的劉莊村、大興鎮的東港頭村及英高埠村示范建設10畝方、百畝片、萬畝湖高產創建基地,高產創建基地確定后,先后組織并籌備了化肥、農藥、種子進行高產創建示范試驗。

  2、玉米高產創建試驗示范項目為市農業局安排的試驗項目,為切實做好該項工作,縣農技站到南古鎮進行了實地調研,決定在該鎮新村示范建設50畝高產創建基地,并組織并籌備了化肥、農藥、種子進行高產創建示范試驗。

  三、科技培訓與指導

  20xx年春節過后,根據我站的工作職責,積極開展科技培訓工作,召開了20xx年科技入戶工作動員大會,并于20xx年xx月xx日4月x日對12個鄉鎮實施了農業科技示范戶集中培訓活動。在花生高產創建種植前期,我站先后到朱倉鄉劉莊村、大興鎮東港頭村及英高埠村、鄭山鎮張沙埠、玉山鎮灣里、石門鎮大官莊、店頭鎮倉巡會等村開展了花生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結合科技入戶工作的開展上半年共開辦技術培訓班50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舉辦項目區群眾的花生、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培訓5期500人次結合花生、玉米高產創建工作,我站技術人員分別在朱倉鄉劉莊村、大興鎮東港頭村及英高埠村指導種植了農業部、市農業局花生、玉米高產創建項目,對農戶花生、玉米高產創建試驗田的深耕、起壟、化肥農藥的'使用、花生玉米的播種進行了全過程指導,并于花生管理時期進行了灌根、青枯病根莖腐病防治等技術指導管理。

  四、種植技術意見

  根據農時季節,農技站積極寫呈并下發了《小麥春季田間管理技術意見》、《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意見》、《夏玉米生產技術規程》、《花生高產栽培技術規程》、《花生病蟲害防治技術意見》、《玉米粗縮病的防治技術》等,這些為領導指導農業生產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科技資料的下發也較好的指導了廣大農民的科學種田。

  五、小麥測產工作

  按照部、省、市的要求《關于做好農業科技入戶示范縣項目測產驗收的通知》,縣科技辦組織技術指導員分成12個組,對全縣12個科技入戶鄉鎮進行了分示范戶、輻射戶、普通戶三個類別分別進行了實地測產,并將測產數據進行及時上報到農業部、省農業廳、市農業局。

農技站工作總結2

  一年來,在農業局黨委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農技站以項目實施為重點,明確工作思路,強化措施,狠抓落實,開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廣工作,做到事前有方案、有措施,事中有指導、有記錄,事后有總結、有成果,較好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一、項目完成情況

  20xx年糧食高產創建工作成績顯著,各項工作均位列全市第一位,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鄭路鎮十畝高產攻關田實測畝產達992.52公斤,勇奪濟南市玉米最高單產。高產創建項目為20xx年全縣實現糧食生產“十連增”夯實了堅實的'基礎,示范帶動效果顯著。

  1、完成農業部、省農業廳20xx—20xx年度糧食高產創建項目

  小麥:20xx年xx月xx日小麥高產創建實打驗收:孫集鄉前街村十畝高產攻關田實打驗收畝產達719.07公斤,百畝示范方672.62公斤,萬畝示范方635.17公斤;鄭路鎮十畝高產攻關田實測畝產達708.79公斤,百畝示范方672.03公斤,萬畝示范方634.26公斤。

  玉米:20xx年xx月xx日玉米高產創建實打驗收:鄭路鎮萬畝示范片:十畝高產攻關田實測畝產達992.52公斤,百畝示范方843.3公斤,萬畝示范方644.7公斤;孫集鄉萬畝示范片:十畝高產攻關田實打驗收畝產達937.8公斤,百畝示范方839.4公斤,萬畝示范方643.8公斤。

  整建制:經市農業局專家組測產,20xx—20xx年度玉皇廟鎮小麥單產536.19公斤,20xx年玉米單產612.7公斤。

  項目實行專人負責檔案管理,按照項目考核細化檔案管理,做到事無巨細,圖文并茂、生動全面的展現了高產創建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并在項目考核中受到省市農業專家組的好評。在項目實施中,創造性的開展工作,與農戶簽訂管理,將技術措施量化,有效的促進了農戶的種植熱情,并提高了管理質量。

  我縣20xx—20xx年度糧食高產創建項目順利的通過了上級部門的驗收,位居濟南市糧食高產創建綜合考評之首。

  2、完成省農業廳20xx—20xx年度小麥規范化播種技術示范推廣項目該項目在玉皇廟鎮組織實施,百畝高產示范方分別位于雙龍店村、國家村,核心示范區面積10049畝,輻射帶動面積10萬畝。20xx年xx月xx日經省市專家實打驗收,十畝高產攻關田畝產達656.26公斤/畝,雙龍店百畝示范方畝產670.9公斤/畝,國家百畝示范方畝產666.27公斤/畝,萬畝示范偏畝產637.5公斤/畝,十萬畝輻射帶動區畝產573.7公斤/畝,均超額完成任務目標。

  二、農業技術服務及技術推廣扎實推進

  1、扎實開展農業技術服務

  以項目開展為抓手,我站始終把技術宣傳培訓和組織觀摩放在工作首位,扎實開展農業技術服務工作,全年解答農民電話咨詢85次,派出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500人次,在示范區共召開技術培訓會3次,培訓300余人,發放技術材料1000余份,組織觀摩會4次,為各項關鍵技術的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2、完成各類試驗、示范工作

  根據項目要求,明確任務目標,科學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結合我縣實際,合理安排部署玉米、小麥十畝高產攻關田、百畝高產示范方、萬畝高產示范片。同時做好品種對比試驗、葉面肥篩選試驗、種植密度試驗等試驗示范工作,通過項目實施,篩選出適合我縣生產的玉米品種主要有浚單20、鄭單958、魯單818、登海605等,小麥品種主要有濟麥22、良星99、良星66、泰農18等。

  三、完成的其他工作

  1、做好小麥、玉米等作物的苗情,產量調查工作,根據作物生長時期及時提出田管意見,指導農民科學生產,確保豐產豐收。

  2、認真開展局黨委交辦的其他工作,完成衛生、節能、創新等創先爭優工作,積極在報刊、互聯網上宣傳農業新技術,累計發表各種宣傳資料60多篇。

  四、20xx年工作計劃

  1、繼續做好農業部、省農業廳下達的小麥、玉米糧食高產創建項目。

  2、做好小麥、玉米等作物的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

  3、做好農情調查和科技宣傳培訓工作。

農技站工作總結3

  一年來,農技站的工作在中心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全站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以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建立節水型社會為目標,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緊緊圍繞棉花產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抓點建園促示范,輻射帶動促普及,高起點開展新技術試驗研究,全方位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多層次開展科技培訓和社會化服務,較好地完成了重大項目實施、棉花膜下滴灌技術示范及各項試驗示范任務,整體推動了全市棉花產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任務完成情況

  1、農業科技項目建設。按照“實驗示范抓重點,常規技術抓普及,高新技術抓集成,綜合應用出效益”的要求,20xx年集中技術力量狠抓了三個重大農業科技項目的實施。一是敦煌市2.5萬畝棉花超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示范項目的實施,通過新技術、新品種配套應用,項目區建立超高產示范田面積2.82萬畝,涉及7個植棉鄉鎮和市良種場共46個村3006戶農戶,比計劃任務2.5萬畝超出0.32萬畝。其中建立滴灌示范區14個,面積0.22萬畝;常規棉田示范區32個,面積2.6萬畝。田間測產和實收結果顯示,示范田平均皮棉畝產達到159.5公斤,比計劃任務150公斤高出9.5公斤,其中畝產150公斤以上面積占51.6%,平均畝產達到169.7公斤;畝產130—150面積占48.4%,平均畝產達到148.6公斤,2.82萬畝高產栽培示范田,畝產籽棉達419.7公斤,畝產皮棉159.5公斤。比項目目標任務畝增產9.5公斤。圓滿完成了項目目標任務。輻射帶動全市21.4萬畝棉田平均皮棉畝產達到131.2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果。二是棉花超高產栽培示范園區建設。在轉渠口鎮轉渠口村三組和莫高鎮西河槽村二組落實2個點,作業面積500畝,中心示范面積200畝,重點示范推廣棉花新品種、膜下滴灌、配方施肥等技術,圍繞新品種引進、高密度栽培等開展試驗示范,示范區棉花皮棉畝產達到152.3公斤。三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立節水型社會的要求,今年在全市示范推廣棉花膜下滴灌141個點,落實面積28390畝。其中20xx年續建投資361萬元,落實93個示范點,面積18229.5畝;20xx年新建投資722.7萬元,落實48個,面積10160畝。經過9月底10月初對全市14個滴灌示范點104塊地294.5畝滴灌棉田的田間測產結果顯示,20xx年全市膜下滴灌棉田平均單株結鈴7.46個,比常規棉田增加0.37個;單鈴重4.91克,比常規棉田增加0.16克。測產結果,滴灌棉田籽棉平均畝產392.3公斤,比常規棉田畝增產37.5公斤,增產幅度為10.6%;折合皮棉畝產為149.1公斤。滴灌棉田全生育期共灌水9—11次,平均每畝灌水量235.2方,比大水漫灌(475方)每畝節約用水250.9方,節水效果達50.4%。在棉花全生育期共隨水追肥7—8次,平均畝追施尿素23公斤,比大水漫灌(33公斤)畝節約肥料10公斤,節肥效果達30.3%。同時建立了二個棉花膜下滴灌土壤墑情監測點,通過水前水后、雨后、間隔5日一測,總結出來滴灌土壤墑情變化規律及存在的問題。為今后的滴灌灌水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

  2、試驗示范項目。今年共落實試驗示范項目10項11個點次。主要有一是膜下滴灌高密度示范,在西河槽和轉渠口各設1點。采用一膜5行種植模式,畝實收株數為15186株,比常規對照的畝株數10966株增加4220珠,增加38.3%。通過示范,對棉花膜下滴灌高密度種植取得了一定的技術數據和實地操作經驗,為今后開展該模式種植提供了科學依據。二是膜下滴灌棉種包衣拌種示范,采用大民鉀王、敵克松、拌種靈、多菌靈等對棉種拌種處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麥棉間作倒茬研究示范,采用一膜棉花一膜小麥一年一輪作的種植模式,對糧經作物輪作倒茬方面進行了研究探討性的示范。四是棉花膜下滴灌技術全程化控對比示范,采用化學調控、不脫褲腿的管理方式,與常規管理模式進行對比。全程化控籽棉畝產為370.5公斤,比常規管理籽棉畝產344.2公斤畝增產26.3公斤,增產7.6%。五是棉田三噴措施落實示范,靈活應用棉花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做好棉田三噴措施落實,解決因棉花旺長引起的蕾鈴脫落達到了高產高效是目的,示范地畝產籽棉366.7公斤,折合畝產皮棉139.3公斤。六是膜下滴灌棉田不同時期打頂示范,設了四個不同時間不同果枝數打頂處理方式,通過示范,篩選出了適合本地區的最佳打頂方式。七是新型肥料金大地控釋肥的引進示范,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本點示范中,畝用45公斤控釋肥不傳統施肥條件畝產增加14.4公斤,增產4.3公斤。

  3、棉花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為了全面提高全市棉花種植水平和經濟效益,我們對各棉花新品種、新技術大力推廣應用。棉花新品種應用率達100%,以新陸早13號、新陸早21號、V3、297—5等為主。全市推廣規范化種植、寬窄行種植、平衡施肥面積為21.4萬畝,達100%。推廣植物生長調節劑125.8萬畝次,棉田全程化控技術4.65萬畝,棉花膜下滴灌節水技術28389.5畝。通過對全市棉花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抽樣調查,今年全市棉花畝產量131.2公斤,折合畝收入1915元。

  4、科技入戶工程。按照“農業科技年”活動的安排,我站技術人員開展“科技進村入戶”工程,依托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建設,進駐2個村,聯系30戶農戶,依靠科技幫助農戶增收。深入調查分戶提出三年人均增收千元的具體措施。一年來,通過科技培訓,做到了“五個一”:一戶一個科技明白人、一戶一本科技圖書、一戶一條治富信息、一戶一套科技新技術、一戶一套實用科學技術。“四統一”: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灌水施肥、統一抓技術指導。解決了農民缺技術和農技人員下不去的矛盾。

  5、高產高效典型調查。通過抽樣測產與實收相結合,總結整理棉花高產高效典型20例。其中推廣的新技術棉花膜下滴灌節水技術示范戶10例,常規種植戶10例。涌現出了康生河、王忠軍、葉淳、吳文華等一批畝產皮棉160公斤以上的高產典型,為輻射帶動全市棉花增產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6、圓滿完成了單位領導下達的多項任務和勞動目標。一是和本站同事輪流完成了近一個月的由組織部發起的對全市各鄉鎮和單位進行的建立節水型新社會的宣講工作。二是完成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中對楊家橋和莫高鎮進行取土樣的艱苦工作。三是積極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多次勞動工作。

  二、主要措施

  1、目標抓量化。為了確保農技站20xx年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圍繞年初簽定的目標,制定了各示范園區及試驗、示范、推廣項目的實施方案,將任務量化分解到人頭,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到人、措施到位、責任落實。并成立了由市鄉兩級農技人員組成的技術指導小組,組織技術人員制定、落實各項目及試驗示范的技術方案和具體措施,狠抓技術指導和科技培訓,確保了全年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2、管理抓責任。層層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定地點、定任務、定時間、定獎罰和年終綜合考評相結合的“四定一考”崗位責任制,調動技術人員的積極性。重點示范項目區至少確保1名技術人員長期蹲點,實行服務到農戶,承包到地塊,做到蹲好一個點,帶好一個片。同時實行建檔立卡制度,做到任務落實,管理措施、產量測估記載入檔,為年終考核提供依據。

  3、建點抓示范。充分運用抓點示范樹樣板,點面結合促推廣的工作方法,建立了全市14萬畝棉花高產栽培技術示范區和轉渠口鄉轉渠口村5000畝的優質高產示范園區及轉渠口村六組、五墩鄉新墩村四組的棉花膜下滴灌節水示范園區以及10個鄉鎮各一個棉花膜下滴灌示范點和一個皮棉畝產達150公斤以上的百畝高產示范片。重點圍繞棉花抗病新品種、規范化種植、平衡施肥、田間化促化控、促早栽培、全程化控、病蟲害綜合防治、膜下滴灌等技術示范推廣,使示范區中心百畝面積畝產皮棉達到150公斤以上,以點帶面,促進實施,為全市棉花優質高產提供了典型和樣板。

  4、技術抓培訓。為使廣大農戶盡快掌握棉花優質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以棉花高產優質栽培技術規程和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術要點為重點,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分層次、分階段、有重點、有步驟的對鄉、村、組三級干部及農戶進行廣泛的科技培訓和宣講。一年來共舉辦各類科技培訓53場次,參訓人員0.7萬人次,廣播電視宣講6場次,印發技術資料2千余份,上門咨詢服務1200余次。使示范區科技入戶率達到100%,資料入戶率達到100%。有重點地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和示范帶頭人,確保了各項技術措施不走樣的落到實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并利用工作之余,全年累計在廣播電臺投新聞稿件6篇。

  三、存在的問題

  一年來,農技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1、棉田有機質嚴重匱乏,棉田產量效益提高難度加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戶自家養畜量越來越少,相當一部分地塊已經十余年未施用過農家肥,形成農家肥用量少而化學肥料用量持續加大的惡性循環,造成地塊土壤僵化、板結,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遇到災害性天氣將對農作物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

  2、部分棉農對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術認識不足以及少數設備本身質量和設計問題,造成個別棉田受旱或者大水漫灌現象發生。

  3、個別品種抗逆性差,產量變動幅度大,給示范區建設帶來了一定困難。

  四、 20xx年工作打算

  1、繼續抓好棉花優質高產示范區建設。為確保下年中心示范區5000畝棉田平均畝產達到130公斤以上,示范區中心百畝平均畝產達到150公斤以上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計劃進一步加大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力度,園區內計劃推廣棉花全程化控技術1000畝,示范推廣新陸早33號1500畝,石選88 500畝,V3面積500畝。

  2、抓好棉花滴灌節水示范區建設。重點抓好全市已有的141個示范點28389.5畝棉花滴灌示范片以及1個葡萄50畝滴灌示范點建設,及早著手,認真準備,制定切實可行的示范區建設方案,開展好滴灌節水技術試驗研究項目,總結完善滴灌節水技術規程。

  3、做好全國第一次農業污染源普查項目工作,及早著手,認真準備,通過培訓、初查、普查、補漏、驗收,力爭高質量圓滿完成該項目工作任務和目標。

農技站工作總結4

  半來年,農技站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之下,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幫助支持下,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克難奮進,銳意進取,使全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一、努力為農民群眾服務

  在為全鎮農民群眾服務工作中,農技站創新了方式,建立了農民技術培訓和資料窗口,為廣大農民提供政策、科技咨詢和信息服務以及實用技術培訓。聯合畜牧獸醫站、煙草站等舉辦煙葉栽培、菜鴨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12期,培訓人數達240人;組織專家現場指導3人次。通過張貼公告、出等多種形式為農民群眾提供致富信息、緊急農業信息。同時,還公開各農技服務人員的電話號碼,使農民隨時可以與相關農技員進行聯系,并進行跟蹤服務,據統計1—6月共接到來電來訪53人次,解決問題38個。

  二、積極開展農技推廣

  在農技推廣工作中,我站采取“站—村—示范戶—群眾”模式,先由農技站進行示范,并對各村農技員進行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然后村農技員對各自的示范戶進行技術指導組織示范,再組織群眾現場參觀學習,使新品種、新技術迅速推廣開來。半年來共推廣水稻再生栽培、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栽培等實用技術6項,推廣水稻、蔬菜等新品種3個。同時,嚴格實行農技員包戶制度,使每個農技員負責8—10種養殖大戶的技術指導。

  三、全力抓好病蟲害防治

  我站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定人、定時、定點、點面結合的方式,認真開展病蟲調查和測報,準確掌握田間病蟲發生情況。同時,及時與上級有關部門溝通,盡快找到防治辦法,將病蟲害的有情況和防治辦法印制成簡報,發放到農戶手中,指導農民適時、適度、科學合理防控。據統計,全鎮病蟲害防治面達100%、防治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

  四、加強沼氣推廣建設力度

  為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廣大農牧民生活質量,我站積極響應國家優惠政策,把農村沼氣池建設作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舉措之一,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今年,全鎮共有3村列為沼氣池建設項目村,至目前全鎮完成沼氣池建設84口,新增福西、瓦口“豬—沼—煙”生態農業示范片2個。

  五、協助做好其它工作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站還積極協助財政所做好糧實發放工作,水稻保險工作,協助統計站做好數據報送工作、農業普查等工作。

【農技站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農技站工作總結05-20

鎮農技站工作總結05-23

農技站工作總結(實用)11-14

農技站個人工作總結04-08

2022年農技站工作總結05-23

鎮農技站農技推廣工作總結01-23

IT工作總結03-27

it工作總結12-31

工作總結10-29

倉庫工作總結,倉庫工作總結報告11-21

Copyright©1998-2023pinda.com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