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共衛生個人工作總結(精)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偨Y怎么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共衛生個人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泰山區總面積336.86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2個鎮,有68個社區、126個行政村,總人口63.3萬,其中,城區人口53.2萬。全區有區級醫院2處,疾病控制中心1處。全區建立了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劃建設已全部完成,并全部達到了省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標準,實現了衛生服務人口全覆蓋。
泰山區作為市中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把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作為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作為推進城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區政府制定了社區衛生發展“三步走”的戰略,確定xx年年為全區社區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年,20xx年為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提高年,20xx年為社區衛生服務創新提升年,探索實踐出了一條政策扶持、優質服務、機制保障、人才建設“四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之路,提升了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在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廉價的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群眾滿意率達到98.7%。我區先后榮獲全國初級衛生保健先進區、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全省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全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和全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聯系區等榮譽稱號。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平臺
一是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以獎代補”政策。切實履行政府職能,不斷加大投入,把社區衛生服務平臺建設與區域經濟建設整體規劃同步考慮,建立了比較穩定的投入機制和途徑。強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區委、區政府每年拿出100萬元社區衛生服務專項資金,設立專門賬戶,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每建成1處五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區財政給予5萬元獎勵,四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給予3萬元獎勵;用于設備購置10萬元,人員培訓10萬元。以社區集體投入為主,規定凡是區、街道、社區需要建設的公共衛生服務設施,必須優先列入專項支出,保證資金投入到位。
二是認真落實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將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等公益性衛生服務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撥出?钔断蛏鐓^。20xx年,全區社區公共衛生補助資金達到人均12元。區政府認真落實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貼制度,按服務人口人均5元,撥付266萬元作為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資金。通過衛生、財政部門嚴格考核,省級補助資金106.4萬元、市級補助資金226萬元,區級補助資金266.1萬元,合計各級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598.5萬元已全部撥付到位。
三是嚴格準入,高標準建設。規范對民間資本進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行政審批,為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步伐,我區分別于xx年、20xx年向社會公開招投標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站26處,其中轄區內大醫院延伸到社區舉辦6處,國有企事業單位職工醫院轉型5處,規模較大的社區門診轉型10處,個人舉辦5處,既避免了醫療機構重復設置,又將區外資本和優秀醫務人員吸引到社區,有力促進了全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快速發展。對提供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機構在業務用房、基本設備、人員配備作了明確要求,規定一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業務用房不少于150平方米,至少設全科診室、治療室、藥房、觀察室、預防保健室、健康教育室、化驗室、健康信息管理室,五星級還要增設中醫診室、康復室和值班室,做到各室獨立分開;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2名經過全科醫學培訓的執業醫師和2名執業護士;具備化驗設備、給氧設備、快速血糖測定儀、健教設備、電視機、電話、計算機等專用設備,統一配備全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軟件。準入制度的建立,切實提升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檔次和質量。
四是強化隊伍建設。對社區衛生人員實行競爭上崗制和聘任制,新進入人員實行公開招考制,所有業務人員實行動態管理,注重專業人員統籌搭配,鼓勵跨機構交流;積極引進人才,選拔優秀人才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千方百計聘請離退休醫院專家和學校教授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兼職工作和技術指導;積極開展“大醫院專家進社區”活動,今年上半年就有200余名大醫院專家到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坐診、會診、健康教育講座、帶教等活動;注重強化培訓,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大中型醫院在人員培訓和技術交流方面加強合作,委托大醫院和泰山醫學院開展全科醫學規范化培訓和崗位培訓。全區336名社區衛生人員分別參加了省、市、區衛生行政部門舉辦的各級各類培訓班,并全部獲得相應資格證書和培訓合格證書;
二、創新服務理念,打造居民滿意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品牌
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目標就是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公共衛生服務。為此,我們積極創新方式,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力求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公共衛生服務。
一是構建15分鐘醫療服務圈的“大網絡”。充分整合現有資源,搭建服務平臺,合理布局社區衛生醫療機構,著力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確保居民步行15分鐘以內就能享受社區醫療服務。通過機構重組、功能轉換、大醫院延伸服務和社會參與等形式,每個社區設一處衛生服務站,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健康守門人”的作用。近幾年,全區先后投入3046萬元發展社區衛生事業,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全面改造、改貌建設,共新建32個、擴建16個、裝修改造14個,在全區建成了功能完善、設施齊全、服務全面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框架,社區衛生“15分鐘醫療服務圈”
的建立,使全區近七成居民有病首選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極大提升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