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設計類的實習報告四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類的實習報告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類的實習報告 篇1
實訓題目:
一、實訓目的
原畫設計,是動作設計和繪制的第一道程序,使是動畫作品中每一個角色動作的主要創作環節。原畫設計人員要對劇情與導演的意圖進行充分了解,完成動畫鏡頭中所表現角色的動作設計,畫出一張張不同動作與表情的關鍵動畫畫面,連續起來看,能夠充分表現情節對動作的要求。
原畫設計是一門理論性較強,專業知識較高、基礎知識要求廣泛和繪畫基礎扎實的課程。它包括影視表演理論,蒙太奇處理下的影視動畫表演理論與生活依據。鏡頭感以及動畫的時間掌握。因此原畫設計的表演是否到位,能否體現出導演的分鏡頭劇本的內容和藝術風格,直接關系到動畫作品的質量。本課程具有理論性、轉業性強,知識面廣和實踐性強的特點。是把動畫分鏡頭、動畫設計稿完成為動感的畫面的關鍵性工作,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操作性。
通過實驗,學生應掌握原畫的概念、原畫在動畫片制作中的意義與應用、原畫創作的動作分析、原畫分層、力學原理的應用、動作設計的基本規律、動作與時間、動作設計中的夸張技巧等知識,并能夠完整地繪制出來。
二、實訓內容及時間安排
通過實驗使學生印證原畫的概念、原畫在動畫片制作中的意義與應用、研究分鏡頭設計、角色分析、原畫創作的動作分析、力學原理的應用、動作設計的基本規律、動作與時間、動作設計中的.夸張技巧等知識。
主要操作內容:根據分鏡頭臺本與設計稿,應用上述所學知識,完整地將原畫繪制出來。 1.原畫的概念(一般)
2.原畫在動畫片制作流程中的應用(一般) 3.研究分鏡頭臺本(重點) 4.掌握鏡頭畫面設計稿(重點) 5.熟悉角色造型和人物性格(重點) 6.原畫的動作分析(重點) 7.原畫分層(次重點)
8.力學原理在原畫中的應用(重點) 9.動作設計的基本規律(一般) 10.動作的時間把握(重點)
11.動作設計中的夸張技巧(次重點)
《臥虎藏龍》原畫制作
三、實訓題目要求
請以“臥虎藏龍”為題,設計原動畫
策劃一個場景,與動畫情節相符,以龍為主要角色形象,制作原動畫。動畫中至少2個角色形象,設計角色形象,至每一個細節。
四、實訓提交內容
1.繪制角色效果圖,每個角色1幅,正面圖或3/4正視圖。(A4 彩色) 2.設計符合情節的場景,場景效果圖1幅。(A4 彩色) 3.制作二維動畫,有完整情節描述。(至少6個鏡頭)
五、成績評定
成績包括平時檢查(包括出勤)、考試成績和實訓報告三個部分。由實訓指導教師科學評定成績,各項成績按比例累加得到實訓總成績。
實訓各項占總成績比例如下: 平時檢查:10%
考核成績:80% 實訓報告:10%
六、說明
1、本實訓是計算機導論課程的一部分,在本實訓期間,每一部分內容都是教師先講解,讓學生了解之后再進行練習。
2、本實訓注重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考試題目,目的在于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3、上述學時為參考學時,可以根據實訓進程做適當的調整。
七、參考資料
1.教材:
李杰.原畫設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xx 2.主要參考書:
[1] 李虎.原動畫技法.武漢: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xx
[2] (英)哈羅德·威特克.動畫的時間掌握.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
設計類的實習報告 篇2
一、引言:
有時侯我們自以為簡單的事情,當做起來時才知道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但是當你做完這件事情后,你會發現這件事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任何一件事要做好都要掌握一定的技術,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才能完成。要了解一項工種,掌握焊接和電子工藝的操作技術,光靠看書本和講解是不行的。所謂實習就是要我們自己實際的去練習,去操作。要真正的把從書本的理論知識轉到實際操作、實踐中去。還有就是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操作,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講解下進行操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不可自己耍小聰明。
二、調幅中波收音機的電路方框圖,電路圖,信號的流程如下:
由于某種原因,其電路圖沒有上傳,敬請諒解!!!
收音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天線收到電磁波信號,經過調諧器選頻后,選出要接收的之聲信號。同時,在收音機中,有一個本地振蕩器,產生一個跟接收頻率差不多的本振信號,它跟接收信號混頻,產生差頻,這個差頻就是中頻信號。中頻信號再經過中頻選頻放大,然后再檢波,就得到了原來的音頻信號。音頻信號通過功率放大之后,就可送至揚聲器發聲了。天線接收到的高頻信號通過輸入電路與收音機的本機振蕩頻率(其頻率較外來高頻信號高一個固定中頻,我國中頻標準規定為465KHZ)一起送入變頻管內混合——變頻,在變頻級的負載回路(選頻)產生一個新頻率即通過差頻產生的中頻,中頻只改變了載波的頻率,原來的音頻包絡線并沒有改變,中頻信號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頻信號經檢波并濾除高頻信號。再經低放,功率放大后,推動揚聲器發出聲音。
三、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所需的基本工具:電烙鐵(焊槍)、烙鐵架、松香、萬用表、鑷子、尖嘴鉗、偏口鉗、螺絲刀。
焊接工藝要求:
1、在焊接之前要仔細的查看個元件的個數,以及用萬能表測試個元件性能是否為良好的。
2、要清楚的識別元件種類和作用。
3、在焊接時要注意電烙鐵的角度,要使電烙鐵、焊錫絲與電路板三位一體,要注意焊錫絲的用量,如果多了可能會影響其它元件的焊接也不美觀,少了也許會焊不牢固。
4、在撤離電烙鐵的同時要保證電路板不要晃動以免產生虛焊,在之后的調試過程中不容易找出錯誤的所在。
5、在焊接三極管的時候要注意分清它的集電極、基礎極和發射極。6、在總體的焊接中要服從后級向前級安裝,先小后大的原則。
焊接工藝實訓的體會:在電焊的收音機的時候,學會電焊應該是我最大的收獲,下面簡單介紹以下焊接的體會,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焊接的溫度和時間,焊接時要使電烙鐵的溫度高于焊錫,但是不能太高,以烙鐵接頭的松香剛剛冒煙為好,焊接的時間不能太短,因為那樣焊點的溫度太低,焊點融化不充分,焊點粗糙容易造成虛焊,而焊接時間長,焊錫容易流淌,使元件過熱,容易損壞,還容易將印刷電路板燙壞,或者造成焊接短路現象。
四、收音機的安裝與調試過程:
安裝:
1. 首先對照元件明細表認清元件,核對數量。然后用兩只?2.5X4的絲桿把可變電容器擰在線路板上。
2. 把三只中頻變壓器和二只音頻變壓器對照印制板電路圖安裝在線路板上,這樣一來線路板就被裝上的'幾個件分隔成了幾塊,然后再找出每一塊中需要安裝的元件,一一對號安裝,這樣不易出錯,也比較容易。安裝過程中注意,二極管、三極管、電解電容器的極性,不要裝錯。(三極管的極性裝反后特別麻煩,想把元件拔下來要比裝上去麻煩很多,弄的不好線路板(集成塊)就報廢咯,我就搞過這樣的事情,結果直接換電路板,重新制作收音機)
3. 焊接把所有元件都插上后,剪去多余的引腳,只留下離銅箔2-3mm長開始焊接,注意焊接時,電烙鐵頭上要有少量焊錫,烙鐵頭要接觸到元件的引腳與銅箔,這時把焊錫絲觸到烙鐵頭上,焊錫絲就會很快融化,把元件的引腳與銅箔連為一體,烙鐵很快離開,這樣就焊好了。焊接技術是教學大綱中規定學習的內容,同學們應認真學好焊接技術。
4. 成裝:板焊好后,在電位器和雙聯上安上撥輪,用四條電線連上喇叭、正極片與彈簧。并將正極片、彈簧分別插入機殼。要求:四條電線的長度要合適,尤其是每條電線兩頭露出的銅絲不要太長(露出3mm為宜),以防與其它地方短路。(一定要注意啊,要避免短路,否則得話你做的收音機將會是個贗品)
5. 直流測量:線路板上留有4個測電流的口,用萬用表,分別在這4個口處測量三極管的靜態工作電流:IC1=0.5MA左右,IC2=1.5MA,IC4=3MA,IC5.6=6MA。測量合適后要用焊錫將電流口封住,這時收音機就響了。如果遇到哪一級電流太小或太大要重點檢查該級的二、三極管極性是否裝錯,周圍元件是否裝錯,是否有焊接短路的現象。(一定要仔細的檢查,而且特別要注意的還是要注意,要避免短路,線路板一短路的話,在很大的意義上意味著你前面所做的工作白做了,)
調試:1.頻率調整:(1)將調諧撥輪指示線轉到530處,音量電位器開到最大,用學生信號源給出465KHz調幅信號,讓收音機靠近信號源,即可收到調制信號叫聲,這時分別調兩只中頻變壓器(綠色、白色)的磁帽,使聲音最大。
(2)把信號源的頻率改為530KHz,調紅色中頻變壓器(即震蕩線圈)的磁帽收到調制信號叫聲,再移動磁棒上線圈的位置,使聲音最大,用蠟封住線圈。
(3)把調諧撥輪指示線轉到1600出,讓信號源輸出1600KHz調幅信號,調微調電容器C1b,收到調制信號叫聲,然后調整微調電容器C1a,使聲音最大,即調整完畢。
五、自我評價:
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通過這次電子工藝實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了,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是教學環節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從中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難。這次實習我真的很高興,主要是自己親自參與并弄好了一個收音機。雖然是第一次自己親手做實驗,但是我在這次實習中認識到,只有自己親手做了,才會明白其實很多事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敢做,就沒有你做不到的事。誰都有第一次,誰都會認為第一次是最難的。
在我剛剛拿到零件的時候,看到那么多的東西,還是很手忙腳亂的。尤其是電阻那么的小,要是丟上一個,那就是前功盡棄了。通過這一次的電子器件實習我不僅對成功有了更大向往,而且對于失敗我也明白坦然的好處和換個角度想的態度.一切的技術與經驗都是在實踐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來的,這次我又知道了不少電路元件與如何安裝的知識。實習是培養我們動手能力的一個好機會,通過這次的工藝實習,我們學會了基本的焊接技術,收音機的檢測與調試,知道了電子產品的裝配過程,我們還學會了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及質量檢驗,知道了整機的裝配工藝,這些為我們的培養動手能力及嚴謹的工作作風,也為我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總之,在實習過成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出現錯誤,一定要認真的冷靜的去檢查分析錯誤!在實習過程中最挑戰我動手能力的一項訓練就是焊接。焊接是金屬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五步法”——準備施焊,加熱焊件,熔化焊料,移開焊錫,移開烙鐵(又“三步法”)——看似容易,實則需要長時間練習才能掌握。但焊接考核逼迫我們用僅僅一天的時間完成考核目標,可以說是必須要有質的飛躍。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驕戒躁,慢慢來。在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中,我拿著烙鐵的手不抖了,送焊錫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術日趨成熟。當我終于能用最短時間完成一個合格焊點時,對焊接的恐懼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自己動手能力的信心。在這一過程當中深深的感覺到,看似簡單的,實際上可能并非如此。
經過電工電子實習,首先我們學會了基本的焊接技術,其次讓我們懂的了收音機的檢測與調試,知道了電子產品的裝配過程,我們還學會了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及質量檢驗,知道了整機的裝配工藝,這些都我們的培養動手能力及嚴謹的工作作風,也為我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最基本一點:以前學習《模擬電子技術》課時,總覺得老師講的太抽象,通過這次學習,又重新明白了很多東西。而且這在我們以后的專業課學習中應該也是很有用的,就我們自己的專業來言我們也是要系統學習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檢測技術及信號與系統方面的知識,而這次我們在收音機的安裝及調試過程中我們都用到了。總之,在實習過成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出現錯誤,一定要認真的冷靜的去檢查分析錯誤!在最后終于聽到自己所做的收音機成功播放出動人的聲音,真的很高興,總算覺得自己的努力還沒有白費!
我學習電子技術大概有五年多的時間了,學習了這么長時間的電子電工技術,這次總算也用上了,也算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要想真正的把電子技術學到家,那要下苦功夫,而且就算你把書本上的東西學的再好,但是沒有實踐過,這也不算你把電子技術學到家了,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一點點的幫助!!!
設計類的實習報告 篇3
一、場地介紹
我們花鏡的地點正處于路口的右手邊,長12。5m,寬3。5m。考慮到08級留下來的花鏡中有許多的植物我們都能充分的利用到,所以我們保留了08級的大部分植物,然后融入到我們的設計當中來,充分的節約了資源,而且08級的所留下的植物經過了一季的生長,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景觀效果,也給我們的花鏡增添了許多色彩。
二、設計思路
在花鏡設計時,我們充分利用了08級所留下的植物,然后開始了對我們自己的花鏡設計的思考與準備工作。于是我們到圖書館進行了相關資料的查閱查閱工作。
我們考慮的是大色塊的應用,參考了上面的這幅圖的.主要思路。
然我們開始了進行了設計的討論,并最后確定了一下的設計方案
四季色彩變化:
春季:
夏季:
夏季至秋季:
我們將整個長條地區分為紅色、黃色、藍色為主色調的三個色塊,相互區別又相互交錯;圍繞主體植物構建主景,形成視覺焦點,前低后高,以株型緊湊的植物為主,線條型植物為輔;做到三季可賞,夏秋為主,中層植物夏秋開花,前面的植物早春及初夏開花,后層植物夏秋開花,冬季留有線條骨干。
我們的主要設計意圖為:
1、利用植物形態的區別形成起伏的冠線,背景整齊,主體植物集中,突出視覺焦點。
2、利用植物不同花色,形成色塊的相錯與交疊。
3、利用植物花期的差異,形成春季有花可看、新葉萌發,夏季盛開、色彩豐富,秋季主體植物長盛不衰、增添色彩的三季景觀。
三、植物材料選擇
我們根據具體植物的花色以及花期進行了植物的選擇,在整個過程中都圍繞著原有的設計進行植物的配置月選擇,充分考慮了它們的景觀效果,做出合理的分析后選用。
四、預算與報價
由于我們組沿用了08級的大部分植物,只是在小部分地區添加了新的植物,所以我們小組的整體預算并不是很高。
五、施工
我們的施工從5月5日早上7點開始,到第二日下午結束;大致的程序是:鋤草—整地—移苗—放線—運苗—擺苗—定植—澆灌,其中等苗耽誤了大部分的時間,使得整個過程都比較的慢。
1、除草整地
2、放線
3、運苗擺苗
4、定植澆灌
最終實際種植圖
六、總結與感想
這次花鏡的設計使我們第一次親自動手設計施工的作品,在整個花鏡的設計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和難處,也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發生,盡管如此,我們整個小組還是非常的團結,克服了總總困難,最終順利完成了我們的設計和施工的工作。這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實習那么簡單,也是大家共同合作的美好見證,它給了我們彼此熟悉合作交流的機會,也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團隊合作。
在整個花鏡的設計上,我們采用的大色塊的設計思路還是很成功的,在后來的養護過程中,我們的花鏡收到了很好的實際效果,這給我們很大的欣慰。
最后我們得感謝這次實習這門課程,我們收獲了很多。
設計類的實習報告 篇4
實習性質:認識實習
院(系): 專業: 班級: 姓名: 在大一快結束的時候,終于迎來了我們的第一次實習。雖然只是認識實習,也很重要,需要自己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實習的地點很多,內容很多,要了解的專業知識很多。雖然實習內容是到處參觀,聽老師講解,這樣更需要自己自學了。
我和很多同學一樣,剛來的時候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完全不了解,那時真的很茫然,甚至還想過轉專業。不過,經過這次的實習,我對數媒有了大致的了解,很有興趣繼續學下去了,也很慶幸自己來到了這個專業,這個新生的大家庭。我會努力學習,不浪費每一次進步的機會,把自己當作海綿,擠出時間,努力吸收知識。
實習地點有包印教學樓109、包材學院展廳、天籟音樂制品工作室、包材學院蘋果機房、株洲廣電傳媒大廈、湖南天聞印務有限公司、包設動畫實驗室、學校電視臺、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
老師說,我們湖南工業大學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之所以設在工學下,是因為它是印刷工程的分支,是數字印刷的延伸。所以,我們得學習傳統印刷的工藝流程,再結合數媒專業,開拓創新。因此,我們參觀了天聞印務有限公司,親身體驗了印刷工藝。在參觀之前,我們學過印刷概論,那時候不理解學校給我們開設這門課的苦心,現在知道了,重新拿起書本復習了一遍。
實習第一天,開展了認識實習動員大會。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優秀學長學姐們。他們和我是一個專業,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數媒專業的某個方向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我看到了他們的光輝,更了解他們在背后所做的付出。學長唐茂陽的《舞夢》,學長唐露的《紙飛機》和學長陳亮的Autodesk平面設計師的認證資格,都是艱辛努力后的結晶。學長學姐們的說話中,提得最多的詞,是自學與創意。是啊,成為大學生了,首先就要學會自學,不論你就讀的是什么專業,什么學校,你都要會自學。只有這樣,你才能充分利用大學這個舞臺,充實自己,展示自己。數媒專業人員所做的工作大部分屬于創意產業,這就要求我們有足夠的創意,也就是創新能力。數字作品的好壞,不僅僅在于你的技術好壞,更在于你的創意夠不夠。所以,我以后又多了一個學習目標,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這天,我們還參觀了包材學院的展廳。大致內容是印刷工程和包裝工程的工藝流程和作品展示。
實習第二天,我們去了天籟音樂制作工作室,親眼看見了錄音。錄音工作在兩間小屋子里進行,一個是錄音室,錄音工作人員操作機器錄音;另一個是拾音室,要被錄
音的人呆在里面發聲。錄音大致有兩個步驟:初錄和主錄。初錄就進行一次錄音,是讓被錄音人適應錄音壞境,比如麥克風的聲量大小,耳機的聲量大小等。主錄是正式錄音,先錄制一遍,然后錄音員試聽效果,哪里不夠好,就重新錄哪里,然后像拉火車一樣的改錄到最后。在錄音之前,被錄音的人要事先了解錄音內容,這樣比較省時。我們進去錄音室時,正在進行主錄。我帶著激動的心情進去,就要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真實錄音場景了。然而,在現場,我看到了工作人員一遍遍地說著:再來一次。我才體會到,原來什么工作都不輕松啊。不過這并不會嚇到我,我依然對錄音工作充滿熱情!
實習第三天,我參觀了學校的蘋果機房。有人說,數字媒體藝術的工作人,最想要配備的硬件就是蘋果機了。因為蘋果機在圖形圖像處理方面有優勢,它的色彩顯示效果是各種計算機中損失最小的。
實習過程中,我們參觀了動畫實驗室。這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了。可能是因為我特別喜歡看動漫的原因。我特別想自己創作出一部動畫片,自己構思故事情節,自己畫手稿。講解老師給我們初步介紹了動畫的制作流程,總分為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和后期制作。前期制作包括策劃、劇本、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風格設計、角色造型設計、場景設計和分鏡頭合本;中期制作包括設計稿、背景繪制、原畫、加動畫和動作檢查;后期制作包括掃描、電腦描線、上色、合成、輸出、剪輯、配音和影片輸出。老師著重介紹了分鏡頭。分鏡頭又稱分鏡頭腳本,它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溝通。分鏡頭腳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前期拍攝的腳本;二是后期制作的依據;三是長度和經費預算的參考。以《千與千尋》為例,老師介紹了分鏡頭的作用和創作方法。在動畫實驗室中,還陳列了許多手辦,制作精致,表情豐富,形態各異。
最后,實習地點在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這里面分了幾個部分,有非線性編輯系統、光盤制作系統、音頻編輯系統、網絡直播系統和圖形工作站。從這些硬件就可以看出,數媒專業需要學什么了。非編、音頻、視頻和圖形圖像。
實習的內容就這些,下面是我覺得要學習的知識。
印刷,是將文字、圖畫、照片等原稿經制版、施墨、加壓等工序,使油墨轉移到紙張、織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復制原稿內容的技術。在國家標準《印刷技術術語》中,印刷的定義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藝技術。它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把原稿上的圖文信息大量、經濟地再現在各種各樣的承印物上,可以說,除了空氣和水之外都能印刷,而其成品還可以廣泛的流傳和永久的保存,這是電影、電視、照相等其它復制技術無法與之相比的。印刷品的生產,一般要經過原稿的選擇或設計、原版制作、印版曬制、印刷、印后加工等五個工藝過程。印刷的基本工藝流程是:原稿分析——原稿輸入——圖文信息處理——排版——拼大版——制版——打樣——印刷——印后加工。
音頻,與數字媒體藝術不可分割的內容。數字音頻的編輯與處理,是數媒專業人
必備的技能。要學好數字音頻的編輯與處理,首先要了解非線性編輯技術。非線性編輯技術是一門新的綜合技術,它覆蓋了電視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主要領域,包括音頻技術、視頻技術、數字存儲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計算機圖形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相關技術,把數字化、多媒體、交互式和網絡化帶入編輯工作中。非線性編輯系統是使用數字存儲媒體對數字音頻進行編輯的后期制作系統,是在高檔多媒體電腦基礎上構造的專用數字后期制作設備。音頻編輯的任務主要是完成音頻素材的剪輯、排列、添加效果和多軌混音,音頻特效處理則主要是利用轉場與濾鏡等工具調整聲音,使其產生變化或具有某種特殊效果。音頻編輯是非線性編輯工作中的一個關鍵步驟,一個優秀的音頻編輯者可以創造出視頻畫面所不能充分表現的內容,可以通過音效將作品的深刻內涵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要用到的軟件有Adobe Audition, ME等。
視頻,有影視特效制作,動畫,游戲壞境等。重點是要掌握數字視頻的處理技術。數字視頻就是先用攝像機之類的視頻捕捉設備,將外界影像的'顏色和亮度信息轉變為電信號,再記錄到儲存介質(如錄像帶)。數字化視頻處理技術的核心是數字視頻編碼/解碼技術。與之相關的軟件,有超級解霸和Premiere軟件等。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個寬口徑的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專業。本專業的從業人員需要掌握信息與通信領域的基礎理論與方法,具備數字媒體制作、傳輸與處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字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與融合,傳統的廣播、電視、電影快速地向數字音頻、數字視頻、數字電影方向發展,與日益普及的電腦動畫、虛擬現實等構成了新一代的數字傳播媒體。本專業的發展依賴著數字媒體的發展。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以及美術修養、既懂技術又懂藝術、能利用計算機新的媒體設計工具進行藝術作品的設計和創作的復合型應用設計人才。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熟練掌握各種數字媒體制作軟件,具有較好的美術鑒賞能力和一定的美術設計能力,能應用新的數字媒體創作工具從事平面設計、網絡媒體制作、游戲、動畫制作、數碼視頻編輯和數字化園林景觀設計等方面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
經過這次的認識實習,我大致上了解了數媒專業所涵蓋的內容,雖然了解得不是很透徹,但從無到有,本就是一個質變的過程。以后,我要多看,多學,多實踐,積累經驗,努力把量變轉化成質變,“破繭成蝶”!現在,我確定了一個初步目標,那就是非編。努力!奮進!
【設計類的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設計類實習報告05-17
設計類的實習報告06-24
設計類實習報告02-08
設計類的實習報告02-11
設計類實習報告模板07-20
(熱)設計類的實習報告12-09
設計類的個人實習報告08-13
設計類實習報告15篇【精選】07-22
設計類實習報告5篇03-02
設計類實習報告(5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