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設計單位實習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單位實習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單位實習報告1
一、實習地點:
包裝設計藝術學院實驗中心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7日至25日
三、實習內容
機會往往總是在無準備的時候突然到來,盡管沒有任何準備,但是也要抓好機會,用心地迎接它。在我第一次接觸設計實習的時候,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不知所措,我告訴自己沒什么大不了的,你可以完成。
第一天的實習課為設計心理:運用TobiiStudio。首先打開Tobii軟件,點擊Designandrecord,對圖片進行解鎖和刪除圖片,選擇后點擊OK;瀏覽并選擇圖片,點擊StartRecording、Continue,出現眼睛,等到方框內顯示為綠色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點擊Start進行接受,點擊播放圖標進行觀看。通過這個實驗可以清晰的看出眼球的運動軌跡。
實習的第二天為木工造型實習課。聽完老師依次的講解木工使用器材之后,我們分組進行操作。領完材料后按照比例進行裁剪木板,每個人都忙的不亦樂乎,對木工進行加工制作。我們選做的是壁掛式隔斷,是用于掛放在衛生間一角,盛放沐浴液,洗面奶等一些洗漱物件,輕巧、便捷、美觀是我們制作壁掛式隔斷的出發點。掛壁式隔斷為40×60cm,內隔斷使用20×40cm,分為兩段,中間有隔板隔開,底部分60cm為20cm和40cm兩段,上下有封頂,頭部使用“八”字形木板裝飾,用于懸掛。我們小組分工合作進行裁剪、切割、組合、上釘……經過2天的加工制作,一件木工壁掛式隔斷完成。
轉眼間到了實習的第四天,這天我們進行的是圖像掃描。圖像掃描分為透視掃描和反射掃描。上午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圖像的透視掃描進行一步一步地操作實習,親手操作。下午我們選取了印刷圖,模式為CMYK,分辨率為400dpi,對圖像進行反射掃描。首先,將選入的印刷圖片平均的放在一張A3紙上,四周用膠帶粘住,然后捏起放到圓滾器材上,滾到圓柱,使圖片和模板緊緊的貼在一起,用液水擦去表面的污垢。取出圓柱,放到掃描儀器上,開始進行反射掃描操作。依次是抓起點位(整個圖片的右上角)縱橫方向都要看,點擊鼠標;對焦(present)點擊【←F】,設置焦距為0;打開背景燈觀察圖片,上下調置,知道圖片清晰;整體進行掃描,關上保護蓋,裁剪圖片,然后依次取樣,模式為CMYK(印刷模式),分辨率為400dpi;取圖完成,復制到U盤,然后粘貼到桌面,利用Photoshop軟件進行后期制作,分表采用12×14cm或14×12cm大小導入A3模板上,標注作品名稱、色彩模式、分辨率、姓名、班級即可。
一周的實習課結束了,接下來是我們又要接觸到新的實習科目:陶瓷造型、絲網印刷。
第二天,我們開始了第一門實習課,陶瓷造型。一早我們滿懷欣喜地來到實驗室,眼前的架子上琳瑯滿目的陶器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認真的打量著它們,顯得愛不釋手。不一會兒,老師走了進來,手里拿著一塊大泥巴,他做示范給我們看。起初,在輪制盤上使勁地摔打泥巴,這樣可以使泥巴之間的水分降到最低,凝固性稍顯強。在示范制作過程中老師給我們講解了瓷器的相關知識,邊制作邊講解一些有關瓷器的種種知識。整個示范過程顯得詼諧、有趣,寓教于樂。瓷器與英文單詞China諧音。
第二門實習課為絲網印刷。照例老師給我們講解操作步驟,我們分組進行工作。第一步:封網。把框架平整的放在一張木床上,用絲布鋪蓋,將絲布繃緊,待20分鐘以后即可裁剪下來。第二步:繃網(繃網數值在12—15cm)。第三步:涂布感光膠(預先配置感光膠均勻涂布)烘干10分鐘。第四步:曬板(將原稿置于板下,根據需要設定曝光時間,抽空后曝光)第五步:顯影(曝光后放置水中約3分鐘)然后沖洗,直到顯像為止。
接下來的一天,我們繼續完成絲網制作即印刷。在木板下方鋪一張干凈的白紙,將木板固定在印刷器材上,使用刷子上染料(刷子頭部為軟的)在顯像的位置均勻的平整的來回涂抹,小心翼翼地將木板拿下,一張完整的印刷圖就完成了。我們多次練習操作,使其更加嫻熟。
四、實習體會
簡短而又充實的藝術實習,是我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在這次實習中,使我受益匪淺,懂得了木工制作的程序,木材器材的使用方法,了解了圖像掃描的分類,如何對不同的圖像進行模式、分辨率的識別……懂得了陶與瓷的區別:
①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土,燒制溫度為1200℃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無釉,疏松有孔;
、诖善鞯闹谱鞑牧鲜歉啐g土即瓷土,燒制溫度在1200℃以上,表面有釉,質密。制作陶器的4種方法,分別是泥條盤筑法、捏塑法、輪制法和模制法。
給我收獲的是我覺得很多事情需要我去摸索和探討,要不怕吃苦,勇于激流勇進,有的事情雖然單調又重復,但這是磨練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我告誡自己要認真完成,對每項事情都要看成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做到每一件事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一定要爭取不拋棄,不放棄,堅持“戰斗”,只要希望還在,勝利一定屬于我們。
作為學生,我們更多的是課本的知識的理解,理論的優勢是我們的特色,但是怎樣將理論結合實際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偟膩碚f,我們這一次實習是比較成功的,大家都能學習到了很多在校園、在課堂上、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使我的課外知識得到了豐富!爸R是永無止境的”,拓寬了課外的知識面,總的來說受益匪淺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
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每一節的實習課,我都認真聽解、操作。聽完老師講解之后,親手實踐,使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在實踐中,無形的鍛煉了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使自己原有的知識得到了鞏固,又提高了自己的知識水平;懂得了團隊精神的可貴,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設計單位實習報告2
實習目的:
通過實踐環節,學習本專業生產技術及關鍵技術等方面的實際知識,加深對所學基本理論與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理論與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習單位及崗位介紹:
船廠設計公司負責船體套料設計。負責公司的產品船體設計、研發工作。積極配合其他設計專業,不斷創新和優化設計方案,確保設計成果可靠、完整、準確。了解和掌握國際國內船體設計發展狀況,收集和整理有關信息整理負責船體設計的送審工作、配合其它崗位工作。
實習內容及過程:
實習對于我們學習船舶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我們可以在造船廠和修船廠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20xx年月,我來到,那里也擁有我國造船企業的大型基地,有很多的大型造船廠、修船廠,為我們實習提供了很方便的場所。通過時間的鍛煉,我們進行了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進廠到現場實地參觀學習,學到了很多有用的造船知識、理論,看到了我國最先進的造船工藝流程和造船方法,也看到了修船業的施工現場操作,親身體會到我國造船行業和修船行業的蓬勃發展。
實習總結及體會:
船舶工程極為復雜,它由船體工程和舾裝工程兩部分組成,具有作業面廣、工作量大、工種多、安裝復雜、設計和建造周期長等特點。如何高質量、高效率、短周期、確保安全地建造船舶是造船工作者長期以來一貫追求的目標。
船舶生產設計(以下簡稱生產設計)從廣義上來說,就是從施工的立場出發,通過設計的形式,考慮高質量、高效率、短周期,并確保安全地解決怎樣造船與怎樣合理組織造船生產的一種沒計。通俗地講,就是把工人在現場施工中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在設計階段由技術人員來解決的一種設計。
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我國船舶設計通常劃分為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設計四個階段。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隨著建造出口船舶設計的需要以及造船上藝的發展,生產設計已被認為是船舶設計的組成部分,F在的船舶設計可分為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和生產設計三個階段。
船體套料是船體設計制造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套料過程是船體數據管理的集中體現,直接影響船體制造的鋼材利用率,關系著造船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套料數據管理系統的開發,實現了船體套料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原材料消耗,縮短了設計周期。本次實習對于總結產品數據管理技術,反思船舶發展現狀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實地調研,我分析了當前船體套料流程和存在的問題,針對船體套料自動化的發展要求,F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提出了將產品數據管理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相結合的面向數據管理的構建方法,建立了套料數據管理系統的總體方案和功能模型,詳細確定了各功能模塊的作用,提出了動態創建套料信息數據庫的辦法解決了大數據量信息存儲問題,并利用基于角色控制的理論解決了權限劃分和系統安全的問題。
隨著焊接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起重運輸能力的逐漸提高,船體建造從鉚接過渡到焊接,造船方法電從“整體建造法”發展為“分段建造法”,即將船體劃分為分段,在上船臺前分別建造,然后運往船臺進行總裝。這種造船新方法的出現大大改變了造船生產面貌,擴大了作業面,改善了施工條件,縮短了船臺裝配周期和整個船舶的建造周期;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如焊接變形問題、焊縫坡口要求、裝配余量的沒置、分段吊運翻身等一系列技術問題,再用以往的造船方法已無法適應焊接船的建造。從此,對船舶設計提出了新要求,例如:必須增加分段劃分圖,標注有關施焊要求等,這些內容已經涉及“怎樣造船”的問題,這是船舶設計與建造工藝走向相互結合的萌芽。采用“分段建造法”建造焊接船,把船體裝配焊接過程劃分為若干階段,這對于建造技術和生產管理技術都提出了比過去高得多的要求,在造船過程中,如何合理組織生產的問題顯得更為突出。造船工作者從機械行業組織批量生產的優越性中得到啟示,希望在單件生產的船舶建造過程中,對零部件、分段的.生產也能如同汽車制造、飛機制造那樣,實現沒計圖紙勺生產的細節項目完全相一致,即生產體系巾各個階段,如材料流程、加工、頂裝配、船臺裝配等階段所必需的資料和數據,都清楚地表達在一張張詳圖中,這些詳圖是由反映完上產品的基本設計圖紙分解而來的。也就是說,使設計圖紙與施工的各工位、各工序的施上要求、施上方法一一相對應,這樣,船舶設計不但解決了“造什么樣的船”的問題,又解決了“怎樣造船”以及“怎樣合理組織造船生產”的問題,這就是當初在造船行業中形成的設計、建造(生產)一體化的新概念。
在船廠的實習參觀,使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修造船的具體船舶建造流程。
一、設計
造船廠的技術中心提供了修造和改裝傳技術,主要進行生產設計,詳細設計等有專門公司設計。
。1)線型光順:由放射科的數學放樣,套料,工藝標準,結構科的結構設計,舾裝科的舾裝設計,電器科的電器放樣,以及輪機科的輪機和管系放樣。
(2)分段劃分:由設計所劃分,由工廠的生產能力、加工能力劃分,149個分段,分段號由廠里決定,放余量也由廠里的經驗決定。
。3)分任務:畫分段圖,從底部開始→舷側→尾部→甲板。其中難度大的是尾部,應該先做,進行預舾裝,其順序根據上船臺的順序。
。4)套料零件:由加工中心對零件進行編號,外板加工數據由縮放科提供。開坡口、焊接節點由計算機生成。
二、加工車間
冷加工,數據切割→成形,外板加工(水火冷彎/熱加工)肋骨冷加工。
三、船體車間
分段制作,胎架:角鋼或槽鋼,分段:反造法———避免仰焊。改裝船正適合用胎架。
四、船臺大合攏工藝
其焊接工藝要求高。
五、下水
吊主機,吊上建(舾裝)滑板式下水。
六、船舶試驗
這樣就完工了。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和造船相關的非常有用的知識,了解到了造船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競爭趨勢,造船的先進技術、理念、方法,對我國目前的造船的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親眼目睹了我國造船行業的蓬勃迅速發展,令我對我國向著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充滿了信心,自己也下決心投入到這個船舶快速發展的行業的浪潮中,為中國的船舶事業崛起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