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實習報告(必備)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施工實習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實習的目的
通過接觸和參與實際工作,豐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識,培養綜合應用的能力,為以后去工作打下基礎。
二、實習內容
參與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體工程全施工過程的操作實踐,學習各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方法,學習和應用相關工程施工規范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學習施工過程中技術的處理方法。
三、實習簡介
實習期間遵守實習單位和學校的安全規章制度,出勤率高,積極咨詢工人師傅,善于發現問題,在現場技術人員的幫助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對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非常具體的了解。,同時對一些項目進行實際操作。
1、鋼筋工程中鋼筋的使用必須堅持使用前檢驗的原則;鋼筋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報告,按國家標準復檢合格后才能在工程中使用。鋼筋現場加工,生產加工程序為:鋼筋機械安裝→鋼筋對焊→錐螺紋加工→彎曲成型→鋼筋綁扎。
2、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荷載、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并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和施工荷載。澆筑混凝土時,模板和支架在混凝土重力、側壓力和施工荷載的作用下,發生膨脹(變形)、跑(位移)甚至倒塌。為避免事故發生,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模板及其支架的觀察維護和異常情況的處理要求。
3、混凝土工程結構的強度等級必須滿足設計要求。用于檢查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澆筑現場隨機選取。取樣和樣品保留應符合下列要求:
每100板相同配合比且不超過100m3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班拌制少于100套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當連續澆筑超過1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至少每200m3取樣一次。
每層樓,同一比例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樣至少保留一套標準養護試件,保留的條件養護試件數量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四、實習的主要任務
我們實習的主要任務是了解實習現場的施工類型,了解項目的性質、規模、結構特點和施工條件,了解不同機械設備的操作范圍和操作程序,并索取更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盡量參與和了解項目施工前和施工中的準備工作,參與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收集相關技術資料,整理施工實習日記,完成實習。
我們應該了解或熟悉施工現場常用的機械設備的性能。帶著各種疑問,我們走訪詢問,試圖了解常用的機械設備。為了了解不同機械設備的操作范圍和規定,針對施工現場看到的“雙錐反卸式攪拌機”,操作人員仔細告訴我們,這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廣泛使用的自落式攪拌機,攪拌操作主要是根據重力機理進行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攪拌筒的內壁焊接有弧形葉片。當攪拌筒繞水平軸旋轉時,葉片不斷將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下落并相互混合。主要用于攪拌普通骨料塑性混凝土。為了有效控制成本,工長告訴我們正確的投料順序是:石頭、水、沙。因為排錯順序會造成浪費。
我們在現場看到了一位建筑空心磚的大師。據他介紹,空心磚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主要用于框架結構的非承重墻或填充墻,如陽臺后的建筑墻體。應使用砌筑砂漿,孔洞應為孔洞(空心磚)的1/2,孔洞應相互錯開,向下重疊(應埋少量配筋)。如果門窗應開在空心磚旁邊,施工前應填三塊實心磚。我們還問,為了節約用水,我們是否可以用生活污水來攪拌混凝土。師傅笑著說,混凝土也需要清水,因為污水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不僅是水,還有砂石的細度模數;對水泥等級也有要求。
這次實習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適應環境。通過這次實習,我已經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然以后不用去工地上班,但是有了這段鍛煉,以后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有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我知道一些和工地上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我知道作為工地上的技術員如何和工人溝通。通過這次實習,我對建筑學的相關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只是理論上的,和實踐還是有點差距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讀圖能力有幫助。我知道看地圖應該注意什么,應該仔細計算。放線時應該從哪里考慮施工中的安全問題,從哪里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達到施工和滿足規范要求,實現設計和施工標準化。沒有這個實習,可能只是在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沒有考慮太多的問題,更不可能去思考你看到的圖紙能不能構造出來。工地雖然苦,但能學到的是一些現實的東西,能鍛煉的是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施工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施工實習報告【經典】06-27
施工實習報告06-08
施工實習報告05-11
有關施工實習報告02-19
施工畢業實習報告04-19
裝飾施工實習報告04-23
建筑施工實習報告12-11
(通用)施工實習報告06-24
施工畢業實習報告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