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去工廠實習報告4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去工廠實習報告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去工廠實習報告 篇1
20xx年7月12日星期四
今天是我第一天上班,雖然說是實習,但是我也把它當做正式的工作對待。
實習工的上班時間是跟正工一樣的,從早上8:00到中午12:00,下午14:00到18:00,晚上加班時間是19:00到21:00。
早上的實習內容是熟悉工廠的運行路線,在許姐的幫忙下,首先認識了鈑金的沖壓和密沖,包括它的機器運行狀況,工人的操作方式,還了解到各種鈑金的類型特點。之后在自己的走訪下,再深入了解鈑金沖壓這方面的流程。
下午是熟悉數控加工和激光加工的操作運行路線。因為經過上午實習的了解,所以下午向許姐提出要現場嘗試檢查。許姐讓譚亞星帶我現場測試,可能我還不熟悉整個流水線,所以我并不知道測量的時候究竟要測量哪些重要的值、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希望明天可以弄明白。
關于這天實習的感想。在看到工人的辛苦工作后,我想到作為設計者一定要幫工人設計出減輕工作量的流程,使工人工作得更輕松,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材料的浪費。比如:今天我看到一個工人操作機器時,本壓下的,他卻壓了7下;看到一個做pV板模型的,最后壓剩下的材料如果再加長一些就足夠多出一個模型。也許我對這些工作流程還不熟悉,所以有什么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見諒。
對于我們這個質量部的檢測的感想,我認為我們的檢測應該要以顧客的角度去看待檢測工的數據,不能因為差一些就蒙混過關,對此,我覺得我們質量部的檢測員已經做得很好了。不過對那些做不出合格工的同事,請不要對他們發脾氣,畢竟大家都是為了生活而工作,應該和睦相處。
20xx年7月1日星期五
今天上午繼續走訪學習沖壓密沖這邊的模塊,其中以密沖、數沖、數折、激光為重點,有了昨天的經驗,今天的學習就更深入的了解鈑金的制作。我主要觀察每一臺機器的運作情況、運行特點、以及加工后的工的特點。
下午是觀察鉗工和焊工,這兩個部門大部分工序是人工完成的,所以大型機器很少,只有小型機器和工具可以讓工人完成工作。鉗工有壓鉚、轉孔,把機器不能很好完成的任務,用人工完成。焊工就是把加工好的鈑金組合成一個機箱,再把接口處焊牢,然后再把焊點打磨光滑。因為大部分是人工做的,所以誤差比較大,質檢員要每一個工都要檢查,而且鉗工和焊工完成的工往往沒有精確的數據對比,要用肉眼或者觸覺去判斷是否及格,所以對于質檢員的認真細心說是個重大的考驗。
今天的收獲,現在我可以看到那些鈑金就可以知道,哪種是由哪些工序加工以及哪些機器加工的。看圖紙對我說還是比較困難,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可以看懂,不過進步還是有的,比起昨天已經不再迷惑那些半成品的數據。下午還看了一下那些關于焊工的資料,大概的了解一下焊接和焊法的種類,當然這些東西要親自接觸過才能靈活運用。
20xx年7月14日星期六
實習的第三天,今天去了涂裝部和裝配部,因為已經逐漸熟悉了生產線的流程,所以今天去了兩個部門查看。
上午大部分時間是在涂裝部,涂裝部主要是把焊好的鈑金或者成形的機箱進行處理,處理的過程包括電解板除油、冷軋板除油、表調、磷化,中間還有多次的水洗,最后是烘干。經過處理后,鈑金大部分的污漬和電焊后留下的黑斑都洗掉了。跟著就到噴粉染色或者進行絲印。噴粉染色跟處理的時候是差不多的,首先是噴氣沖洗,把鈑金上的灰塵雜質吹走,然后噴粉染色,最后烘干。絲印是在一些需要把字或者符號印到上面的機盒蓋子進行印刷,最后同樣是需要烘干。
下午主要是在裝配部,裝配部分大型機箱組裝、小型機盒組裝和流水線組裝。大型機箱主要是一些鐵柜,要把門、左右擋板、上下板和里面的架子等組合起。小型機盒就是一些電盒、電表箱等,因為內部比較復雜,需要的零多,所以要一個個組裝,而不能在流水線上組裝。而流水線主要是一些簡單的機盒組裝,可以方便快速地進行組裝。
今天的感想,我已經把工廠的產品流程全部看了一遍了,從之前的不懂到現在的稍微了解,所以以后還要多去生產線看,把所有工序、所有細節都記于心中,這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質量檢測員。
所有生產部門都看過了,我覺得自己應該是時候做一些實踐了。無論多辛苦,我都會堅持下去;無論有多難,我都要去學會。因為到這個地方,就是我夢想的開始。
星期天放假
20xx年7月16日星期一
今天上午去了料這一模塊,料分外協和外購。
外協就是跟外面的公司協商,可以分成外面的公司的工送進本公司進行加工,和本公司的半成品送到外面的公司進行加工然后再運回本公司。由于今天外面的公司送工進比較晚,所以我還沒看到我們的質檢是怎樣檢測那些工的。不過看到我們公司的半成品送上了一輛貨車,詢問下知道是兩天左右后運回,準備兩天后再去查看。
外購就是產品完全由外面公司購買,比喻螺絲、螺母類的固,門鎖、圓柱型的支撐架、橡膠類的工等,這些工是我們公司不能加工出的,所以需要經過外購裝配我們的機箱。
下午就是每個部門都走訪一遍,從沖壓、數沖、數壓、激光、鉗工、焊工、涂裝到裝配。由于經過幾天的時間,我和質檢部的人員都認識了,所以我走過的部門,質檢人員都很熱心的指導我,我也知道了很多細節,如鉗工的攻絲和拉絲、轉孔的角度、漲鉚和壓鉚、扭力計的使用,李凡都很仔細的指導我。
今天的'感想,每個部門再走了一圈以后,獲得的成果還是很多的。首先是深入了解公司產品的規格、做工的手法、流程等,雖然這些東西的細節看書看資料也可以找得到,但是現場走訪就更容易得到形象的概念。重要的還是能和每個部門的員工進行交流,能和他們拉近距離,這樣對我以后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今天還遇到一個工程技術部的實習生,希望以后能和他成為好朋友吧。
初步建議,公司的人員每天都在忙,大部分員工都忙得大汗淋漓的,但是我發現有個別員工是很空閑的,給人一種人浮于事的感覺。我覺得這其實本不是那些員工的錯誤,而是分配給員工工作時的不合理,比如裝配部的流水線,十多個人坐在傳送帶的兩旁,有的要上7到8個螺絲,有的就只是把配按上去,這樣就把流水線弄得這邊快那邊慢的,搞到忙的人更忙,閑的人更閑。所以我建議分配工作應該要合理,合理的安排,公司的運作才會更暢快,效率更高。
20xx年7月17日星期二
今天是實習的第五天,我開始慢慢的適應了這里的環境,部門里的人也開始和我談工作以外的事了,雖然我還對不上部門大部分人的名字,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慢慢了解熟悉他們。
今天繼續加強觀察各個部門各個工序的運行情況。在鈑金部主要是問質檢員主要測量圖紙上哪些數據和怎么看工合不合格,得到的答案是加工哪里就主要測量哪里,看有沒有加工漏掉的部分,外觀有沒有壓傷等。
在鉗焊部主要知道的是加工的工序有什么不同,例如壓鉚、漲鉚、拉鉚、攻絲、拉絲等,徐姐帶我到現場去區分,壓鉚和漲鉚是有分不同的螺母和螺栓,主要不同是壓到鈑金里的金屬圈,壓鉚的螺母金屬圈是有花紋的,用機器一壓就可以了,漲鉚的螺母金屬圈是沒花紋的,要人工用錘子打壓,使金屬圈漲開。拉鉚就是用吸釘槍把鉚釘吸上,鉚釘剩下較大的頭部就留在鈑金上了。攻絲和拉絲主要就是方向上的不同,攻絲就是把孔里轉出的鐵絲轉到鈑金的另一面,而拉絲就是把鐵絲拉上,根據鈑金的作用有不同的工序。這些工序其實在工藝圖紙上都有標注,要哪道工序哪些規格,需要哪些螺絲螺母都寫在上面的,所以看懂圖紙是必要的。
涂裝部和裝配部的檢測員一般很少帶圖紙,因為加工的工已經基本上成形了,需要檢查的地方已經是大同小異了,可以說圖紙就在檢測員心中。涂裝部檢測員檢測的重點從主要外形的數據轉移到外觀上,觀察有沒有花痕、劃傷,噴粉前不該染色的地方有沒有包裝好,噴粉以后有沒有變色、起泡等。裝配部的檢測員更是以外觀為重點,因為他們檢測的一般是已經組裝好了的成品,檢測的部位分成三類,A類的就是經常見的外表,如機柜的個可直觀的表面;B類面就是打開機柜后可以見到的,如內表面、里面配的表面等,類就是不經常見的,如底面、被機柜里的配隱藏了的部位等。
自我感想,我每天去查看都有發現新的問題,每個問題都可以知道新的內容,隨著每個疑問又可以得出另一個疑問,我相信很快就可以熟悉公司生產部門的整個流程了。雖然每個工序都非常簡單,每個工人都重復著非常簡單的動作,但是幾道工序下,就可以做出一個完整而且漂亮的機柜,這就是簡單中的不平凡,也是每個工人嚴格規定的成果。
個人建議,今天問了一下裝配部的檢測員,問那些裝機盒的紙箱是外面公司的嗎,他說是中興的另一間公司專門做的。我就想,從機盒到里面的電路板裝配甚至到紙皮箱都是由中興公司做的,那為什么這里的員工工作還是這么辛苦,生活還是那么困難呢。我認為是市場把握得不好,就算我們一天可以做幾萬個機盒子,但是可能真正賣出去的產品還不到一百個,那是完全行不通的,賣不出去就只能放倉庫,等一更新換代就只能報廢或者低價出售了。所以建議公司生產產品時要思考的是賣得出去、賺得多,而不是生產得多、賺得多。
20xx年7月18日星期三
今天的實習主要是跟著楊工,觀察他是怎么工作的、有哪些工作,因為他的工作會跟我以后的工作差不多。一天下,跟著楊工去了幾趟工作現場,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辦公室處理以電子郵形式發的問題。
當質檢員檢驗工出現問題,而且這些問題質檢員處理不了或者比較重大的時候,質檢員就會以郵的形式發這些問題給工程師。工程師收到郵就會分析這些問題,想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然后再以郵的形式進行答復,如果出現的問題比較復雜的,工程師就會到工作現場,了解清楚那些問題,然后再想出解決的辦法給要加工那些工的工人。工程師解決了問題后還要總結這些問題,防止以后還會發生類似的事情。
今天除了去工作現場的時候,剩下的時間都在看我們工程師都需要知道的《結構表面外觀缺陷判定準則》,那里有加工工時出現的各種問題集合。不過那份真的很多,不是一兩天就可以看完和記清楚的,而且雖然是有圖片有解釋,但是很多圖片都看不清楚,有些解釋不熟悉也很難理解。我想光看資料是完全不能記住這些判定準則的,需要有實物仔細觀察才行,而且要像其他工程師那樣一眼看到問題所在,那就更需要經驗的積累。
今天的感想,跟著楊工去處理問題的時候,雖然看到了問題所在,但是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去處理;看到員工在因為推卸責任而吵架,也不知道誰對誰錯,看我還是要不斷的努力啊。
20xx年7月19日星期四
今天是跟著張工實習,主要是去了張工負責的涂裝部。因為早上被周工說我還了解得不夠深入,該有的專業術語被我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蓋過了,質量部的質檢員跟我講過的、介紹過的工序也沒深入了解或者又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了,還有很多不理解的、不知道的在實習報告上都被我以“那樣、那個”去含糊過。
我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我是剛才學校里畢業出的,在學校里我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自學看書的方式去學習的,以前有不懂的就先放下,等以后再看書的時候就會記起,然后再去理解,所以是很少去主動問別人的。但是現在我是在工作了,在工作前需要快速的學會大量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術語,而且要牢牢記住,所以用我在學校里學習的自學方法是行不通的,至少也不是能快速的學成。想要能在短時間內學會工作時所需的知識和資料,我覺得既要在工作現場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手去觸摸,把不懂的、含糊不清的記下,再去問別人,也要翻閱資料,把別人講的、沒講的,沒弄明白的看熟,這樣才能熟記在腦中。
所以今天在涂裝部,我主要是把那些含糊不清的或者自己發明的名詞都問了一遍涂裝部的蔡燕森,例如上掛、處理前、處理后、保護、噴粉、噴漆等,蔡燕森也很主動的教我,我相信這樣下去我就很快學會公司里的基礎知識了。
我的感想,今天又是一次新的突破,之前公司里的員工都說我們大學畢業生學習是很快的,但是我剛的時候,看到數沖的、數壓的員工操作著我完全看不懂的電腦,我就覺得自愧不如,不過感覺總是有點不對勁。后慢慢的熟悉了才知道,我們大學生的優勢不僅僅是基礎好,還有就是會學習的方法,因為我們經常跟新知識打交道,所以一旦知道了學習的方法,就可以行云流水的得到新知識了。
從一開始我就不是為了工資工作的,而是為了經驗、知識而的,所以無論過程有多困難多艱苦,我也會迎頭而上。
20xx年7月20日星期五
今天是跟著畢工去裝配部實習,畢工一開始是叫我和他去鉗焊部處理一個問題,那個問題是用錘子和模具在一個噴了粉的插箱外盒表面上打一個直角的印,不過鉗焊部的員工把直角印打歪了,所以請畢工過解決。
原那個直角的印原本是鈑金部沖壓的劃線,后在涂裝部噴粉的時候,因為劃線太淺而把它覆蓋了。現在要把劃線重新做出,沖壓是不可能的了,因為已經是半成品部了,所以就通過鉗焊部用錘子打出,但是鉗焊部的員工因為太大力而且連續的敲打了幾次,導致模具受到震動而偏離了原的位置。
畢工去到現場,親自試驗在一塊鋁板上敲打出直角印,發現到只能敲打一次成形才不會使直角印偏離,而且也觀察到那個模具的角度并不是完全的直角。為了解決這個直角的問題,畢工去了數折,把模具的角度折成90度,然后又去把模具打印的一頭打磨,再回到焊接部那多次試驗,試驗多次成功后才指導鉗焊部的員工怎么做,完全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過可能今天裝配部的問題不大,在跟了畢工這次去現場后,畢工也沒再叫我去了,我自己也繼續在各個部門查看,發現不懂的就問現場的員工,也順便把之前學到的都看一遍,發現有別的部門的工程師在現場的時候,也會跟著去看看。過了這個星期應該就結束熟悉這個階段開始進入實際工作了吧,期待我的工作。
個人建議,今天和涂裝部的一個員工談論到處堆積的部問題,發現有很多在現場到處堆積的部,有很多都是鋪滿灰塵的,看起最少也是堆放了一個月,那些堆放的部為什么不入庫或者返工呢,建議清理那些堆放時間長的部,實在用不著當廢品賣掉也比堆放好。
20xx年7月21日星期六
今天是到中興新通訊實習的第十天了,作為初駕到的新人,我每天都加班加點的去學習公司的技術標準、熟悉公司的環境。盡管我知道無論怎么努力,一時半刻都是無法超過在公司里工作了1年以上的員工,但是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盡快融入環境、減少出錯率,我必須認真、努力地學習,不辜負所有祝福和期待我成功的人。
今天主要是學習公司郵箱的運用和看熟公司的技術標準,我對自己的電腦水平還是比較有自信的,一般的電腦軟我都會很快可以上手運用,公司的郵箱也在自己的探索下很快就學會基本的操作了。雖然問別人怎么用郵箱可能就更快的學會,但是我還是更喜歡自己去想和探索,這樣學習可以更有趣,也不會被別人的“經驗”所迷惑。
在翻看公司的技術標準的時候當然是有不懂就要問了,因為我對這些標準還只是一知半解。在看到之前在走訪的時候有遺漏的工具和工序名稱的時候,我就先把它記下,然后在到現場去看去問,例如今天就看到了焊接時候的刮灰和絲印時候的刮膠,刮灰是一道工序,是指在工焊接處有較大缺陷或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地方,用灰刀把原子灰將其填平,以確保涂裝產品的外觀裝飾性能的過程。刮膠就沒有詳細的解釋了,我是去了絲印的現場才看到,原絲印的時候掃油墨的是一塊四四方方的橡膠,之前還以為是一般的刷子呢,所以有很多東西要多留個心眼才會知道得清楚。
今天的感想,當初周工是說給十天的時間我熟悉環境,我知道我還有很多細節和要點都還沒看過,不過可以在以后的工作逐個認識和了解,希望在完全熟悉之前不會太給別人帶麻煩。
20xx年7月21日星期六
今天是到中興新通訊實習的第十天了,作為初駕到的新人,我每天都加班加點的去學習公司的技術標準、熟悉公司的環境。盡管我知道無論怎么努力,一時半刻都是無法超過在公司里工作了1年以上的員工,但是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盡快融入環境、減少出錯率,我必須認真、努力地學習,不辜負所有祝福和期待我成功的人。
今天主要是學習公司郵箱的運用和看熟公司的技術標準,我對自己的電腦水平還是比較有自信的,一般的電腦軟我都會很快可以上手運用,公司的郵箱也在自己的探索下很快就學會基本的操作了。雖然問別人怎么用郵箱可能就更快的學會,但是我還是更喜歡自己去想和探索,這樣學習可以更有趣,也不會被別人的“經驗”所迷惑。
在翻看公司的技術標準的時候當然是有不懂就要問了,因為我對這些標準還只是一知半解。在看到之前在走訪的時候有遺漏的工具和工序名稱的時候,我就先把它記下,然后在到現場去看去問,例如今天就看到了焊接時候的刮灰和絲印時候的刮膠,刮灰是一道工序,是指在工焊接處有較大缺陷或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地方,用灰刀把原子灰將其填平,以確保涂裝產品的外觀裝飾性能的過程。刮膠就沒有詳細的解釋了,我是去了絲印的現場才看到,原絲印的時候掃油墨的是一塊四四方方的橡膠,之前還以為是一般的刷子呢,所以有很多東西要多留個心眼才會知道得清楚。
今天的感想,當初周工是說給十天的時間我熟悉環境,我知道我還有很多細節和要點都還沒看過,不過可以在以后的工作逐個認識和了解,希望在完全熟悉之前不會太給別人帶麻煩。
星期天放假
20xx年7月2日星期一
今天又開始了新的一周,在開完早會后,周工就叫我過去談話了,他叫我以后就跟著張工,拜張工為師傅,跟著他學習。我本還以為可以有工作安排了,不過先跟著張工學習著先也好,免得以后工作會有差錯,張工也說了,等我再熟悉點就可以給我一些工作了。
張工主要負責的是涂裝部,所以今天我也主要到涂裝部那學習。應張工要求,我今天要知道的是涂裝部有哪些工序,質檢員對被這些工序加工過的工有什么要求。
首先從料的工開始吧,料的工就是從上道工序運送涂裝部的工,對于這些工,涂裝部的質檢員是不需要去檢查的,因為上道工序的質檢員已經檢測過了。然后到前處理上下掛,這道工序也是不需要質檢員去檢查的,因為上掛到下掛都是全自動的。
前處理完的工就拿去貼膠紙保護,保護是為了防止噴漆、噴粉的時候噴到了工不該噴到的地方。保護這道工序是要求質檢員去檢查的,質檢員在檢查貼好了膠紙的工時,根據工藝圖紙的要求檢查,例如貼膠紙的面,膠紙的長度寬度等。貼好了膠紙的工就可以拿去按要求噴漆或者噴粉了,噴漆和噴粉也有個上下掛區,只是噴漆和噴粉的是人工噴的。質檢員在噴漆和噴粉的過程是不用去檢查的,等下掛了以后,涂裝部的員工就把工拿去把之前保護的膠紙撕掉,質檢員要檢查撕膠紙以后的工有沒有劃傷起泡、露底、劃傷、流掛等缺陷。
當質檢員發現有缺陷的工時就會要這些有缺陷的工拿去打磨,涂裝部的打磨拋光所用的拋光機砂紙是比鉗焊部的細很多的,因為涂裝打磨主要是把缺陷比較小的工,如淺劃傷、小凹凸陷等打磨平,如果缺陷比較大,如深劃傷,那就要拿到上一道工序去解決了。
此外,涂裝部的工序還有絲印,絲印跟噴漆、噴粉一樣需要上下掛,不過絲印是不需要貼膠紙保護的,質檢員主要檢查的是絲印的圖形字的大小、距離、顏色、形狀等。
涂裝部的質檢員還要抽檢工的色差、膜厚、附著力,色差和膜厚分別是用色差儀和膜厚儀測,附著力的測試就是用刀具把樣品工劃成縱橫相交的十多道刀痕,然后用膠紙貼在上面后再撕開,觀察工的色料有沒有被粘到膠紙上,沒有就為合格。
明天的計劃,明天我看有沒有其他的安排,沒有的話就繼續在涂裝部或者其他部門走訪學習,下班的時間就在辦公室學習ad。
個人感想,確定在一個部門里面學習了以后,自己學習的焦點就集中了很多,同時也發現了很多自己還不懂或者之前沒發現的東西,研究得越深,要知道的東西也會越多了。
個人建議,關于涂裝部質檢員沒有去檢查的工序,如前處理、噴漆噴涂、絲印的上下掛,我認為應該要重點監督,因為我發現涂裝部的員工由于在上下掛的時候不需要檢查就對工不負責,如工在上掛時掉下了看都不看有沒有摔壞就繼續掛上去了,工上掛的時候搖擺也會使工相互碰撞導致劃傷、凹陷,下掛的員工也沒有輕拿輕放工,很容易就會使工劃傷。建議質檢員應該多巡查,避免不必要的缺陷。
去工廠實習報告 篇2
在總裝車間經過為期兩個月的一線實習,雖然工作很艱苦,但很有價值,因為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先講一下總裝車間的情況。
總裝車間的布局從南到北分別是內飾工段、綜合工段、底盤工段和發動機工段。其中發動機工段最終匯入底盤工段,而底盤工段和內飾工段最終匯入綜合工段。我曾經參觀過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商用車總裝配廠,整條裝配線是直線形的,拉得很長,從頭走到尾就要花很長時間。如果在生產線下流發現生產線上流的質量問題,就不能及時地反映問題所在,而且來回修復也非常麻煩。零部件運輸也是問題,運輸通道比較少,通道窄,容易產生交通堵塞,而且運輸路程增加,耗費了更多的能源。而薩普工廠總裝車間的布局則相反,車間生產線被折疊起來,從車間一個地方到車間任何一個地方都相對比較短,發現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反映。運輸通道比較多,東西方向四條,南北方向兩條,零部件運輸方便快捷,并且杜絕交通堵塞的現象。另外線的生產線的流向也很重要,流向的問題在于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內飾工段,汽車的內飾是要被裝配到車身上的,車身的重量最大,那么內飾開始的地方必須離車身的來源非常近。而內飾工段的開始處正好安排在涂裝車間的出口處。綜合工段,就是把汽車底盤和車身裝配成整車,那么綜合開始的地方必須同時離內飾工段和底盤工段的末尾最近。而綜合工段的開始處正好安排在內飾工段與底盤工段的會聚處。底盤工段,車架的重量最大,那么底盤工段的'開始處必須離車架的存放點最近。而底盤工段的開始處正好安排在離車架的存放點最近的地方。發動機工段,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重量是比較大的,正好也被安排在離發動機和變速箱最近的地方。
總裝車間里面采光也比較好,不但東西北三面玻璃窗可以透光,而且屋頂的天窗同樣可以采光。在白天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完全依賴自然光進行生產,這也為廠節約了不少的能源。但是通風性不是很好,車間南側沒有窗,夏季東南季風無法吹入,而且導致車間內溫度比較高,甚至超過室外溫度。在車間里有很多風扇,我的問題是如果換成幾部空調,只要空調的溫度調到適度,在消耗同樣電量的情況下,會不會帶來更好的舒適度呢?
總裝車間的每條線上的裝配件擺放得很整齊,也很科學。裝配件必須離裝配車位的距離非常近,以節約來回拿件的時間。而且分類擺放也很重要,如果擺放得比較亂,那在拿件的時候就浪費了尋找的時間。車間地面很少能看到垃圾,每天早晚清潔和拖地,這不僅給人帶來一種清爽的感覺,同時也減少了空氣的浮沉量,對一線員工的健康是有利的。
總的來說,總裝車間給人的感覺就是明亮、整潔和有序。
去工廠實習報告 篇3
對于任何一位大學生來說,生產實習是一個很關鍵的學習內容,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對于我們來說,平常學到的都是書面上的知識,而生產實習正好就給了我們一個在投身社會工作之前把理論知識與實際聯系起來的機會,生產實習作為學校為我們安排的在校期間一次全面性、總結性的教學實踐環節,它既讓我們看到實際的中設計生產狀況,也是我們在就業之前“實戰預演”,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車間的生產運作過程,還有大量實際設計方面的知識,以及我們還十分缺乏的實際經驗都包含在每個生產設計過程中,通過實習能夠使我們更好的完善自己。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為詳盡而深刻的了解,對實際操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強了專業知識的感性面及認識面,對所學的專業有了新的認識。從這次實習中,我體會到了實際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一定距離的,并且需要進一步的再學習。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些最基本的技能是不能在書本上徹底理解的。短短的實習,讓我大開眼界,也學會了不少東西,也讓我對自己今后要從事的行業有所思考。
水泥廠主要原料及工藝
水泥的原材料是石灰石、粘土、鐵礦粉、粉煤灰。水泥的生產工藝,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制成生料,喂入水泥窯中煅燒成熟料,加入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
主產品:產品品種覆蓋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三大通用水泥,各品種均含有低堿水泥,強度等級包含52.5、42.5、32.5
水泥廠生產工藝流程
1、水泥原料的破碎及預均化
(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
(2)原料預均化使原料堆場同時具備貯存與均化的功能。
2、水泥生料制備水泥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噸硅酸鹽水泥至少要粉磨3噸物料(包括各種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據統計,干法水泥生產線粉磨作業需要消耗的動力約占全廠動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約3%,水泥粉磨約占40%。
3、水泥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過程中,穩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穩定熟料燒成熱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統起著穩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關作用。
4、水泥物料的預熱分解
把生料的預熱和部分分解由預熱器來完成,代替回轉窯部分功能,達到縮短回窯長度,同時使窯內以堆積狀態進行氣料換熱過程,移到預熱器內在懸浮狀態下進行,使生料能夠同窯內排出的熾熱氣體充分混合,增大了氣料接觸面積,傳熱速度快,熱交換效率高,達到提高窯系統生產效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2)氣固分離 (3)預分解
5、水泥熟料的燒成
生料在旋風預熱器中完成預熱和預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進入回轉窯中進行熟料的燒成。 在回轉窯中碳酸鹽進一步的迅速分解并發生一系列的固相反應。
6、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電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于將水泥熟料(及膠凝劑、性能調節材料等)粉磨至適宜的粒度(以細度、比表面積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顆粒級配,增大其水化面積,加速水化速度,滿足水泥漿體凝結、硬化要求。
7、水泥包裝
水泥出廠有袋裝和散裝兩種發運方式。
主要粉磨器械
立磨
立磨作為該水泥廠一個主要的集烘干、選粉與粉磨于一身的設備,在該廠主要用來磨煤。其工作原理為:煤料經回轉下料器和溜子從磨機側部(倆輥磨之間)喂入,落到磨盤中央,在離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甩到輥子下邊;在磨輥的壓力下對煤料進行破碎、碾壓和研磨;從磨底沿切線方向進入磨內上升的熱風,經磨盤周圍的環形噴口以50-80m/s的速度由下往上吹,呈漩渦狀往上升,在磨盤內形成負壓將磨細的煤料帶入磨機內的動靜態選粉機內進行分離,粗粒由落料錐回到磨盤中央再次粉磨,細粉則隨氣流排出磨外,有旋風分離器和電收塵收集作為成品。
該廠立磨的規格為:hrm1700m;磨盤直徑:φ1700mm;磨輥直徑:φ1400mm;最大入料粒徑≤500mm;入磨物料的水分≤12%;細度為300mm;篩余≤3%;產量為:20-28t/h。
水泥球磨機
該廠泥球磨機主要用于粉磨水泥熟料及其它物料,其工作原理為:水泥球磨機筒體內裝載了一定數量的鋼球、物料及適量的水,并按工藝要求對物料、水和研磨體進行適當的研磨。當水泥球磨機的.筒體在電機的作用下產生回轉時,研磨體受離心力的作用,貼在水泥球磨機的筒體內壁與筒體一起回轉上升,當研磨體被帶到一定高度時,由于受重力作用而被拋出,并以一定的速度降落,水泥球磨機的筒體內的物料受到研磨體的沖擊和研磨的雙重作用而被粉碎。其工藝參數為:
規格:3.8×13m;轉速:16.3r/min;磨機形式:開流;傳動形式:中心;電機功率 (kw):16.5;生產能力 (t/h):2500;重量 (t):60-62
陶瓷實習
陶瓷工藝:
一、淘泥 高嶺土是燒制瓷器的最佳原料デО倌昀椽ザ嗌倬品陶瓷都是從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變而來ブ拼傻牡諞壞攔顙ヌ閱嗒褪前汛賞撂猿煽捎玫拇贍唷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將其分割開來マ成柱狀ヒ員閿婧屠坯用。
三、拉坯 將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轉盤內ネü旋轉轉盤ビ檬趾屠坯工具ソ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個雛形セ剮枰根據要做的形狀選取不同的印模將瓷坯印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五、修坯 剛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バ枰通過修坯這一工序將印好的坯修刮整齊和勻稱バ夼饔址治濕修和干修。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ゼ從們逅洗去坯上的塵土ノ接下來的畫坯、上釉等工序做好準備工作。
七、畫坯 在坯上作畫是陶瓷藝術的一大特色セ坯有好多種ビ行匆獾摹⒂刑好畫紙勾畫的ノ蘼墼躚畫坯都是陶瓷工序的點睛之筆。
八、上釉 畫好的瓷坯植詼又呆澀ド蝦糜院笤蛉然不同ス饣而又明亮煌的上釉手法ビ鐘腥然不同的效果コS玫納嫌苑椒ㄓ薪釉、淋釉、蕩釉、噴釉、刷釉等。
九、燒窯 千年窯火パ用嗖幌ⅹ過數十道工序精雕細琢的瓷坯ピ諞つ誥受千度高溫的燒煉拖褚恢懷笮⊙夾薪達化一只美天鵝。 現在的窯有氣窯、電窯、等。
十、成瓷 經過幾天的燒煉ヒつ詰拇膳饕馴涑閃思件精美的瓷器喲蚩的窯門中迫不及待地脫穎而出。
心得體會
在實習期間,真切的接觸了工作場所設備、環境,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經驗,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改變了以往學東西,看設備只靠想想的情況,真實的感受工作所需要的技術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實習中的感悟
首先、生產實習的順利進行得益于扎實的專業知識。
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的第一要看的就是你的專業技能是否過硬。我們一同過去的幾位應聘者中有來自不同學校的同學,有一部分同學就是因為在專業知識的掌握上比別人遜色一點而落選。因為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如果一個人有過硬的專業知識,他在這個特定的崗位上就會很快的得心應手,從而減少了用人單位要花很大的力氣來培訓一個員工。
第二、在工作中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要有一套學習知識的系統,遇到問題自己能通過相關途徑自行解決能力。因為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各種各樣,并不是每一種情況都能把握。在這個時候要想把工作做好一定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通過不斷的學習從而掌握相應技術,來解決工來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這樣的學習能力,一方面來自向師傅們的學習,向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學習。另一方面就是自學的能力,在沒有另人幫助的情況下自己也能通過努力,尋找相關途徑來解決問題,(舉例說明)
去工廠實習報告 篇4
從7月19號到現在,我在冰箱一、三、五、七分廠各實習了一個星期,學習記錄了各個分廠的主要產品和過程加工工藝,親身體驗了不同工段部分操作崗位。在這一個月里,我對分廠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和理性的思考。
進入公司我就已經淡化了自己學生的身份,在思想上定位為一個工作學習者,踏踏實實的學習了解車間的每一個工位,總體上還是比較充實和愉快的。
我們在分廠基本上是一天學習一個工段。首先,根據工藝程序圖看過程加工工藝卡片,對照相應工位上工人的操作,知道該工位的工序名稱;然后,了解工人的操作要求,該工序產品的型號,需要的材料,工藝要求以及屬于哪一類工序;最后,我會特意關注該工位上產品質量水平,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點和操作工時。一個工段多走上幾遍,在腦海里就能描繪出整個流程以及每個工序的作用,該工段的設施布局以及產品線路圖就比較清晰了。
更多的時候,我會問工人各種相關問題,和他們相處交流非常的愉快,他們總是樂意回答各種問題,在不知道的時候就讓老工人、班長、工段長或者質量工藝人員等解答,基本上都能得到比較滿意的答案,我非常高興我所想到的問題都解決掉。從不同的工人身上能夠學到不同的知識,還能觀察他們的做事風格與哲學。
最重要的我比較喜歡動手,每一道工序都想嘗試一下,在每個工位上動手操作的體會都是不一樣的,掌握了操作技巧總是非常的開心。我從農村出來,感覺站著不干活就難受,特別享受操作工具帶來的踏實和舒服。在一些沒有特殊要求的崗位上,我都要嘗試一下,在包裝線上我基本上是從頭干到尾。對于彎管、彎頭、補焊都是可以獨立操作的。
在分廠最高興的兩件事就是與工人交流和實際操作。融入工人當中,聽到他們說我踏實肯干認真細致的評價非常的開心。
經過一個月的分廠實習,感覺總是有很多東西不知道和無能為力。很多關于產品的知識是比較粗淺的。對于整個分廠工段的人機料法環缺乏一個綜合詳細的認識。對于生產計劃安排和產品流動成本等數字化的人是太少。盡管我們學習的專業是工業工程,對于車間流水線、車間布局、工作環境、加工工藝,我們無所不關注,但是,都是一些理念上東西,能夠用得上或者能夠實施創造價值的方法與理論極少又難。
分廠各有特點,一分廠實習時間最長為9天,生產絲管式蒸發器,主要產品是海信,寧波吉德,科龍等,產品結構大都不復雜,整個生產銜接比較得當。但是焊接質量控制不嚴,絲管焊接脫焊,漏焊,鋼絲錯位嚴重,重復補焊現象嚴重,銅焊銀焊漏堵較多,總裝補焊臺和二樓補焊區總是堆滿產品。記憶深刻的是有一款較為復雜寧波吉德產品大概150套在摸鋼絲工位上有100套多一點被檢查出有問題。七分廠主要為粘板式蒸發器,二樓車間布局十分擁擠,產品流轉不暢,用于搬運產品的動作浪費非常多,幾乎全部手工操作,機器安放率和利用率很低。三分廠是一個超負荷生產的分廠,員工氛圍最為惡劣,工作五年十年的老工人心生離意,新工人都難以留下,人員極其不穩定。主要是產品結構復雜,工人勞動強度過大,工時太長,包裝車間連續三個月加班到晚10:30。工人思想消極,產品質量問題層出不窮。五分廠生產狀況較為良好,但是分廠的產品質量控制和要求明顯低于客戶的要求,因此修板和報廢嚴重。噴粉車間由于烘道的烘烤和下午烈日的直曬導致車間溫度在38度以上,工人難以抵擋,問題卻一直不解決,讓人十分心寒。
公司實施的5S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非常簡單和單一,很多都停留在表面,很難形成習慣性的素養。這和分廠基層領導的意識和公司領導的.管理決心以及員工的工作量不無關系。
確實,各個分廠都存在不少問題,最終都體現在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上面。我們的產品因為不必要的浪費增加了不少成本(比如等待的浪費、搬運的浪費、不良品的浪費、動作的浪費、加工的浪費、制造過多(早)的浪費等)。同時,客戶的投訴也會使得公司產品形象受到顯性和隱形的損失。在制造企業,質量就是王道。質量改進和控制跟不上客戶要求,就會被新崛起的對手一點點的蠶食我們的市場份額。
其實,發現問題并不難,在我們公司質量部的稽查報告中都有提到。一些常規性的問題也能得到及時的解決,但是,有些錯誤總是再三的出現。要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狀況,提高整體生產水平,得提高基層員工的技能和待遇水平以及公司領導層辦事效率。
我總覺得我們公司是沒有真正的企業文化的。缺乏一個坦誠的交流環境,很多部門之間難以坦誠的交流,共同的解決問題,“樓上”和分廠配合或許不是是非到位,分廠和員工思想很不統一。
建立一個良好透明的交流平臺十分重要,我們的反饋體系要充分運轉,問題出現后一定要全力解決。分廠出現問題通過反饋解決后就要形成一個防止再犯制度;分廠的問題“樓上”部門應及時解決,比如,分廠設備換修一定要及時。反饋的雙向必須統一,不能形成開罰單神速解決問題緩慢。
員工的要求必須得到重視。一個良好坦誠的交流平臺包括公開透明的薪資制度,我們的員工總是抱怨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工資是怎么構成的,多余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將公司的薪資制度告訴每一位員工,鼓勵優秀的員工,淘汰落后的員工。否則的話,優秀的員工很難留住,包括我們的管理層,員工不關心產品質量,僅靠考核治標不治本,先進制度的推行得不到一線員工主動的接受和認可。一個公司,不與薪資掛鉤的制度都是陽奉陰違的。
公司的領導要形成“言必行,行必果“的工作作風。
我們一線工人是公司的根本。員工的素質技能直接影響到產品的產量與質量。
開展常發講堂。公司員工的流動性很大,員工的入職培訓和在崗培訓效果肯定會受到影響。公司要做好入職培訓和階段性培訓,把我們的常發課堂真正的豐富起來,將公司的制造理念不斷強化,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和技能水平。同時,我們的學習材料不能僅限于工藝卡片與師傅傳幫帶。將生產一線的崗位知識經驗整理成簡單易懂的文字材料和學習光盤。讓員工全面了解崗位知識。在很多優秀的企業都配有崗位培訓學習材料的。
重視員工需求。員工的結構在不斷發生改變,新一代的員工不斷增多。因此,公司要充分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和柔性生產。車間的高度有毒害氣體要妥善處理。五分廠噴粉車間的防曬窗簾和七分廠氧化線硫酸池上的負氧風機幾個月都不解決。這是絕對愚蠢的作法。工人的生產任務必須合理分配,杜絕過分的加班。
加強主要質量責任人的管理和培訓。他們是分廠質量重要執行者和監督人,他們的意識和意志決定制度的推進程度,明確的職責和獎罰制度以及良好地協作能更好的將問題盡量消滅。
在這一個月的實習中,使得我適應了分廠的工作環境,明白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系統的學習,工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現在是大小問題都難以解決,但相信以后總能解決一些問題的。
【去工廠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去工廠實習報告10-08
去工廠實習報告范文10-25
去工廠實習報告(精)07-19
關于去工廠實習報告06-15
去工廠實習報告10篇05-27
關于去工廠實習報告模板09-20
去工廠實習報告13篇06-07
關于去工廠實習報告范文09-19
去工廠實習報告范文集合10-18
去工廠實習報告模板匯總九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