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規劃實習報告四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規劃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規劃實習報告 篇1
一、前言:
為更好地把前四年所學的規劃及建筑知識更好地與實際相結合,使自己能全面熟悉規劃業務流程,特意有本學期的實習實踐。
二、實習單位簡介:
①xx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xx)成立于1953年,是全國領先、xx地區規模最大的規劃勘測設計高新技術單位,致力于向政府、社會和公眾提供工程建設全過程的技術服務。服務范圍涵蓋城市規劃、測量與地理信息工程、建筑設計、市政規劃與設計、巖土工程、工程咨詢、工程監理、工程代建、工程總承包等領域,具有10項甲級資質。
本人實習所在部門為規劃一所,主攻總體規劃。
②xx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是xx省建設廳直屬事業單位,具有城市規劃、工程設計、工程咨詢、工程監理、招標代理五個甲級資質和市政工程設計乙級資質。作為建設部批準的擁有城市規劃甲級、工程設計甲級、工程咨詢甲級、消防設計甲級和市政(風景園林、道路)乙級資質的設計研究機構,xx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在改革開放之初——1983年在xx成立了分院,并成為最早進入特區的規劃設計院之一。
本人實習所在部門為xx分院一所,主攻舊改及控規。
③xx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成立于1952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大型綜合性工程勘察、設計、研發、咨詢單位之一,具有國家頒發的城鄉規劃編制、工程勘察、建筑工程設計、市政公用工程設計、工程咨詢、建筑裝飾設計與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工程建設監理(包括招標代理)、建筑(含市政)工程施工圖審查等甲級資質以及地下鐵道建筑設計資質。規劃設計研究所是一個業務和技術全面、綜合型與研究型的規劃設計部門,主要從事規劃與設計工作,包括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村鎮規劃、旅游景觀規劃、環衛專項規劃等。
本人實習所在部門即為規劃分院(原規劃所),主攻西部及粵西總規及控規。
三、實習基本情況簡介:
①市院包午飯,晚上加班包晚飯,車費自理,實習工資至今未能獲取。
②省院包吃包住,三十元一天工資,需要打卡,偶爾加班,并有組織活動參加。
③建院車費午餐自理,六百元一個月,一周上六天班,加班很少,并有組織活動參加。
四、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務:
①市院:xx村鎮規劃;xxxxxx城市設計;xxxx工業園控規
②省院:xxxx產業規劃;xxxx新區公建布點規劃
③建院:xxxxxx鎮控規
五、實習中專業理論的實踐:
①市院xxxx工業園控規:
負責內容:在已給定的圖框下完成地塊編號,道路坐標點,道路橫截面及剖面,轉彎處禁止開口范圍,道路紅線,建筑后退線,綠地控制線,水體保護線等等cad線形繪制,并把地塊公建示意標注并統計分類。一共出三處地塊若干張圖。
體會:控規是城市規劃里面一項重要的內容,其地位與總規一樣獲得法律的認可。近似法規的控規文本cad圖制作,需要嚴肅認真的態度,不能有操之過急的心。
②xxxx區產業規劃
負責內容:根據各街道資料,在xx區范圍內,把區內出口百強,納稅百強,民營百強按三種顏色標出,并標上排名號,旁邊附上列表顯示。
體會:產業規劃與人口經濟密切掛鉤,其空間性不如數據體現得十分明顯,更需要用嚴謹的邏輯分析手段進行,并且對資料篩選的要求比空間類的規劃更高。
③xxxxxx鎮控規
負責內容:先在建筑現狀圖上勾出各地塊用地性質,再在鎮區建設用地范圍內算出各地塊容積率,在圖上標出并用顏色加以區分。
體會:對于西部等相對落后的鎮區,資料匱乏是可以預見的事情,例如規劃現狀圖的缺失便是一種考驗,同時更需要規劃師負責的態度,不要隨便勾勒。
六、收獲與不足及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認識
通過實習,可以看到真是項目與在學校做的設計作業的距離。在實際項目中,出錯了是需要負責任的。實際項目不能容忍隨意的犯錯。實際項目的嚴謹性與復雜性也是一個實習生或者一個畢業生所最難掌控的。
通過這次在幾個設計研究院的實習,使我對城市設計、基于城市規劃概念的項目策劃、發展策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相關的.規劃設計工程,有了一次比較全面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接受課堂上的知識,使學習和實踐相結合。
半年以來,我用到了幾乎所有我在學生生涯中學習過的電腦軟件作為開展工作的工具,甚至一些我還沒有學過和接觸過的電腦軟件,都有機會讓我碰上了。在這實習期間,從專業水平、方案設計能力到為人處世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也發現自己大學五年學的知識太少太少了,專業性的知識只接觸個皮毛。在設計院這段時間,充分的讓自己了解的更多,更全面。
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發展到了一個關鍵的階段,珠三角招工難的新聞已經在提醒我們,舊有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到了被商業社會淘汰的考驗階段,在城市規劃上,應該對相應的人口,交通,產業進行重新的審視和考慮;各地治水排污調水工程頻頻報道,城市的環境承載力也是到了需要再次評估的時候;“土地流轉”的政策頒布,與城市相關的產業結構,“三農”問題,資源調配等問題的處理也迫在眉睫。由此也可以遇見,社會對城市規劃工作者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對我們學習城市規劃專業的學生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我們應當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加強實踐和設計能力,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優勢,使自己在城市規劃的領域里有所作為。
規劃實習報告 篇2
我們城市規劃專業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綜合學科,能夠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社會實踐,將對所學理論知識有很大程度的幫助,并為我們以后學習提供實踐經驗。
一、實習時間地點
我們鄭州**學院03級城市規劃專業7月6日——7月13日在蘇州市和上海市進行城市認識實習。
二、實習內容、目的
根據實習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本次實習選擇江南水鄉之都蘇州市和
國際都市上海市內進行,此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有:
1、蘇州園林為代表的江南私家園林在建筑形式、造園布局、植物材料應用上的地方特點,其主要功能、主要服務內容及對全城人口的活動影響。
2、蘇州市以及上海市城市規劃展覽館的規模、位置和主要服務半徑,從中了解各市整體的規劃歷程。并了解蘇州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在處理新城開發與舊城保護時所采取的成功手法。
3、蘇州工業園區的區位選址、開發建設和規劃布局,園區內建筑的規模、形式、風格,以及、與舊城的關系。
目的:對蘇州和上海的城市建設與規劃產生一個初步的印象與框架,并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
三、實習意義: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們了解了蘇州傳統造園中假山布置“瘦、透、露、皺”的四字精髓,同時體會了中國古典園林中所蘊涵的濃濃的文人情思(園林文學)以及古建中的牌匾、對聯中詩文、書法對環境氛圍的烘托、點睛的作用(如蘇州拙政園“與誰同坐軒”的意境體會);也使我們了解了走在中國前沿的上海市的城市建設和規劃。
四、實習結果及報告
1、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歷史綿延XX余年,在世界造園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她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展示東方文明的造園藝術典范。實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在199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將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有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優雅。這些園林反映出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
走進蘇州園林,你就走進了一幅畫卷,不論在哪個角度,哪個方位,你的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可謂是沒有一處不用心,沒有一處不盡美。下面我就重點講下我們所去的拙政園。
(1)拙政園簡介:
位于蘇州市城內東北街,占地5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它不僅是蘇州四大古典名園(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之一,而且還是全國四大古典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之一,實為蘇州園林之冠。
拙政園始建于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拙政園造景山水并重,水面占全園的五分之三,總體布局也以水池為中心,各類建筑皆臨水而立,亭樹樓閣倒映水中,相互映襯。拙政園分東、西、中3部分,中部是主要部分,一直沿用拙政園名。拙政園,內有遠香堂、香洲、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州六鴛鴦館、留聽閣。該園以水景取勝,平淡簡遠,樸素大方,保持了明代園林疏朗典雅的古樸風格。(如圖1)
(2)拙政園特色: 圖1(拙政園一角)
進入園中,首先映我們眼簾的是一灣池水,岸線曲折,一株株梧桐、古柏扶岸而立。池水上一架木橋橫跨,站在橋上四面望去,園中景致盡收眼底。東南面即為假山屏嶂,假山東面有起伏的云墻,西南面是一條回廊,沿廊望去,曲橋修閣,高亭遠樹,景物幽遠,層次重疊,縱深感很強。
遠香堂:中園是全園精華所在,遠香堂為園中的主建筑,是一座結構精巧的四面廳,四周是落地玻璃窗,可觀覽周圍景色,堂內陳設精雅。堂南小池假山,竹木扶疏,重巒迭翠。
總結起來,拙政園所獨具的特點有:①因地制宜,以水見長②庭院錯落,曲折變化。③園林景觀,花木取勝。
2、蘇州城市規劃展示館
蘇州市展示館曾作為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的會址,迎來送往過許多國內外嘉賓,今天她以精致的結構、精彩的主題展示著古城歷史的記憶、城建的智慧。(如圖2)
(1) 展示館總用地3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868平方米,其中仿古建筑3427平方米,人防地下室5112平方米,綠化率50%。展廳總面積6650平方米,會議室2155平方米,茶歇區150平方米。
(2) 功能定位:展示館功能主要有四個方面,即展覽公示、咨詢交流、宣傳教育和休閑旅游。 這給市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市民以及游客可以更直接更快捷地了解蘇州。
3、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位于人民廣場市府大廈東側,北靠人民公園,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 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43.3米,從底層大廳至四層展廳可供展示的面積為7000平方米,并擁有一百余米長的市民休閑街。它是展示上海城市規劃與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它集展覽、旅游、灑會、商務、休閑于一體。規劃館既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人民廣場地區最新的都市旅游亮點。
(1)展館外部
展館大樓主體造型從中國傳統的城門形態中獲得設計靈感,以中心對稱的結構圖式巧妙地呼應著中國傳統的美學思維,與現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體現出和諧美感,頂部寓意著盛開的上海市花——白玉蘭,網絡狀的結構讓建筑與藍天、白云融為一體(如圖3)。
(2)展館內部
規劃館的展示主題是“城市、人、環境、發展”。館內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上海至20xx年的城市未來藍圖,整個規劃館極具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融歷史和未來為一體,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一樓的“序廳”,通透明亮。中央的“藝術模型”,集上海新老標志性建筑于一體,象征上海的歷史、文明延續發展;位于夾層的 圖3(上海城市展覽館外觀)
“昨天”, 歷史文化名城廳,集中展示了上海的濃縮了上海近七百年的發展歷史,側重于上海開埠至1949年的城市形態演變的歷史;二層的規劃成就建設廳,張張精美的圖片講述著上海50年的規劃與成就。廳內另有“虛擬城市景觀”系統,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大上海的變遷;三、四層的總體規劃廳,展出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規劃專業模型,采用先進的聲、光、電技術讓人暢游上海美好的“明天”。
這個巨大的上海市模型展示了內環線里主要的建筑和道路。我和另一位同學沿著看臺俯瞰模型,不禁發出由衷的感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沒想到,我們置身其中的城市竟然如此龐大。以前,我們都說上海是個特大城市,但這只是一個概念,沒有親身的感受。看到這個模型,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特大城市。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作為上海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向上海人民仍至世人展示了上海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成就,讓市民知曉城市規劃,參與城市規劃,架起了市政府與市民間的溝通橋梁,也為世人展現了上海風采。
4、蘇州工業園區
(1)園區概況
蘇州工業園區,自1994年中新兩國政府簽署了《關于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后啟動實施。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60平方公里,下轄四個鎮,總人口23萬。其中,中新合作開發區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園區的目標是:把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現代化、園林化、國際化的新城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大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
(2)園區特點
在園區內以發展工業為基礎,再結合本地便利的交通網絡和高標準的基礎設施以及優越的生活環境,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園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十分注重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注重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注重中新合作區與周邊鄉鎮的聯動發展。創造了“清淤—治水—取土—增地”相結合的土地集約化利用開發模式,有效解決了土源供應和生態保護問題。
鄰里中心是蘇州工業園區在第三產業和公益事業及其經營管理方面借鑒新加坡經驗而興建的一種新穎的社區服務形式。它涵蓋了所有商業服務、社會服務設施,集商業、文教和社區服務于一體,為周邊居民提供綜合性、全方位、多功能的生活服務。其特點是有序、規范、配套。這種新型的社區服務設施共有19個,每個標準鄰里中心承擔的服務半徑約0.5平方公里左右,可為1萬多戶居民提供服務。這種布局形式,一方面大大方便了居民,保證了居住區域的整潔有序,保障了商業服務、社會服務設施經營者的效益;另一方面變傳統的商業設施“線狀分布”為“點狀分布”,從根本上保證了城市道路的通暢。
五、實習結語
通過這次實習,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真正體會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的真諦。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的主題——規劃使城市更加美麗。這句話使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城市規劃的魅力。的確,規劃改變未來!在以后的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要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爭取做一名合格城市規劃人員,使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
規劃實習報告 篇3
一、基地情況概述:
小區位于長安區環山路北側,灃河東岸,批準用地3.6hm2,南北長250m,東西寬159m,地勢總體南高北低,基本平坦(見示意圖1)。計劃住戶20xx戶。此地位于南郊郊區,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周圍旅游景點眾多,居住環境優雅安靜,是人們休息度假的好地方。
二、設計理念、構思原則:
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規劃理念,并卻盡可能的解決和完善了人們觀賞、娛樂、休閑、集會、居住、健康、工作、交流等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一永恒的主題。基于此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景觀優勢,將“自然”這一話題充分考慮到本次設計中,認真的思考了“人--建筑--健康--自然”這個四元體之間的關系,充分的利用和改造原有的自然環境,營造了一些人工環境,讓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相結合,使建筑空間更能滿足人們的健康需要。本規劃設計旨在面向未來、面向大眾、創造一個布局合理、配套齊全、環境優美的新型居住小區,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充分結合起來。
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強調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將自然環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時,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創造園林式的生態型小區。
2、通過設計豐富的住宅類型,合理的規劃布局,現代氣息的建筑造型,創造現代化風格的居住小區。
3、設計流暢而經濟實用的'道路系統,體現“人車分流”的基本原則。
4、結合基地的自然環境,進行總體的景觀規劃設計,為總體規劃錦上添花。
5、強化院落空間,在追求合適開發強度的情況下,有利于物業管理與分期開發,并增強小區的安全性、趣味性、識別性。
6、體現以“人為核心”的設計理念,把科技先行、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于設計全過程中。
三、空間布局
空間布置可概括為:多點、一中心。
多點--即以住宅為主體圍合的四個院落組群。
一中心--即由小區中心內的集中綠地、水面、廣場、雕塑及造型別致的社區公共建筑,構成了小區文化娛樂交往中心和縱橫軸線交匯的空間構圖中心。
在本規劃設計中采用的是周邊式布局方式,住宅共有五個組團構成主要圍繞著中心廣場區和中心水景區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對外商業組團。小區四周分散設置了四個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向南,有最佳的朝向和風景,然后,北向、南向、東北向各有一個次入口。小區內組團之間由循環雙車道相貫通,組團內側有單車道和盡端道路相連。小區主景觀為中心的水景區和廣場區,優越的位置構成了小區內的主體環境,依山就水達到了良好的景觀效果。
創新與特色
(1)、動靜態交通組織結合郊區公交站點、小區綠地及公共服務設施等,充分利用該地的豐富自然資源,布置合適的步行系統,增強了小區自然景觀性,安全性及居民生活情趣。
(2)、以安居工程為主體,融合示范小區,提高室外開放空間、公共服務設施利用率,體現了物業管理的整體統一。
(3)、室外空間序列清晰開放,在注重功能的同時,賦予特定的文化內涵,可識、可辯。
(4)、住宅單體選型與布局,適合當地氣候及居住行為特征,室內空間組合合理,管道設置集中。
(5)、推廣應用新型墻體材料,新型管材等。
四、功能分析
住 宅 --分為A、B、C、D五個組團,以及沿街商業組團;親子樂園、架空層、中心庭院,休閑區域、運動區域、
景觀區域--由中心綠化廣場區、中心景觀區,以及道路兩側和院落內若干片狀綠化帶組成;樹陣廣場等,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充分考慮每個區域的合理劃分及有機聯系,功能區景觀特性鮮明,與主題呼應統一。中央景觀區:結合建筑規劃設計,以一條自然流動的休閑步道貫穿全區,由架空活動平臺、運動休閑區、住宅中心花園組成完整視覺景觀,滿足小區中心區域功能需求,靜態水景、噴泉、流水曲徑點綴繽紛絢麗多姿的生活景象。
公共服務設施--由會所、幼兒園組成。
分析過程:整個規劃區以水景與廣場為中心,各住宅組團分片布置在周邊。因地制宜,與地形、自然環境相結合,豐富了小區內的綠地系統。綠地以"點、線、面"相組合的原則,使綠化空間更有層次感。中心廣場和水景區為人們提供了休閑、娛樂、聚會、活動、健身等場所,作為小區的中心它不僅是供人們居住的居住區,而卻是人們的交流區、生態區,"人-居住-休閑-健康"的體系更充分的體現了規劃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為方便居民我將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在小區的中間位置(主入口兩側),由于小區的規模的限制,幼兒園只考慮設置3班;會所內有供人們參觀和集會的場所,還有為整個小區服務的業務部門。
規劃實習報告 篇4
一. 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結合實際應用鞏固和加深所學的理論知識及為后繼學習累積感性認識。本專業專業學生在學習了《城市規劃原理》等專業基礎課程之后,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實地考察和專項調查,獲得城市規劃的感性認識,進一步加深對規劃理論的理解。通過參觀實習,擴大所學知識面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了解城市規劃在國民經濟中得地位和作用,理解國家的城市建設方針政策。通過對城市的認識,使學生掌握區域規劃、城市規劃、生態環境規劃、居住區規劃、景觀規劃等方法技能,全面體會城市規劃的主要原理和主要思想在城市實際中的應用,以提高實踐能力。
二. 實習基本要求
1. 了解城市概況,性質,規模和規劃結構布局等;
2. 了解城市道路系統,廣場,停車場,交通概況,車行人行等;
3. 了解城市綠化,主要樹種,雕像,城市景觀,環境狀況和地方特色;
4. 調查居住區的功能結構,公共設施等的布局和處理手法;
5. 調查市中心,廣場或街區的形式,景觀,特點及建筑空間設計與環境的關系等;
三.實習內容
參觀了市政廣場,湖濱公園,鷹城廣場,市中心區,平頂山衛校,平頂山學院,臨灃寨。 市政廣場:平頂山市政府位于新城區長安大道北側,市政府大樓南面是市政廣場,廣場上大部分是硬質鋪裝,右側有部分樹木綠化,還有小塊草坪,廣場上的綠化樹種比較多,有銀杏,廣玉蘭,香樟樹,桂花,石楠,道路兩旁種植的主要是女貞和梧桐。廣場上唯一感到欠缺的時沒有水,另外廣場太大,顯得空曠,新城區人較少,廣場白天基本上都沒人,晚上人更少。
湖濱公園:平西湖湖濱公園是在白龜山水庫的濕地上建成的保護區,這里作為平頂山的生態保護綠地,景觀設計優美,環境清新,綠化率高;親水是人類的天性,所以周末節假日都會有很多人來這里游玩,踏青,放風箏,在道路設計上,主要是一塊板道路系統,并在部分路段禁止機動車通行,綠地內部采用的都是步行道路,景觀設計上,有許多親水臺階深入水中,還有許多涼亭供游人休憩。
鷹城廣場:鷹城廣場位于平頂山市區建設路西段,始建于20xx年6月,占地15.5公頃,主軸兩側是下沉式廣場,以花草為主的綠地系統給人以和諧統一的美感。經過幾年建設,現已初具規模,現已發展成為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開放式廣場。 廣場以陳莊溝河道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位于西廣場中南部的大型噴泉。在噴泉兩側建有大型浮雕兩處,與噴泉相映成趣,別具一格;噴泉西北部有假山、人工湖,是游人釣魚、休憩的良好場所;位于東廣場的歐式走廊、露天劇場、健身路徑、門球場,為廣場增加了濃郁的文化氛圍。
平頂山衛校:平頂山市衛生學校是一所中專。學校基礎設施配套,教學設施齊全,校園布局合理。由于是新校區,綠化率比較高,經過規劃結構,布局合理,采用了環形道路,繞校園一周,建筑容積率較小,校園有大片的綠地,環境優雅,功能分區明確。
平頂山學院:平頂山學院建在一座小山坡上,由于受地形所限制,建筑多沿等高線布置,很有特色,對于地形坡度太大而不能用作建筑用地的地方,采用了綠化,同時在綠地上還砌筑空心的磚,防止暴雨時的沖刷作用,整個校園規劃將行政區,教學區,生活區分開布置,行政樓位于校園的門口,教學樓和
圖書館布置在
山頂,這里視野開闊,面對平西湖,光線充足,將宿舍樓布置在校園的中心位置,餐廳被宿舍樓包圍,小吃城和娛樂設施則放在了校園的一角,避免了相互干擾,運動區和操場在校園的西南角,緊鄰宿舍樓,同時在宿舍樓之間的圍合空間也有許多的活動設施,比如乒乓球臺,羽毛球設施等,為學生的活動提供了場所,也充分利用了這些空地。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臨灃寨:臨灃寨位于郟縣,保留有寨墻、寨溝、清代大戶人家朱家宅院,建筑保留基本完好。號稱“中原第一紅石古寨”、“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稱的朱鎮府,臨街分別是大鹽商朱知事三兄弟的.宅院,紅條石地基氣派的高大門樓彰顯著富賈四方的房屋主人的奢侈大氣,兩邊分別八個造型實用的栓馬樁讓人想象當年這個豪府門前的熱鬧景象。穿過當街一條并不寬闊的土路,西寨門上“同治元年”的字樣還清晰可辨,正方向的南門叫“來曛”門;東南門叫“溥濱”門,選自“利溥渠之濱”之意。現在,寨內居住著大約百十口人家,把原本布局合理的大宅院分割的面目全非,不過從單個的古屋子明顯可以看出年代的久遠,一些明清兩代的古建筑隨處可見,這些建筑基本上山墻里都嵌有類似于加固作用的紅石,紅石地基藍磚為主體,窗子形似南方的小木格子為裝飾,石板雕刻著大方而又華麗的圖案,有的已經蝕跡斑斑,經歷了百年的風雨雖然略有滄桑可是依然屹立在這片土地上,古老的建筑承載著原汁原味的生命和真諦,它往往在寧靜中為我們無聲地講述著鮮活的歷史,豐滿著人們的心靈。
12月13日—15日,洛陽
參觀了王城公園,周王城廣場,洛陽新區,老城麗京門,洛八辦,山陜會館,龍門石窟。 王城公園:位于洛陽市中州中路北側,是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因修建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 公園由古文化區、牡丹花圃、動物館、游樂場等幾個部分組成,既有深厚的傳統意境,又不乏濃郁的現代氣息。古文化區中,由“紀勝柱”碑林、“神元臺”殿閣及“紀成殿”、“懷周亭”、“明德門”等組成的仿古建筑群,回廊環繞,結構緊湊;韶樂臺建筑古樸典雅,內設編鐘、石磬、管弦等古代樂器,再現了周文化的博大精深;九鼎壁和河圖洛書石雕則反映了中華民族祖先卓越的智慧和才華。動物館在公園北部,這里棲息著大熊貓、東北虎、華南虎、丹頂鶴等50多種珍禽異獸可供觀賞。 公園內最有名的就是牡丹區了,這里由幾個大型牡丹花圃組成,栽種牡丹萬余株,在300多個品種牡丹叢中,有一尊潔白的
牡丹仙子雕塑,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花開時節,姹紫嫣紅,五彩繽紛。每年的牡丹花會期間,王城公園都是古城的賞花佳處。
王城廣場:原西工游園,隨著市政府搬遷,現遺址發掘改建。位于洛陽市中心的周王城廣場,東臨中央百貨,是洛陽西工區最大的公共廣場,廣場分為兩部分,中州路橫貫其中,中州路以北廣場較小,主要的建筑為“天子駕六”雕塑和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其他為市民休閑草地和園林路。中州路以南廣場總體設計簡潔、大氣,廣場分北入口區、歷史長河區、洛邑王城區、南入口區、林陰休息區5個部分,其中洛邑王城區將建造由我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設計、充分展示周文化的“周公營洛邑”大型群雕。廣場中央的圓形水系及廣場上設立了迷人的燈光噴泉。至于為何周王城廣場以周文化為主題,并修建了“周公營建洛邑”雕塑,主要原因是:在洛陽建都的13個朝代中,周朝最長,達717年,占洛陽1500多年建都史的近一半;廣場北部的“天子駕六”雕塑和“天子駕六”車馬坑,已經濃重反映了周文化的內容延續和統一勢必要反映周朝的歷史文化;周王城是真正在洛陽市區建都的第一個都城。周公是世界上提出用方格網規劃城市的第一人,比西方提出的方格網城市理念早600年;周王城建設所依據的《周禮·考工記》所記載的三禮圖,是中國最早的城市規劃藍本,其規劃理念極大影響著中國歷代王朝的城市建設;廣場中間還矗立著周公的雕塑--這位對中國后世影響深遠的偉人。
老城麗京門:麗京門 —— 一座重現古都洛陽風貌的城樓,是洛陽古城的西大門,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典型的城門,最早始建于隋代,后不幸毀于戰火。經過重建,在明清洛陽西城的遺址上,又出現了一身青磚灰瓦的麗京門,如今踏著青石板,便走上了洛陽的古街巷,店鋪的門前招攬顧客的幌子依舊飄蕩,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引發了我漣漣思緒。
洛南新區:洛陽新區又稱洛南新區,位于洛陽市南部,和建成區隔洛河相望,北至洛河南岸,南至鄭西高鐵客運專線,東起焦柳鐵路線,西至西南環高速路,總面積約71.3平方公里。整個洛陽新區由六塊功能分區組成,分別是:隋唐城遺址22.1平方公里,濱河公園
4.9平方公里,關林分區10.8平方公里,洛南中心區11.19平方公里,大學城及體育中心8.5平方公里,市高新開發區洛龍科技園13.9平方公里。其中隋唐城遺址為文物古跡保護用地,為非建設用地。隨著洛陽新區的建設與發展,我們相信洛陽必將重新振興,重現王城風采。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始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后,后歷經東西魏、北齊,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龍門石窟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現存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萬余尊。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極高的藝術造詣。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5A旅游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景區、世界文化遺產等。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城南13公里處,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風景秀麗。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春秋時期稱“闕塞”或“伊闕”,隋以后稱龍門。這些洞窟的開鑿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所以龍門石窟的興衰,不僅反映了中國5至10世紀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變化,同時從某些側面也反映出中國歷史上一些政治風云的動向和社會經濟態勢的發展,它的意義是其它石窟所無法比擬的。
奉先寺位于龍門西山南段,奉先寺摩崖像龕南北寬30米至33米,東西進深38米至40米,高20余米,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據碑文記載,此窟開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在位時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主佛蓮座北側的題記稱之為“大盧舍那像龕”,是唐代雕刻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個偉大時代的象征。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
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藝術家在這里雕造了栩栩如生、具有不同性格和氣質的群像,主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9尊大像。
佛教里的佛、菩薩均為男性,而在龍門奉先寺的主佛卻女性化,這唐武則天出于政治的需要,別出心裁,破天荒將盧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婦女特有的形象。傳說武則天集上述美德與盧舍納大佛的形象幾乎完全吻合,可見盧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則天形象的真實寫照。
今天的龍門石窟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洛陽乃至河南的一張名片。但由于龍門石窟自開始營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歷朝歷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可以說是損毀嚴重。除了極少數的佛像具有頭像以外,大多數佛像的頭部均遭到破壞,沒有面目,難以見得其面部神韻。而盧舍那大佛的雙臂也被人砸去,難以見其整體造型,但剩下的部分足以說明其藝術水平之高超、神態之曼妙。以后更要加大保護力度,加強管理和相關法規的設置,進一步提升生態系統,為后世子孫留下這難得的文化遺產。
四. 實習總結
通過兩個星期的參觀實習,我們感受到了書本知識的重要,進一步了解了一個城市的布局形式有很多決定因素,城市人口與城市經濟狀況決定了城市建設的規模與程度。所以城市的建設必須與城市的社會狀況,環境狀況和經濟狀況相協調。在規劃一個城市時一定要統籌考慮,極力促進城市的規模及其經濟的發展,促進城市各方面的和諧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掌握扎實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城市規劃與建設的相關知識,為城市建設做貢獻,為祖國的城市化建設做貢獻。
【規劃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有關規劃實習報告08-08
城鄉規劃實習報告06-17
城市規劃實習報告08-14
城市規劃實習報告07-15
城市規劃生產實習報告09-03
2023城市規劃實習報告10-19
【精品】規劃類實習報告三篇07-15
規劃類實習報告匯總七篇09-04
城市規劃實習報告錦集六篇08-14
職業規劃社會實踐報告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