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工作計劃集錦(3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慢病工作計劃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慢病工作計劃 1
慢病工作包括健康檔案管理、慢病管理、居家養老、家庭醫生式服務、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糖尿病社區項目等日常性工作,同時還有許多疾控中心布置的臨時性工作。
(一)、加強對慢性病、健康檔案的管理
主動上門、電話追訪、門診就醫者的健康檔案進行完善,并制定四種慢病干預計劃,每個站每年要進行四次干預活動。均需對慢病進行規范化管理。對轄區居民健康檔案根據區域劃分進行分配,對負責的轄區居民進行主動搜索,提高健康檔案的利用率,積極主動利用電子健康檔案。
1。規范化管理工作:根據區疾控中心的統一部署,要求高血壓登記率為60%,規范管理率為35%,控制率為30%,糖尿病登記率為60%,規范管理率為30%,控制率為25%每個社區服務站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管理,開展多種形式的干預活動,活動次數每個管轄的居委會至少開展2次高血壓、糖尿病干預活動,全中心全年共需完成48場次的干預活動。包括門診咨詢,健康講座,電話訪談等。按疾控規中心加強控制質量,每個月進行一次考核。
2。宣傳咨詢講座和培訓工作:⑴在4月7日世界衛生日⑵9月1日健康生活方式日⑶9月20日愛牙日,⑷10月8日高血壓日⑸10月10日精神衛生日(6)10月29日腦卒中日宣傳,(7)11月14日糖尿病日、以及健康科普知識宣傳等開展宣傳活動。同時與健康教育活相結合,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廣泛開展慢病宣傳工作。
3。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中心與轄區6個服務站建立網絡系統,建立電子信息平臺,電子檔案可以在中心內資源共享,實行統一化管理。并且電子檔案與醫生工作站連接,形成了門診、慢病和檔案管理相結合,形成系統管理,連續管理。
4。繼續完善健康檔案的電子化管理工作,要求各社區服務站針對新建健康檔案,追訪管理人數,新篩慢病人數,規范管理慢病人數按要求完成。
(二)居家養老工作
1、我們與街道社區辦、12家居委會進行溝通協商,組織轄區老人進行健康體檢,XX年將繼續為轄區老人進行免費健康體檢。發現疾病及時轉診,發現可疑病情建議到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2、XX年繼續收集完善和更新老年人群基礎資料:爭取得到街道辦事處、社管中心、低保所等單位的積極配合,收集60歲以上老人名單,六種特殊老年人低保人員名單,殘疾人名單,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高齡老人名單。
3、老年人慢病健康教育工作:XX年繼續與社區健康教育相結合,認真完成績效考核細則中對居家養老健康宣教部分的工作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12個居委會全年48次老年人健康教育大課堂活動。
(三)家庭醫生式服務
根據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方案,每個團隊完成衛生局下達的簽約數量和指標,并納入中心的績效考核中。及時完成每個月的報表統計上傳工作,完成網絡專報工作。加強家庭醫生式服務的宣傳。
(四)、高血壓自我管理工作
根據去年衛疾控統一部署,在xx年x創示范區,繼續完成高血壓自我管理工作。
慢病工作計劃 2
為加強我轄區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的時效性,更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使得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能夠適應人民群眾的需求,按照上級部門的工作要求,順利完成20xx年慢病管理的工作任務,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20xx年的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
20xx年我們繼續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納入醫院日常工作的考核內容中,按照秦都區疾控中心的工作要求,不斷完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體系,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立村鄉一體的管理網絡系統,暢通衛生室與醫院之間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互通渠道,提高整體的管理水平。
二、建立科學長效的宣教體制
慢病綜合防治不但針對慢病患者,更重要是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具有不健康生活方式、行為的重點人群。我們計劃在20xx年舉行集中宣傳4次,針對不同人群設計、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目前高血壓、糖尿病作為重點防治病種。不同群體宣教的內容有所不同,患者以定期知識講座、咨詢、義診為主要形式。對于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的重點人群的教育,強調早期發現,進行早期干預。對于健康人群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以常識性、科普性為主,旨在讓健康人群對慢病有概念,促進樹立健康觀念及自我保健意識。主要形式為定期健康講座、慢病健康咨詢。健康教育重視倡導和推行健康生活方式,以開展健康講座、健康咨詢、慢病早期篩查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平臺,在對居民普遍建立的健康檔案中,或者門診就診時,均可以篩選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旨在早期發現患者,早期干預治療,減緩出現并發癥時間,較少患者醫療支付的負擔。
三、認真做好隨訪工作,加大科學干預效果
按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的要求,隨訪一年中不得少于4此,病情嚴重者要加大隨訪力度和隨訪的.次數,危重癥者要及時的進行轉診,在隨訪時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指導日常護理和用藥、適宜鍛煉的開展,要求對每次隨訪做好記錄,制定患者健康教育計劃。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普及人群慢病防治知識,提高慢病人群的知曉率,控制及降低慢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對轄區內慢性病的居民進行監測,提高人群健康意識,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險因素水平,為慢病人群提供連續、綜合、方便可及的防治服務,指導慢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預防、延緩慢病并發癥。
四、分類管理提高管理效果
1、在隨訪管理時,根據慢病患者危險分層情況,實行分級隨訪和管理。
①一級管理:管理對象:男性年齡
②二級管理:每年一次,化驗血脂、空腹血糖、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檢查、腎功能、眼底檢查等。
③三級管理:每年至少1~2次,并視病情決定檢測頻度,化驗血脂、空腹血糖、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檢查、腎功能、眼底檢查等。五、指導建立非藥物的科學生活方式
首先針對患者盒高危個體生活方式進行評價,確定其最主要的部位因素,內容:
①飲食情況:鈉鹽、脂肪、蔬菜水果、酒精等攝入量,膳食熱量及其來源比例。
②體力活動情況。③體重控制情況:BMI,腰圍及采取控制體重的方法。
④吸煙情況:吸煙量、煙的種類、吸煙習慣以及對戒煙的態度。
⑤精神因素:精神壓力及緊張性職業的狀況。
其次、建議:根據患者和高危個體行為危險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使患者和高危個體了解生活方式干預與藥物治療同等重要,其中包括:
①合理膳食:每日每人鈉鹽攝入量不超過6g,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限制酒精的攝入量,避免高度和烈性酒,注意膳食熱量平衡。
②適量運動:根據患者和高危個體身體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形式和運動量,循序漸進。
慢病工作計劃 3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建檔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基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核心,村衛生室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縣疾控中心管理、評價我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各村衛生室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基層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基層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達到90%以上;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基層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基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利用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基層衛生院的診療、基層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并規范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基層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站)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基層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慢病工作計劃 】相關文章:
慢病工作計劃05-29
慢病工作計劃05-10
慢病工作計劃15篇(經典)05-29
慢病工作計劃經典[15篇]06-12
慢病工作計劃合集六篇10-15
慢病工作計劃(集合15篇)05-29
[薦]慢病工作計劃15篇05-29
慢病工作計劃優選15篇06-12
[精]慢病工作計劃15篇01-16
慢病工作計劃15篇(熱門)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