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禽病綜合實習報告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禽病綜合實習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實驗目的
1.1熟悉對禽的病理解剖
1.2掌握對病變的觀察
1.3雞胚的病毒液接種
1.4掌握HA和HI試驗操作過程和技術
2、雞的人工發病試驗
21日齡三黃雞14只,每只雞肌肉注射0.5mL未知病原懸液(約100EID50),每天上午9:00、下午5:00各觀察一次,記錄雞的采食情況、精神狀況、有無發病癥狀、有無死亡。如有死亡,對死亡雞進行剖檢,采肝臟、脾臟等病料,將病料暫存于—20°C冰箱中。觀察可知病雞精神沉郁,鼻有分泌液,常甩頭,無下痢,無死亡。
3、家禽解剖
3.1放血、宰殺后,用消毒藥進行浸泡。
3.2腿內側剪開,用力將股骨外翻,將雞平放在解剖托盤內。
3.3腹腔,肝臟出血腫脹,腸道出血,胰腺、腎臟、法氏囊、盲腸扁桃體等有無病變或異常,剪開腺胃和肌胃,觀察腺胃乳頭和肌胃角質膜下無出血。將龍骨突用力上翻,觀察肺臟、支氣管等,外觀沒有病變,沿食道、氣管剪開,發現氣管內有大量出血點。
4、實驗原診斷
4.1接種物準備
4.1.1將肺臟、脾臟、腎臟、肝臟、心臟、支氣管等臟器物小許,放入滅菌缽中。加入少許石英砂,進行研磨,邊研磨邊加入PBS進行稀釋。
4.1.2抽取組織液裝入離心管3000r/min,離心5分鐘。
4.1.3用注射器抽取離心上清液,裝上細菌過濾器,將組織液過濾到滅菌離心管中。
4.2胚蛋接種
4.2.1將胚蛋在經照蛋器照蛋,避開氣室和血管,用鉛筆進行標注。
4.2.2打孔。
4.2.3每個雞胚接種0.2mL組織液。
4.2.4用蠟燭進行封口。存放2天。
4.3雞胚接種結果
兩天后打開雞胚氣室和尿囊膜,胚內液體清亮。
5、血凝(HA)試驗
5.1材料準備
5.1.196孔V型微量反應板、微量移液器(配有滴頭)
5.1.2阿氏液、1%雞紅細胞懸液。
5.1.3PH7.2\0.01mol/LPBS。
5.2血凝(HA)試驗
5.2.1在微量反應板的1孔~12孔均加入0.025mlPBS,換滴頭。
5.2.2吸取0.025ml病毒懸液加入第1孔,混勻。
5.2.3從第1孔吸取0.025ml病毒液加入第2孔,混勻后吸取0.025ml病毒液加入第3孔,如此進行對倍稀釋至第11孔,從第11孔吸取0.025ml棄之,換滴頭。
5.2.4每孔加入0.025ml體積分數為1%雞紅細胞懸液(將雞紅細胞懸液充分搖勻后加入)
5.2.5震蕩混勻,在室溫(20℃~25℃)下靜置40min后觀察結果(如果溫度太高,可置4℃環境下),對照孔紅細胞將呈明顯的鈕扣狀沉到孔底。
5.3結果判定
將板傾斜,觀察紅細胞有無呈淚滴狀流淌,完全凝集(不流淌)的抗原或病毒最高稀釋倍數代表一個血凝單位(HAU)。
5.4試驗結果
孔號血清稀釋度結果——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1:2048照123456789101112對從結果可以看出,該病毒的不能血凝。
6、實驗結果
通過血凝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的血凝價等因素可以判定該雞感染的病毒沒有血凝效應,懷疑
傳染性支氣管炎。
7、PCR實驗:
7.1PCR試劑準備
DNA模板、對應目的基因的特異引物、10XPCRBuffer、Tap酶、2mMdNTPmix:dATP、dCTP、dGTP、dTTP各2mM7.2操作步驟
在冰浴中,按以下次序將各成分加入一無菌0.5ml離心管中。10XPCRbuffer5μLdNTPmix(2mM)4μL引物1(10pM)2μL引物2(10pM)2μLTap酶(2U/μL)1μLDNA模板(50ng—μg/μl)1μL加ddH2O至50μL視PCR儀有無熱蓋,不加或添加石蠟油。
調整好反應程序。將上述混合液稍加離心,立即置PCR儀上,執行擴增。一般:在93°C預變性3—5min,進入循環擴增階段:93°C40s→58°C30s→72°C60s,循環30—35次,最后在72°C保溫7min。
結束反應,PCR產物放置于4°C待電泳檢測或—20°C長期保存。
PCR的電泳檢測:如在反應管中加有石蠟油,需要100μL氯仿進行抽提反應混合液,以除去石蠟油;否則,直接取5—10μL電泳檢測。
7.3PCR結果
PCR結果顯示該病毒為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
8、體會
8.1通過本次實驗,更進一步熟悉并掌握了血凝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操作步驟,以及對血凝和血凝抑制實驗結果的判定,同時大體掌握了如何對病死雞所感染病毒的判定。
8.2通過該綜合實習,我們從攻毒到病雞的剖檢,再根據剖檢癥狀基本上判定是什么病毒或細菌的感染,繼而選擇各種實驗室檢測方法,鑒定病原。熟悉了禽病學常見的病理檢查和常
見的血清學檢測方法,在操作過程中的實際操作讓自己更加的聯系到了課本理論知識,達到了真正的學以致用之目的。
8.3在實驗過程中進一步熟悉了對禽類的病理解剖和觀察鑒別以及實驗室常見的診斷方法要領,在實驗中更緊密的聯系到了理論知識,使自己在掌握實踐操作的同時更深入理解了其理論知識。
8.4在本次試驗中還是發現了自己存在一些不足,操作能力和操作方法不夠恰當和熟練,在以后的實踐操作中藥更加的注重動手能力和分析實際問題,從而解決實際問題。
9、惠州雞場參觀感受
12月11日,禽病學老師組織我們去惠州雞場參觀實習。參觀期間場長跟我們敘述了雞場的選址以及布局所需要注意的情況。
1.場址的選擇選擇場址應以方便生產經營、便利交通,防疫條件好,投資低為原則。
1.1地理條件:養雞場場址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且向陽背風的地方;水源水質符合要求,因其關系著生產生活用水以及建筑施工用水。
1.2環境條件:供水:雞場一般距城市較遠,如果沒有自來水公司供水,可以自己打井、修水塔以保證本雞場供水,而且要考慮到供電和交通的情況;
2、禽舍的布局
2.1雞場分區的原則是:各種房舍和設施的分區規劃要從便于防疫和組織生產出發。首先應考慮保護人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盡量使其不受飼料粉塵、糞便、氣味等污染;其次要注意生產雞群的防疫衛生,杜絕污染源對生產區的環境污染。總之,應以人為先,污為后的排列為順序。分區布局一般為:生產、行政、生活、輔助生產、污糞處理等區域。
2.2計劃布局時應考慮的幾方面問題:
2.2.1各區的設置:一般行政區和生產輔助區相連,有圍墻隔開,而生活區最好自成一體。通常生活區距行政區和生產區100米以上。污糞處理區應在主風向的下方,與生活區保持較大的距離,各區排列順序按主導風向,地勢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為生活區、行政區、輔助生產區、生產區和污糞處理區。如地勢與風向不一致時則以風向為主;風與水,則以風為主。
2.2.2雞舍的朝向:正確的朝向不僅能幫助通風和調節舍溫,而且能夠使整體布局緊湊,節約土地面積。主要是根據各個地區的太陽輻射和主導風向兩個主要因素加以確定的。
2.2.3雞舍間距及生產區內的道路:考慮雞舍間距首先要考慮防疫要求、排污要求及防火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一般取3—5倍雞舍高度做為間距即能滿足幾方面的要求。生產區的道路分為清潔道和污道兩種。清潔道專供運輸雞蛋、飼料和轉群使用,污道專用于運輸雞糞和淘汰雞。
2.2.4雞場的綠化:綠化不僅可以美化、改善雞場的自然環境,而且對雞場的環境保護、促進安全生產、提高生產經濟效益有明顯的作用。養雞場的綠化布置要根據不同地段的不同需要種植不同種的樹木,以發揮各種林木的功能作用。
【禽病綜合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會計綜合實習報告03-01
會計綜合實訓實習報告08-31
個人綜合述職報告10-16
綜合部個人述職報告07-18
銀行綜合柜員述職報告03-17
銀行綜合柜述職報告12-16
綜合部職工述職報告04-05
辦公室綜合述職報告10-06
慢病站麻風病工作總結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