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工作方案15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保供工作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保供工作方案1
為認真落實市關于迎峰度冬能源保障有關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區20xx-20xx年度迎峰度冬期間天然氣供應保障工作,促進實施清潔取暖工程,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天然氣穩定供應事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隨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清潔能源替代工作的強力推進,天然氣、電力等能源需求快速增長,特別是冬季取暖期出現氣侯異常、急劇降溫天氣時,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各有關部門、有關企業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迎峰度冬工作部署,把保障民生用氣、用電供應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制定應急預案,保障能源供給,切實做好天然氣迎峰度冬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安全溫暖過冬,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二、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組織機構
成立區天然氣迎峰度冬保供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指揮迎峰度冬期間天然氣、電力應急保供工作。
組長:(區委副書記、區長)
副組長:(區委常委、副區長)
成員:區委宣傳部、公安分局、區發改局、區工信局、區財政局、區交通局、區住建局、區民政局、區商務局、區應急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城管局、交警一大隊、交警二大隊、各鄉街、天然氣公司等單位相關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發改局,辦公室主任由區發改局主要負責人兼任,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協調聯動、應急聯絡、信息收集報送工作。
。ǘ┞氊煼止
區委宣傳部:負責做好保供應急期間輿情監測,積極開展輿論引導等工作。
公安分局:負責本行政區域突發情況的安全警戒、治安管理。
區發改局: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積極協調上級部門和燃氣企業保障氣源供應;制定并修改完善我區天然氣迎峰度冬應急保供應急預案,做好數據統計和信息報送工作。
區工信局:負責全區工業企業落實“壓非保民”工作。
區住建局:負責做好棚戶區清潔供暖補助資金匯總申請等工作。
區民政局:負責保障極端天氣下困難群眾生活問題,及時給予臨時救助。
區財政局:負責安排本行政區域保供應急專項資金。
區城管局:負責做好城鎮燃氣安全生產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協調全區城市燃氣、集中供熱工作,收集、匯總、上報全區城市燃氣、集中供熱運行情況。
區交通局:根據應急保供工作需要,及時開通保供應急通道,確保車輛快速通行。
區市場監管局:負責做好燃氣方面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
區商務局:負責指導協調重點電器大賣場(超市)在極端天氣下有關供熱電器的市場供應工作。
區應急局:負責指導相關部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工作,依法組織生產安全事故調查。
交警一大隊、交警二大隊:負責做好保供交通保障工作,確保保供車輛和物資能及時抵達所需地點。
各鄉街:詳細掌握本區域內清潔供暖情況,制定本區域內清潔供暖應急方案;做好應急準備,及時有效處置或上報清潔供暖出現的突發事件。
各燃氣企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把民生作為優先保障重點;引導公眾提高節約用氣意識,配合化解可能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遇到特殊情況及時告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限(停)用氣方案及保障措施
全市統一組織實施預警后,我區根據預警級別做好相關工作。應急預案啟動期間,如出現燃氣資源匱乏或緊急情況,需按照限(停)用氣次序進行限制、停用天然氣,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氣,并及時報告領導小組,服從領導小組統一調度。
保供工作方案2
為應對雨雪冰凍災害對我省電力生產和供應造成的嚴重影響,充分調動全省機組發電積極性,加大實施有序用電力度,進一步緩解我省電力供應緊張形勢,保障全省電力供應和供電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高度重視做好我省電力供應及安全工作
近年來,我省經濟保持快速發展趨勢,用電需求增長較快,預計20xx年我省全社會用電量達38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最高用電負荷將達6300萬千瓦,增長886.9萬千瓦,同比增長16.4%,全省電力供應呈現全年性、全網性、電源性的缺電局面。受20xx年1月下旬以來雨雪冰凍災害破壞,我省電力設施受損嚴重,電煤運輸供應高度緊張,“西電東送”能力大幅下降,隨著春節后企業迅速恢復生產以及救災復產電力需求大幅增加,電力供應形勢更為嚴峻,預計全省電力負荷缺口將超過1000萬千瓦-1200萬千瓦,極端情況下可能達到1500萬千瓦,全年電量缺口達到60億千瓦時以上。同時,從目前電源項目開工和建設情況來看,未來3年我省也將面臨電力供應嚴重短缺形勢。近期我省電力供應緊張,既有雨雪冰凍災害天氣的影響,也集中反映了我省電源電網建設多年積累的矛盾。保障我省電力供應和電力安全運行,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我省電力供應緊張形勢,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千方百計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和措施,全力以赴保障電力供應和電網運行安全,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制訂和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嚴格執行差別電價等政策,綜合運用經濟、行政等手段緩解當前供電緊張局面;要立足長遠,全面謀劃和完善我省電力生產和運行機制,統籌電源電網建設,提高保障電力供應能力和安全等級,加快完善需求側峰谷電價,盡快制訂發電側峰谷電價、蓄冷電價等政策,科學合理調配電力資源,引導全社會有序用電,努力實現“五個確保”: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確保關系群眾生活的公共服務事業單位和企業的用電,確保黨政機關、軍警部門、醫院學校等重點用戶用電,確保不發生鎮以上行政區域大面積停電事故,確保各項緊急任務和省委、省政府交辦工作的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加大實施有序用電力度。
1、對“兩高一資”企業實行更加嚴格的差別電價政策。省物價局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和節能工作的要求,研究提出針對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高消耗等“兩高一資”企業更加嚴格的差別電價政策。省經貿委要會同省發展改革委和廣東電網公司,在20xx年3月20日前制訂我省有序用電的具體方案和限電企業名單,在供電高度緊張情況下,對省內鋼鐵、水泥、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黃磷、鋅冶煉、陶瓷、漂染等十大高耗能行業以及產能過剩行業實行全行業限電,對其中不符合產業政策、違規建設和列入20xx年淘汰計劃的企業(包括20xx年計劃關停的小水泥和小鋼鐵企業)停止供電。
2、進一步完善需求側峰谷電價政策,抓緊制訂蓄冷電價等政策。省物價局要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經貿委等單位,抓緊研究擴大需求側峰谷電價的范圍和幅度,實行蓄冷電價等問題,爭取在20xx年5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文件。
3、合理安排電力錯峰,努力減少停電限電對經濟社會正常秩序的影響。省經貿委要根據全省有序用電方案,會有關單位安排好各地主動錯峰負荷指標。電力調度部門在實施錯峰用電方案時,要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電,確保涉及群眾生活的社會公共服務單位和企業、黨政機關、軍警部門、醫院學校、交通通信等重點用戶用電。要對分級錯峰預案線路進行核查,對混供的居民用戶盡可能調整,最大限度地降低錯峰對經濟社會、居民生活的影響。
(二)采取臨時政策措施,充分調動全省機組發電積極性。
1、切實落實常規燃油機組頂峰發電補貼政策。繼續執行省物價局《關于提高全省燃油電廠臨時結算電價的通知》(粵價〔20xx〕73號),相關補貼資金由廣東電網公司負責落實。
2、切實落實《關于臨時收取燃氣燃油加工費的通知》(粵府函〔20xx〕31號),對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等6市所有大工業用戶(包括躉售轉供的大工業用戶)收取燃氣、燃油加工費,用于省內現有部分9E、9F機組補貼。由廣東電網公司代收燃氣、燃油加工費,上述6市范圍內的9E機組及9F機組現貨氣所發電力由省統籌調配,重點保障6市電力供應。廣東電網公司要根據機組實際上網發電量進行結算,對燃氣、燃油加工費要設立獨立賬戶、確保?顚S。深圳市內閑置的統調9E、9F機組發電能力由深圳市自行研究出臺補貼方案,所發電量歸深圳市使用。
3、盡快制訂發電側峰谷電價政策。省物價部門要會省發展改革委、經貿委等單位,抓緊研究制訂發電側峰谷電價,爭取20xx年5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
。ㄈ┍M快恢復西電輸送通道,確保西電按計劃、足額、安全送廣東。
1、加快受損線路搶修,盡快恢復西電輸送通道。南方電監局要進一步加大協調力度,南方電網公司要積極支持相關單位,加快對受損線路的搶修,特別是抓緊恢復三峽送廣東500千伏直流線路、湖南鯉魚江至廣東500千伏交流線路,共480萬千瓦的輸送通道能力。同時要加強對未遭受嚴重損毀的其他“西電東送”主通道的巡視檢查工作,及時排查并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
2、組織落實西電送我省電力,確保輸送通道恢復后西電按計劃足額送廣東。南方電網公司要加大南方區域資源的統籌調配力度,組織落實好西南地區、湖南鯉魚江、三峽等電力資源,爭取于20xx年4月基本恢復按計劃送電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南方電網公司要積極向國家爭取充分利用三峽——廣東電力輸送通道能力,在春、冬兩季增加三峽電力、華中電網電力送廣東電量。
3、及早研究“西電東送”廣東后續規模問題。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辦、南方電網公司要及早組織開展“十二五”及以后“西電東送”廣東規模問題研究,提前做好相關電網工程建設規劃工作。
。ㄋ模┘訌婋娏ιa運行調控,實現電力有序供應。
1、做好電煤采購、運輸和儲備。省內各發電企業要抓緊組織力量落實煤炭供應,加大電煤儲存力度,確保電煤庫存不低于10天用量,爭取在夏季用電高峰期和臺風多發期,省內燃煤發電企業電煤庫存超過350萬噸。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積極穩妥推動進口煤采購。省經貿委要切實加強運輸協調工作,確保我省燃煤電廠電煤按計劃供應;合理安排電煤運輸到港時間,積極解決電煤運輸船舶到港不均衡的問題,提高港口的疏運效率。省內各港口要合理安排好電煤的疏港和接卸工作。
2、加強電力運行監控。
。1)合理安排電力設施運行和檢修。各發電企業要切實加強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管理工作,組織好人力物力,合理安排好機組檢修,在確保檢修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縮短檢修工期,盡量減少機組臨修事件的發生。
(2)執行監測信息報告制度。省內30家骨干燃煤發電企業每天要將機組運行、電煤庫存量等信息報省經貿委、發展改革委。電煤庫存量低于10天的發電企業要及時將庫存不足的原因、擬采取的應對措施及亟需協調解決的問題報省經貿委、發展改革委。廣東電網公司要每天將電力生產調度及供應情況報省經貿委、發展改革委。省發展改革委要匯總編制全省電力、電煤供應情況并及時報送省委、省政府領導及各有關部門參閱。
3、做好電網安全運行保障工作。廣東電網公司要切實做好電網安全運行保障工作,繼續做好防污閃工作,積極組織施工力量,認真開展設備的清掃工作,努力實現“零污閃”的目標;進一步完善防風、防汛等各項預案,落實防風、防汛、防冰凍工作措施。
。ㄎ澹┘涌焓入娫措娋W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省內電力自給能力。
1、抓好省內在建電源項目進度。各在建電源項目業主單位要加快項目進度,及時完成調試,確保機組按期投產。省發展改革委要做好省內電源建設規劃,特別是負荷中心區域的電源規劃,積極向國家爭取20xx年增加安排我省新開工電力項目,加快推進“上大壓小”電源項目建設,合理安排小火電關停進度;同時加大省內電源建設力度,提高省內電力基本供應能力,提高當地電源支撐和安全可靠性。
2、確保電源送出工程、電網與電源項目協調同步建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關于加快我省電網建設的若干意見》(粵府〔20xx〕90號)和《印發廣東省加快輸電網工程建設激勵辦法(試行)的通知》(粵府辦〔20xx〕7號)等文件精神,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全省電網工程建設。廣東電網公司要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確保潮州三百門電廠送出工程在20xx年3月中旬以前投產,廣州珠江LNG電廠送出工程在20xx年5月底前投產,梅州寶麗華電廠二期送出工程在20xx年6月底前投產。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加快全省電源送出工程現場會議精神,組織落實好本地電源送出工程建設工作。省發展改革委、廣東電網公司要加強電網建設規劃,努力做到電源電網建設協調同步。
。┩晟拼竺娣e停電事件應急預案,提高電力應急工作能力。
1、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組織體系。由南方電監局牽頭繼續做好全省范圍內上下聯動、科學有序、相互協調的應急組織體系構建工作,做好大面積停電事故的應急預案的滾動修編和完善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和電力企業要從各自職責出發,支持配合做好此項工作。
2、加快技術支持系統建設。建立健全與省政府及各級應急機構互聯互通、與相關單位相互銜接的應急指揮平臺體系。各地也要加強電力應急平臺終端建設,確保應急信息通暢。
3、組織做好應急預案演練。20xx年4月底以前,各地級以上市要組織進行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置演練,落實應急物資儲備和人員應急培訓;督促各重點單位切實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全面提高我省電力應急能力和應急管理水平。
(七)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增強公眾的節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進一步加大對我省電力供需形勢的宣傳力度,讓全社會充分了解我省電力供應緊張形勢,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和電力用戶支持政府為緩解電力供應矛盾、維護供電秩序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支持電源、電網項目建設;同時大力宣傳節電節能知識,增強公眾的節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減少電力浪費。
。ò耍┱J真總結反思,探討構建安全、可靠、清潔的電力保障體系。
省發展改革委、能源辦要組織有關部門、企業通過此次雨雪冰凍災害認真總結反思,在電力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和應急管理等方面積極探索構建我省安全、可靠、清潔的電力保障體系的新思路,全面提高我省電力建設水平,4月底前向省政府上報有關專題報告。
四、組織實施
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負責落實本地錯峰限電目標等任務。省發展改革委、經貿委、物價局、能源辦,南方電監局,南方電網公司,廣東電網公司等單位和各發電企業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動員一切力量,全力保障我省電力供應及電網運行安全。
保供工作方案3
為切實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保證疫情期間全區糧油儲得好、產得出、運得到、供得上、穩得了。根據萬山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應急體系
在萬山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組織實施全區糧油應急保供工作。
(一)預警發布。全區糧油應急保供分為紅、橙、黃、藍四級應急響應。紅色(Ⅰ級)、橙色預警(Ⅱ)級信號由區人民政府報請市級批準后發布;黃色預警信號(Ⅲ)、藍色預警信號(Ⅳ)由區發改局報請區人民政府發布。
(二)應急處置。啟動Ⅳ級響應,區人民政府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并向市人民政府報告;啟動Ⅲ級響應,區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啟動糧油供應系統、組織采購調配、加強市場監管、動態監測和輿論引導;啟動Ⅱ級響應,在Ⅲ級基礎上啟動政府糧油供應市場;啟動Ⅰ級響應,在Ⅱ級基礎上實行臨時價格干預、市場管制和定量供應。
(三)動用程序。啟動Ⅱ級、Ⅰ級響應后,首先動用縣級儲備糧,若縣級儲備糧不足,則由區政府向市政府申請動用市級儲備糧。區人民政府糧油儲備的動用由區人民政府按有關程序批準實施,并報市人民政府備案。區級政府糧油儲備的動用由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提出動用計劃,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四)應急組織。在萬山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區人民政府下達政府儲備糧油供應保障動用決定,區發改局下達動用號令、加工和運輸計劃,督促政府糧油承儲企業擬定糧油應急保供實施方案,按照程序組織實施糧油加工、運輸、配送、供應,適時加強政府糧油出庫、加工、運輸全過程的'監督檢查,保證應急保供糧油的生產和質量安全。
二、保障原則
萬山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政府糧油保供工作實行負責保轄區、保屬地的原則。
三、任務區分
區糧食應急預案啟動后,區發改局負責區政府糧油儲備、動用、加工、運輸,保證生產安全和質量安全;區工業和商務局負責市場糧油儲備、訂購、供應等銷售管理。
(一)儲備。糧油儲備情況:我區縣級糧食(稻谷)儲備2000噸,食用油300噸(正在儲備);成品糧(大米)儲備200噸,食用油100噸。
(二)動用。按照動用程序,由萬山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提出動用計劃,區人民政府作出動用政府糧油儲備決定,區發改局向區政府糧油承儲企業下達動用號令,區政府糧油承儲企業按程序組織實施。
(三)加工。區政府糧油儲備動用號令下達后,區政府糧油承儲企業,按需求計劃,組織實施糧油加工。
(四)運輸。糧油加工完成后,區政府糧油承儲企業,按區發改局的調配計劃,將糧油運輸至指定的配送中心或者供應網點。
四、保障要求
(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區發改局和政府糧油承儲企業,要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各項指示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把省委、市委、區委的防控部署落小落細落實。
(二)切實細化工作方案。區發改局和政府糧油承儲企業,要認真結合我區糧油儲備數量、加工、運輸、配送、供應等能力情況,及時補倉補庫、復工復產,詳實制定保供方案、加強應急演練,確保方案可落地、可操作。
(三)切實壓緊壓實責任。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糧油保障工作是維護市場穩定、保障居民居家防控、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環節,區發改局、承儲企業要把疫情防控糧油供應保障工作作為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務拽緊抓實。相關負責人要靠前指揮、親自安排部署、定期分析研究、適時督導落實,把任務明確到具體人、把措施細化到具體事、把執紀問責貫穿到各個環節,確保糧油應急保供工作無空檔、無盲區。
保供工作方案4
乳源供電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協調,統一部署,以確保設備運維、客戶優質服務、網絡信息安全、工程施工安全、電力設施安全保衛、新聞輿情及應急裝備物資保障等工作,確保“十九大”期間乳源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重要用戶及停電敏感客戶可靠供電,安全生產局面平穩,為會議召開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十九大”保供電工作根據會議時間劃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3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8月至會議開幕前)
1、成立保供電組織機構,編制保供電工作方案,明確保供電工作目標,部署保供電任務。
2、編制保供電期間系統運行方案,針對保供電期間迎峰度夏及強臺風、強降雨頻發等季節性自然災害特點,明確運行風險及應對措施,合理規劃電網運行方式安排,完善事故處置預案,開展反事故演習。
3、梳理編制保供電相關的重要生產場所及設備清單,組織開展重要發輸變配電設備設施運行維護和隱患排查治理,合理安排檢修計劃,督促按期完成重要設備的預試、定檢,及時消除設備隱患。
4、組織開展常規重要客戶和臨時重要客戶梳理及分級管理,明確重要客戶管理責任界面,落實客戶責任人和聯系人。指導協助重要客戶開展用電設備和自備應急電源的運行維護與隱患排查治理,協助客戶完善一戶一冊,制定停電事件應急預案并適時開展演練。綜合評估重要客戶應急電源支援需求,必要時提前預置應急電源裝備,提供應急供電保障。
5、組織開展信息系統安全巡檢、辦公終端病毒查殺、網絡安全應急準備等工作,明確保供電期間外網信息系統運行方式,開展互聯網網站頁面被篡改應急演練,加強與網警等監管部門的聯系。加強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監視和運行管理,及時升級各類安全設備規則庫及防病毒系統病毒庫,嚴禁出現通過有線、無線等各種形式形成的跨區互聯違規情況。
6、按照重要電力設施安全保衛和電力行業反恐怖防范的相關規定和要求,明確重要防護目標的防護區域、范圍和責任,組織查找分析重要生產場所和生產設備安全保衛隱患。健全安全保衛與反恐怖防范協調機制,加強與公安部門的聯系。做好消防及行車安全工作。
7、加強信訪預警工作機制,密切關注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特別是積案和潛在群體性的事件,做好“一事一策”預案。
8、開展保供電新聞宣傳工作,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9、推進防范人身事故26項措施的落實,鞏固外包項目施工安全專項治理行動成果,重點防控“觸電、倒桿、高空墜落”等施工作業現場人身風險。
10、落實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力建設安全生產工作的相關要求,結合公司“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年”活動,深入開展基建施工領域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1、做好涉外工程項目安全管理和安全事故事件的防范及存在問題的整改。
12、組織開展保供電專項安全檢查,結合“十九大”保供電工作的具體要求,加強對重點場所、重點設備和關鍵環節的檢查,及時發現缺陷和隱患,制定并落實整改治理措施。
13、完善應急預案,做好應急隊伍和應急物資裝備安排,編制“十九大”期間值班安排表,強化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預警響應信息,熟悉應急處置流程,做好應急處置準備。
。ǘ┑诙A段:實施階段(會議開幕前一天至會議閉幕)
1、加強負荷預測,落實電力電量平衡措施,優化資源配置,保障電力有序供應!翱焖、靈活、科學”調度,落實系統運行方案要求,合理確定電網運行方式,留足留好系統備用,確保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供電期間原則上保持全接線運行,暫停安排非緊急缺陷處理的設備設施計劃停電。
2、按照重要設備差異化運維工作要求,組織開展保供電重要生產場所和設備值守,做好變電站的一、二次設備運行維護,及時發現并處理設備缺陷與隱患。
3、組織對相關重要客戶的用電設備和自備應急電源運維管理等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技術指導,優先保障民生用電,重點保障黨政軍警等重要機關、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等重要客戶的安全用電。加強客服人員值守,建立綠色通道,優先解決、答復重要客戶的相關訴求。
4、暫停網絡與信息系統重大維護,原則上禁止移動介質(U盤等)接入生產控制大區設備、外部設備接入生產控制大區網絡、遠程撥號維護、廠商人員接入調試系統。實時監測管理信息系統與電力監控系統的安全運行情況,重點監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互聯網出口以及互聯網網站面臨的網絡安全威脅。一旦發生網絡安全事件或者出現網絡攻擊等異常情況,立即按照應急預案開展應急處置和信息通報。
5、組織落實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強電力調度中心、重要輸電線路、重要廠站(包括變電站、配電室)等重要生產場所安全防護與保衛,加大巡護力度,積極依靠政府以及公安、武警等單位落實安全保衛尤其是防恐怖襲擊工作的責任及措施,防范外力破壞事件發生。
6、有針對性地做好重點人員的教育穩控工作,確保職工隊伍和諧穩定。加強新聞輿情監測和實時研判,做好重點輿情監控和正面輿論引導。
7、開展保供電新聞宣傳工作,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8、做好基建施工領域風險管控安全管理及安全事故事件的防范工作。
9、全面管控日常生產作業、施工作業和搶修搶險作業的人身安全風險和涉電公共安全風險。
10、做好保供電值班和信息報送工作,保供電實施階段,實行24小時值班和保供電信息“零報告”制度。安排值班值守工作,明確每日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各專業小組聯絡員每日16時前將電網設備運行、重要客戶供電、網絡安全信息等情況報安全監管部及相關專業部門。
11、按照事先制定預案妥善處置突發事件,嚴格控制突發事件影響的范圍和程度,確保公司形象不受影響。嚴格執行重大事件報告制度,一旦發生影響電網運行安全或影響公司形象的異常和重大事件,立即按公司既定程序上報。
。ㄈ┑谌A段:總結階段(會議閉幕后一周)
1、各專業小組全面總結保供電準備階段工作完成情況及存在問題。
2、各專業小組總結保供電工作經驗,查找問題和不足。
3、各專業小組組織對保供電工作進行總結,提煉經驗,查找不足,不斷完善應急與保供電工作。
保供工作方案5
為貫徹落實省、市、區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會議精神,切實做好2022年生豬生產及豬肉供應工作,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有關決策部署,確保2022年生豬不脫銷、不斷檔,價格不大漲的保供穩價目標。
二、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為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生豬保供的部署要求,成立寶臺鎮生豬保供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薛小俊鎮長
副組長:唐毓佐副鎮長
成員:胡軍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
肖云華鎮畜牧站站長
各村支書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畜牧站,由肖云華任辦公室主任,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具體工作。
三、重點工作
(一)加大宣傳。利用手機短信、微信、QQ群及廣播等對生豬保險補貼政策、穩產保供、豬肉價格及非洲豬瘟防控等形勢廣泛宣傳,使群眾知政策、明趨勢,引導農戶增養生豬,鼓勵貧困村、貧困戶多增養生豬。
。ǘ┘涌焐i生產。各村隨時摸清生豬存欄情況(包括能繁母豬、仔豬、架子豬、育肥豬),落實補欄數到社或各養殖場(適度戶),要按照下發的目標任務完成生豬存欄和出欄,確保能繁母豬存欄和后備母豬的補欄及新建生豬養殖場等各項工作。支持屠宰場與養殖戶建立定點產銷對接關系,合理安排生豬出欄和屠宰上市時間,確保全鎮豬肉產品等“菜籃子”產品供應穩定充足。
(三)大力發展替代肉品生產。依托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投入成本低、生長周期短、飼料轉化效率高的肉雞(鴨)和蛋雞生產,加快發展牛、山羊等草食畜牧業,保障肉類總體供應穩定。
。ㄋ模┘訌娚i及生豬產品調運監管。嚴格執行生豬及生豬產品調運相關規定,加強對非法運豬車輛、偷運豬肉及其產品的客運車輛的排查檢查力度。由鎮畜牧獸站負責公路路口的`督查,加強輸入生豬及其產品的手續查證,對手續齊全、按規定路線運輸的“點對點”調運種豬、仔豬予以及時放行,對其他外來生豬一律按規定處置,生豬產品嚴格憑動物產品檢疫(驗)證明、非洲豬瘟檢測陰性證明等合法手續予以調運。
(五)嚴厲打擊“炒豬”“洗豬”等違法行為。堅決依法打擊散布“非洲豬瘟疫情”謠言、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隨意丟棄病死豬、“炒豬”“洗豬”等違法犯罪行為,嚴肅追究開具虛假動物產品檢疫(驗)證明及違規使用、倒賣產地檢疫證明等有關人員責任。
。┘訌妱游镆卟》揽。鎮畜牧獸站要結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各村、各養殖場積極開展春秋兩季非洲豬瘟、牲畜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按規定對轄區進行大清洗、大消毒。
(七)加強市場價格監測。逢場天開展對生豬及其產品的市場價格監測,及時分析生豬產銷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及原因,發現價格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研判后期生豬、豬肉價格走勢,及時上報,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和諧。
保障措施
。ㄒ唬〾壕o壓實責任。各村、鎮級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2022年生豬穩產保供工作,各村支部書記、鎮相關部門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要分解細化工作任務,切實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完成2022年生豬穩產保供目標任務。
(二)落實防疫體系。建立疫情報告和有獎舉報制度。對外公布非洲豬瘟疫情舉報電話,對舉報查證屬實的區內疫情,給予第一舉報人獎勵。
。ㄈ┙⒐ぷ鲿虣C制。建立2022年生豬穩產保供工作會商機制,由鎮政府主要領導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生豬生產、肉類市場供求情況,準確把握價格形勢,針對穩產保供突出問題,提出具體解決措施并組織實施。
保供工作方案6
為有效應對20xx年夏冬季用電高峰時期可能出現的用電負荷缺口,將電力供需缺口對經濟社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切實保障民生、重要用戶、重點企業生活生產用電,做到提前準備、科學調度、精準匹配,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有序用電管理辦法〉的通知》(發改運行〔20xx〕832號)、《省發展改革委 省能源局〈關于印發20xx年度浙江省電力電量平衡方案的通知〉(浙發改能源〔20xx〕90號)和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開展20xx年有序用電方案編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20xx年供用電總體形勢
20xx年,預計全省全社會最高負荷達到9800萬千瓦左右,同比增長5.7%,供用電平衡較為緊張,可能出現用電缺口。如遭遇極端天氣、特高壓線路故障、外來受電減少、天然氣供應受限等情況,用電缺口還將進一步增大。
杭州市20xx年全社會最高負荷預計將達到1850萬千瓦左右,同比增長7.68%。全市供電形勢總體取決于全省,同時由于高達近80%的外來電比例及局部電網不平衡因素,可能會出現電源性、電網性缺電等情況。
二、工作原則
(一)服務大局,保障民生。緊扣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任務,按照“先生活、后生產、有保有限”原則科學合理配置電力資源,優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涉及公眾利益、國家安全等優先購電用戶和重點生產企業電力供應。
(二)預防為主,響應快速。進一步加強電力供需平衡預測,及時發布電力供需預警信息,按照“需求響應優先,有序用電輔助,可中斷保底”的原則不斷完善有序用電管理機制、技術標準和平臺建設,有效提升有序用電應急響應能力。
(三)注重統籌,確保安全。按照“先錯避峰、再限電”的順序合理均衡安排有序用電措施,統籌電網運行安全、電力設備安全、供用電秩序穩定,將有序用電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
三、有序用電方案安排
。ㄒ唬╊A控方案
用電高峰來臨且用電趨緊時,為最大程度地減少缺電對工業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采取以下預控措施:
1.組織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在7-9月安排集中檢修,具體方案由各區、縣(市)發改部門會同供電部門制定。
2.組織編制全市380萬千瓦企業錯避峰安排計劃方案、38萬千瓦應急機動負荷方案,具體工作由市發改委、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負責落實。
3.組織制訂局部區域線路、主變壓器、變電站超重載應急響應措施,針對局部區域單一線路(或主變壓器)超重載情況,有關用戶應做好實時響應。相關方案由各區、縣(市)供電公司負責落實。
4.組織地方熱電企業、企業自備電廠在用電負荷趨緊時頂峰發電;組織水電廠加大夏季蓄水力度,隨時做好頂峰發電準備工作。
5.用電晚高峰來臨且用電趨緊時,按計劃停用城市景觀亮化和商場、商店室外廣告等用電,對城市景觀亮化進行合理調度。具體工作由市城管局負責落實。
6.機關、學校、商場、賓館、銀行、證券公司、商業綜合體等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綜合寫字樓積極開展節約用電工作,夏季空調控制溫度不低于26℃,冬季空調溫度不高于20℃。具體工作由杭州市能源綜合行政執法隊負責督查。
7.建筑施工單位在用電負荷趨緊時避開用電高峰用電,市建委和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會同各地政府督促建筑施工單位落實有序用電措施。
(二)方案分級
1.電源性缺電的預警及響應
(1)短時、突發性缺電。當出現短時、突發性缺電情況,按照排定的應急機動負荷方案組織企業機動讓電。
。2)連續的電源性缺電。當出現連續的電源性缺電情況,采用A-F級錯避峰方案。20xx年全市有序用電方案共安排負荷380萬千瓦,分6級執行。
A級方案:60萬千瓦
B級方案:115萬千瓦
C級方案:190萬千瓦
D級方案:250萬千瓦
E級方案:305萬千瓦
F級方案:380萬千瓦
全市有序用電按A-F級分級啟動實施,各區、縣(市)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結合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機制,科學編制有序用電錯避峰方案,具體落實措施應按周一至周日分別排定。當啟動B級及以上方案時,除地鐵、亞運、快速路、管廊等重點項目的地下工程(包括地下盾構、頂管、冷凍法開挖、大開挖施工)、重要基坑的降排水工程和連續澆筑混凝土項目持續供電外,其他臨時施工用電按公布的線路輪休表實行周錯避峰方案,期間保留10%的保安負荷;景觀亮化一律暫停亮燈用電(店招店牌用電除外),如重大節日、重要活動期間需要亮燈,由杭州市市容景觀發展中心報市有序用電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批準。
2.電網性缺電應急措施
。1)加強電網補強和負荷轉移工作。精心安排電網的運行方式,針對電網薄弱環節,加快實施迎峰度夏輸變電建設項目;優化配電網絡,通過線路割接、負荷轉移等方法,盡力減緩電網瓶頸制約。
(2)暫停相應區塊內新上業務擴充工程的通電工作。
。3)各地發改、供電部門要對“卡脖子”區塊內電力供需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最大電力缺口和最大可錯避峰負荷,并按照“定企業、定設備、定負荷、定時間”的原則排出區塊內超載線路和超載主變對應線路用戶的錯避峰方案。
。4)當電力缺口超過最大可錯避峰負荷時,啟動拉分(支)線方式,直至對有關主(干)線采取事故拉電措施。
。ㄈ┲笜朔纸
綜合考慮各區、縣(市)20xx 年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平均值占全市比例、局部供需缺口等因素,對各地20xx年有序用電指標進行分配,具體如下:市區40萬千瓦(包括上城、拱墅、西湖、濱江四區,指標由市發改委和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統籌協調,下同),蕭山區85萬千瓦,余杭區27萬千瓦,臨平區29萬千瓦,富陽區36萬千瓦,錢塘區59萬千瓦,臨安區33萬千瓦,建德市33萬千瓦,桐廬縣26萬千瓦,淳安縣12萬千瓦。各區、縣(市)應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增加有序用電錯避峰負荷,但不得低于下達的指標值。
此外,為提升電力應急響應水平,全市安排了250萬千瓦超電網供電能力拉限電名單(具體名單另行制定),僅在供電能力臨時不足時執行。
(四)應急機動負荷安排
全市共安排應急機動負荷38萬千瓦,為在用電臨時短缺時,能夠快速、有效地實施有序用電,并以盡可能少的用戶參與,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有效錯避峰,根據各區、縣(市)大用戶情況,安排市區4萬千瓦,蕭山區8.5萬千瓦,余杭區2.8萬千瓦,臨平區2.8萬千瓦,富陽區3.6萬千瓦,錢塘區5.9萬千瓦,臨安區3.3萬千瓦,建德市3.3萬千瓦,桐廬縣2.6萬千瓦,淳安縣1.2萬千瓦。
。ㄎ澹┓桨妇幹
1.落實有序用電限額指標。各區、縣(市)發改部門根據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情況,按照“分檔有序用電”,優先滿足社會綜合效益好的企業用電,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用電,科學編制有序用電方案,合理落實好錯避峰負荷,按照用戶電力負荷特性,幫助、指導用戶設計個性化錯避峰方案。有序用電方案經當地主要媒體公示,并報本級政府批準后,于6月20日前報市發改委和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備案。各區、縣(市)的計劃表如與全市的《20xx年杭州市有序用電方案匯總表》和《20xx年杭州市企業錯避峰安排計劃表》(詳見附件1和附件2)有出入,有序用電方案具體執行則以各區、縣(市)的發文為準。局部電網性缺電情況,請各區、縣(市)發改部門會同供電公司做好局部有序用電方案。
2.落實應急機動負荷。應急機動負荷應以專線用戶和大用戶為主,單個用戶錯避峰負荷一般要求5000千瓦以上。應急機動負荷應在20分鐘之內壓減或切除,并不得安排高危、重要用戶,防止快速切除負荷,導致人身、設備事故,影響社會公共安全。
四、電力需求響應負荷安排
需求響應分日前需求響應(日前削峰或填谷)、小時級需求響應、分鐘級(虛擬電廠)需求響應和秒級(分路負控)需求響應四種。小時級、分鐘級和秒級(分路負控)三種用戶不得相互復用。
。ㄒ唬┫鞣搴吞罟刃枨箜憫笜藨磿r段進行分解。其中,削峰應按照9:00-11:00、15:00-17:00、18:00-20:00三個時段,填谷應按照3:00-5:00、11:00-13:00兩個時段。全市各時段應完成200萬千瓦日前削峰、20萬千瓦日前填谷、20萬千瓦小時級削峰的需求響應,并于6月15日前完成《電力需求響應合作協議》的簽訂工作,具體工作由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負責。相關電力用戶應積極配合簽訂需求響應協議,并在供需不平衡時積極參與需求響應。
。ǘ﹨⑴c分鐘級(虛擬電廠)需求響應用戶需具備完善的負荷管理終端及用戶側開關,相關數據接入供電公司的需求側管理系統。20xx年全市需完成15萬千瓦可控負荷建設和接入,工業用戶以水泥、鋼鐵、鑄造、造紙等有可中斷負荷的行業為主;商業樓宇以具有智能控制系統的用戶和具備條件的公共機構為主。各有關單位需配合安裝負荷終端,在出現負荷短缺時,需按要求參與電力需求響應,穩定供用電秩序。
。ㄈ┟爰墸ǚ致坟摽兀┬枨箜憫。充分利用現有的用戶負控終端,供電公司要積極開展試跳檢驗工作,用戶對試跳工作要予以配合,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原則上,參與用戶包括但不限于有序用電清單用戶。秒級分路負控全市需接入40萬千瓦,其中市區3.5萬千瓦,蕭山區10萬千瓦,余杭區3.75萬千瓦,臨平區3.75萬千瓦,富陽區4萬千瓦,錢塘區5.5萬千瓦,臨安區3萬千瓦,建德市2.5萬千瓦,桐廬縣2萬千瓦,淳安縣2萬千瓦。
五、組織實施
杭州市有序用電工作協調小組(以下簡稱協調小組)是全市有序用電工作的指揮協調機構。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負責日常工作。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協助做好有序用電的日常管理,指導各地制定并執行有序用電方案。市級有關部門做好督促本系統電力用戶落實有序用電措施。各地發改部門要加強對本地區有序用電工作的統籌協調,會同當地供電部門健全有序用電工作機制,及時發布電力負荷需求情況和缺口預警,指導企業合理安排生產。
(一)預警發布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要密切關注電力需求走勢,認真做好負荷預測工作,提前準確預測全市電力供需缺口,在通過實施需求響應不能滿足供需平衡情況下,及時提出啟動有序用電預案的意見建議,市發改委經研判后,下達有序用電預警。
各區、縣(市)發改部門接到下達的`有序用電預警后,會同當地供電企業立即通知相關電力用戶做好執行有序用電方案的準備,有關重要電力用戶要及時檢查備用和保安電源,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
若出現不可控因素緊急電力缺口,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應在保障主網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先期處置,按程序停運應急機動負荷。當供電缺口較大超出應急機動負荷錯避峰能力時,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應嚴格執行超電網供電能力拉限電序位表、事故拉限電序位表等應急措施,確保電網運行安全,有關事故和處置信息應及時報市改委。
(二)方案發布
預警發布后,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要積極主動挖掘各方潛力,盡可能彌補或縮小電力供需缺口,市發改委根據實際電力供需情況啟動有序用電A-F級有序用電方案。
(三)方案執行
有序用電執行期間,各級發改部門和供電公司應合署辦公,利用負荷控制系統監測、統計執行情況,確保壓限指標執行到位。對于執行不到位的用戶,當地政府應會同供電企業,第一時間開展用戶現場督查,確保負荷控制到位。對于拒不執行的用戶,經責令改正無效后,供電企業在確保不會引起人身、設備等安全事故前提下可采取停止供電措施。市發改委下達取消有序用電方案指令后,各級供電企業應及時告知相關用戶,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六、工作要求
(一)完善有序用電工作機制。各區、縣(市)發改部門要會同當地供電企業,進一步深化“合署辦公,聯合執法”機制,積極做好宣傳溝通,引導企業有序開展錯峰、避峰,嚴格有序用電執行程序,履行提前告知用戶義務,對需要停、限、整改及終止供電的企業,通過公告、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時向電力用戶發布信息;嚴格做好居民生產生活和重要用戶電力保供,非事故情況下不得出現直接拉閘限電;加強用電形勢和節能宣傳,引導用戶安全用電、科學用電、節約用電。鼓勵發揮增量配電公司、售電公司、直購電大用戶等市場新主體在有序用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二)提高有序用電應急響應能力。各區、縣(市)要充分考慮特高壓以及重要省際受電通道故障停運以及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對本地供用電可能帶來的影響,迭代完善有序用電應急響應機制,啟動修編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組織實施聯合演練,進一步提高應對突發和緊急情況的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
(三)充分發揮負荷管理系統作用。各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發揮負荷管理系統作為有序用電工作載體作用,確保負荷實際監測能力達到本地區最大用電負荷的90%以上,負荷實際控制能力達到本地區最大用電負荷的30%以上,100kVA及以上用戶全部納入負荷管理范圍。各區、縣(市)有序用電的方案編制、執行、調整等全過程納入負荷管理系統。對于故意破壞負荷管理終端、拒不執行錯避峰措施等情況,要加大督查力度,確保有序用電方案順利執行。
(四)深入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各地要進一步探索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統籌考慮并優先采用需求側管理措施,按照“安全可靠,有序實施,公正平等,自愿參與,創新技術,優化服務”實施原則,加速培育一批響應能力強、響應效率高、響應效果好的需求響應優質用戶,助力全市需求響應資源池建設,緩解電網調峰壓力。國網各供電公司要與相關企業做好溝通對接工作,盡量避免出現邀約而不響應或響應不及時的情況。
(五)加強精細化管理。堅持“安全穩定、有保有限、注重預防”的原則,嚴肅調度紀律,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強化“單位用能產出評價與能源配置掛鉤”機制,按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情況,實行“分檔有序用電”,優先滿足社會綜合效益好的企業用電,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用電。
(六)加強節電管理。各地發改部門要注重統籌協調,鼓勵節電設備、產品和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電能利用效率、保證電力安全經濟運行。要繼續加強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節電管理,有效控制賓館、商場、辦公樓等公共場所空調溫度以及城市景觀過度照明,全面推進城市道路節能改造工程。要進一步加強技術節電,大力推廣蓄能、熱泵、高效電機、綠色照明、綠色建筑等節能環保技術,著力優化用電結構。
(七)切實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各地要加強與宣傳部門的溝通對接,提高社會公眾對用電需求響應、有序用電、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置等知識的認知,倡導低碳生活、低碳經濟,強化全社會節電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有序用電工作的良好氛圍。
保供工作方案7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xx〕78號)和省恢復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宿遷市生豬穩產保供工作方案》(宿辦發電〔20xx〕8號)要求,做好當前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肉品供應等相關工作,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落實好“菜籃子”縣長負責制,以責任落實為保障,以項目落實為抓手,加大要素資源投入,加快釋放潛在產能,提高生豬生產,穩定市場流通,保障調控能力,全面完成生豬穩產保供任務。到2021年,全縣存欄生豬達到54.4萬頭、年出欄生豬達到94.65萬頭;豬肉替代品供應充足,肉禽出欄量達到1400萬羽。(具體任務分解見附件)
二、推進措施
。ㄒ唬┓定生豬產能
1.推動現有豬場恢復生產。建立縣包鄉、鄉到場的生豬規模豬場掛鉤聯系制度,開展疫病防控和生產技術服務指導,及時調度生產信息。保障現有規模養殖場加快補欄,力爭恢復應有的生產能力。各鄉鎮場(街道)對現有年出欄能力500頭及以上規模豬場要逐場對接,逐場制定養殖計劃表,按月明確擴產復產計劃,將任務落實到場。20xx年4月26日前,各鄉鎮場(街道)養殖計劃要制定到位。爭取到20xx年6月底,年出欄能力500頭及以上規模豬場80%實現生產,存欄達到30萬頭以上,20xx年底要基本實現生產全覆蓋。〔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以下均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青伊湖農場落實,不再列出〕
2.推動新建項目建成投產。對建成的項目要加快補欄,在建的項目要加快進度,簽約的項目要盡早開工,確保生豬產能盡快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對立華牧業生態養殖小區、牧原規模豬場、新希望規模豬場等,建立月度進度計劃表,實行按月調度,20xx年6月底存欄量要分別達到3萬頭、0.3萬頭、0.15萬頭;20xx年出欄量分別達到4.8萬頭、5萬頭、5萬頭。(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3.推動規模豬場改造升級。重點引導存欄500頭及以上規模豬場對生產、防疫等設施設備進行改造,為穩產擴產提供安全防控保障。規模豬場要科學分設生產、生活、糞污處理等功能區;升級飼喂、飲水、溫控等生產設施和消毒噴淋系統、洗消中心、無害化處理、凈污道等防疫設施設備,提高防疫能力,降低養殖風險。各鄉鎮場(街道)要因場施策制定年度改造計劃,推動改造工作落實到位。到2021年,存欄500頭及以上規模豬場改造率達到80%。(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4.嚴格落實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措施。推動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網格化防控,加大巡查次數、督促抓好監測排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調運行為、嚴格執行縣外生豬及產品落地監管、清洗消毒、封閉飼養、餐廚廢棄物禁用等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重點對規模豬場和種豬場(簡稱“兩場”)開展養殖區域安全凈化,保障“兩場”生物安全。支持有條件的鄉鎮和企業建設無疫區和無疫小區。加強縣級獸醫實驗室建設,積極發展專業化、社會化動物防疫服務組織,鼓勵第三方檢測監測和養殖企業自檢;支持規模養殖企業、屠宰企業、無害化處理中心自建車輛清洗消毒中心。落實動物防疫條件審查新規定,積極推進由集中免疫向程序免疫轉變,實施規模養殖場動物疫病凈化工程。(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5.保障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充實現有基層獸醫防疫隊伍,配備與養殖規模和工作任務相適應的防疫檢疫等專業技術人員;同時推行政府購買防疫、檢測等社會化獸醫服務,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在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中,結合建立執法事項清單,落實動物防疫檢疫執法責任,突出強化動物防疫執法力量。落實屠宰場官方獸醫派駐制度,按照要求足額配備官方獸醫。(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委編辦、縣財政局、縣人社局)
6.保障生豬養殖用地。落實《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xx〕4號)等文件政策,養殖設施鼓勵建設多層建筑,原則上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農田確實難以避讓的.,允許使用但必須補劃。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合理增加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取消生豬生產附屬設施用地15畝上限,保障廢棄物處理等設施用地需要。生豬養殖用地作為設施農用地,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針對規模養殖場用地難問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開展梳理排查,根據種養循環、種養配套的要求,配置養殖土地資源。20xx年4月底前,全面梳理出符合規模養殖要求(50畝以上)的土地資源清單和分布圖。(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7.做好生豬規模養殖環評管理。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生豬規模養殖環評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環辦環評函〔20xx〕872號)要求,對年出欄能力5000頭及以上的生豬養殖項目,探索開展環評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建設單位在開工建設前,將簽署的告知承諾書及環境影響報告書等要件報送環評審批部門,環評審批部門在收到告知承諾書和環境影響報告書等要件后,可不經評估、審查直接做出審批決定,并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試點時間至2021年12月31日。(責任單位:縣生態環境局)
8.規范生豬屠宰加工企業發展。優化生豬屠宰產能布局,支持大型養殖企業結合養殖布局通過新建、合作等形式發展標準化屠宰加工,推動肉品供應由調豬向調肉轉變。大力推進生豬屠宰標準化示范建設,引導有條件的屠宰企業爭創省級以上標準化示范企業。要加強對區域內屠宰企業的指導、監管,嚴格對違法違規生產行為處罰;不定期開展監督抽查,確保生豬屠宰環節非洲豬瘟自檢和官方獸醫派駐制度真正落實到位。(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9.落實信貸支持政策。農業信貸擔保機構要在做好風險評估防控的基礎上,簡化流程、降低門檻,為規模豬場提供信貸擔保支持;要創新金融信貸產品,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將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養殖訂單等納入抵質押物范圍。落實暫時將能繁母豬保額從1200元增加至1500元等生豬保險政策,實施期限自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降低能繁母豬保險投保門檻,擴大養殖保險覆蓋面,努力實現應保盡保。各鄉鎮場(街道)要在20xx年4月底前,對生豬養殖場戶進行排查登記,梳理出有信貸支持愿望的養殖場清單并做好對接服務。(責任單位:縣金融辦、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
10.落實財政金融政策?h財政要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積極支持保障生豬生產、疫病防控、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措施落實,重點扶持種豬場、規模豬場恢復和擴大生產以及清洗消毒、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養殖環境控制、自動飼喂等設施建設。要落實生豬養殖貸款貼息政策,重點對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及年出欄5000頭及以上的規模豬場進行貸款核實,及時將貼息落實到場。貸款貼息比例原則上不超過2%,貼息期為2018年8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要落實生豬養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生豬養殖場戶購置自動飼喂、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廢棄物處理等農機裝備實行應補盡補。要從快、從簡做好申報、審核工作,做到即報即審。要落實生豬良種補貼政策,對從縣外引進具備以下四個條件的種豬進行獎補:一是種豬(含純種豬、二元母豬和種公豬)從省內外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在有效期內)的種畜禽場購進,且應提供種豬系譜資料;二是有產地檢疫證和非洲豬瘟檢測合格證明;三是調入后隔離觀察30天后健康的種豬;四是種豬產地檢疫證明出證時間為20xx年10月1日至20xx年9月30日。獎補政策實施期限截止到20xx年9月30日。(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
(二)保障市場肉品供給
11.強化豬肉市場供應。各鄉鎮場(街道)要圍繞“供應充足、價格穩定、質量安全”要求,嚴格落實地方凍豬肉儲備任務。商務部門4月26日前要摸清全縣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和凍肉批發企業肉品流通、銷售等基本信息清單,引導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凍肉批發企業多渠道組織生豬產品貨源;發改部門要加強豬肉儲備,穩定消費預期,滿足群眾消費需求;農業農村局部門要引導本地屠宰企業與規模豬場加強合作,強化產銷對接,提高生豬就地屠宰量。(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
12.加強豬肉替代品供應。統籌抓好禽肉等其他畜禽產品生產和市場供應,加大肉雞“平改籠”進度,切實提高單位面積肉禽產能;依托益客食品等肉禽屠宰加工企業,充分保障本縣禽肉產品充足供應,全面提升市場應急保障能力。到2021年,全縣肉禽出欄達到1400萬羽。(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
13.保障困難群體生活。由發改部門牽頭,會同財政、民政、教育、人社、退役軍人事務、總工會等部門,密切跟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情況,在CPI月同比漲幅超過3%(含)時,根據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及時核定發放當月困難群體價格臨時補貼,發放對象包括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城市“三無”對象、孤兒、困難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失業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要統籌扶貧救助資金,做好困難家庭、學生的救助幫扶,保障困難群體肉食供應。(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民政局、縣教育局、縣人社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總工會)
14.加強豬肉質量安全監管。督促市場開辦者、豬肉經營使用者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并嚴格執行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記錄等制度,禁止采購、經營和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以及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肉品。定期對凍庫、農貿市場、超市等肉品貯存、銷售場所,使用豬肉原料的肉制品生產加工單位、學校食堂、飯店等餐飲服務單位等進行監督檢查,發現采購、銷售、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以及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肉品等違法行為的,一律依法予以處置,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查處。(責任單位:縣市監局)
三、保障措施
15.強化組織領導。要嚴格落實“菜籃子”縣長負責制要求,承擔轄區生豬穩產保供主體責任,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h級成立生豬穩產保供工作指揮部,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分管領導任副總指揮,縣政府辦、農業農村局、發改局、財政局、市監局、商務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城管局、衛健局、民政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環境局、信訪局、郵政管理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縣委宣傳部分管負責人,各鄉鎮場(街道)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全面組織領導和協調全縣市場保供及生豬穩產工作。
16.強化部門責任。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建立恢復生豬生產協調機制,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做好生豬生產服務指導、監測預警、恢復生豬生產情況調度等工作;發改部門要加強豬肉市場調控和價格監測,做好保供穩價工作,要指導做好肉品供應保障工作,有效擴大豬肉應急儲備,適時投放市場;財政部門要加大對生豬產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加強資金使用監管,確保?顚S;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要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優化配置土地資源,保證符合規劃、生態循環型豬場發展的用地需求;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豬肉產品流通、加工、餐飲等環節的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證質量安全;宣傳部門要加強輿論引導,穩定社會預期。農業農村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各負其責,按照職責分工,認真落實生豬生產、財稅、土地、環保、金融等支持政策,形成穩定生豬生產和保障市場供應合力,確保各項措施盡快落實到位。
17.加強信息調度。加強生產恢復進展與工作實施進展調度力度,建立任務清單,做到任務項目化,進度圖標化,推動目標任務早落實、早見效。對各鄉鎮場(街道)生豬增養、復養情況,實行月統計、月通報;對項目用地落實、項目建設進度、扶持政策落實等實行月統計,雙月通報。
18.加強督查考核。生豬穩產保供已列入省政府百項重點工作任務考核內容,并納入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鄉村振興工作考核。各鄉鎮場(街道)、各部門要嚴格落實生豬穩產保供政府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深化過程跟蹤和調度,建立縣級抓統籌督導、鄉鎮抓落實的責任制度。各鄉鎮場(街道)要壓實責任,確保完成生豬穩產保供目標任務。縣農業農村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各鄉鎮場(街道)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穩產保供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督查,督查結果上報縣委縣政府,并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
保供工作方案8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市場保供工作,堅決貫徹省市各項工作部署,認真落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總要求,早謀劃、早行動,縣商務糧食局、城管執法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通力協作,各保供企業積極響應,共享信息、互通資源,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不斷檔、不脫銷,確保了市場平穩有序。
一是強化組織抓落實。
1月23日晚,商務糧食局召開了局黨組會,及時傳達省市縣有關會議精神及文件要求,成立了新冠防控期間市場供應保障工作組,下設商超(保供)組、農貿市場組、市場網點監測組和綜合保障組,分片包保聯系全縣商務糧食領域疫情防控和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與相關部門建立了保障農超供應穩定和運輸渠道暢通聯動工作機制,落實了生活必需品“綠色通行”通道。自1月25日起,商務糧食局實行疫情防控工作例會制度,班子成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堅持每晚縣指揮部會后安排部署商貿企業疫情防控、生活必需品供應、服務業企業復工復業,以及統籌社會經濟發展等工作。
二是建立機制穩市場。
1月24日,由商務糧食局牽頭,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明確5家商貿企業為城區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企業,每個鄉鎮確定1-3家商超作為應急保供企業。每日監測掌握企業銷售、庫存、進貨、運輸、貨源供應等情況,5家保供企業日均銷售量:米面5.1噸,油20.3噸,肉類4.2噸,蛋6.4噸,蔬菜17.8噸等。2月1日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決定對中央豪景小區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后,商務糧食局立即協調華聯悅鮮惠超市制定保供應急方案、成立保供小組,為1000多戶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總金額16萬余元?傮w來看,疫情期間生活必需品始終保持貨源供應充足,價格平穩,秩序穩定,企業購貨渠道暢通。
三是創新模式保供應。
在全市率先推出“互聯網+配送”消費模式,引導居民網上下單,免費配送上門,實現了線上線下結合,“無接觸購物”服務。我們利用農村電商建設成果和技術力量,組織精干人員,僅用3天時間就為新百購物開發了線上小程序。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全縣有100多家商超參與訂單配送,每日訂單量一萬多單,其中縣鄉應急保供骨干企業日均配送5000單以上,實現了城區33個備案小區、208個三無小區、近30萬人口疫情期間的基本生活需求。該模式有效降低了疫情傳播風險,全縣商貿流通領域未發生一例確診或疑似案例。采取分類分級動態管理模式,對疫情較為嚴重的區域,如新村鎮、王店孜鄉等,指導鄉鎮保供企業將生活必需品供應由線下轉為線上,直接配送到村、到戶;在市場出現價格上漲風險時,及時在新百、華聯2家保供企業推出生活必需品平價店,對豬肉、蘿卜、大白菜、土豆4種產品平價或低于市場平均價格銷售。
四是產銷對接助銷售。
為拓寬疫情防控期間全縣農產品銷售渠道,保障市場供應和農產品正常銷售,暢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渠道,商務糧食局共收集上報成規模農產品信息500條左右,涉及家庭農場、貧困戶、種養殖大戶等經營主體近400家,其中貧困戶260多戶。引導各大商超積極與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進行產銷對接。在新百、華聯等7家商貿企業的各商場、超市設立農產品銷售專柜、直銷點,幫助銷售本地農產品,7家企業已銷售本地農產品近400萬元,幫助400多名貧困戶增收。商務糧食局聯合縣直工委發發出《消費扶貧倡議書》,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直接采購貧困村、貧困戶農產品,初步統計,目前已參加人員有2022人,其中黨員1073人,采購農產品金額計19.7萬元,帶動616戶貧困戶增收,通過搭建的16個供需平臺,實現銷售350.3萬元,惠及貧困戶600多戶。3月4日,在焦陽路農貿市場開展消費扶貧助銷農產品活動,銷售價值4萬多元的`荸薺、干香菇、鮮雞蛋、精品牛肉等,均為貧困村、貧困戶和具有帶貧作用經營主體的農產品。
保供工作方案9
為做好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工作,維護價格穩定,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生豬生產平穩健康持續發展防止市場供應和價格大幅波動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1〕26號)精神,結合廣東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認真落實生豬生產各項扶持政策
(一)扶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各地要積極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提高規模化養殖比重,改善飼養、防疫條件,提升產品質量,確保本地區生豬生產能力不下降!笆濉逼陂g,各級發展改革、農業部門要落實并用好用足中央扶持生豬生產各項政策,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改擴建項目的建設。推行生豬養殖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生產。繼續加強300家省重點生豬養殖場建設,使其成為廣東生豬生產和主要供應基礎,并根據“保生產、保供給、保穩定”要求,逐步適當增加省重點生豬養殖場數量。各地也要加強省重點生豬養殖場建設,把省重點生豬養殖場建設成為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樣板,示范帶動全省生態與健康養殖發展。
。ǘ┞鋵嵞芊蹦肛i飼養補貼制度。省農業廳、財政廳要根據國家能繁母豬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的精神,盡快制訂2011年廣東省能繁母豬飼養補貼實施方案。各地要按照每頭每年100元的標準發放能繁母豬飼養補貼,及時落實本級補貼資金,確保補貼資金及時準確發放到養殖戶手中。
(三)落實生豬良種繁育政策。根據國家即將制定的“十二五”原良種場建設規劃,大力支持生豬原良種場建設,提高良種豬供種能力。省農業廳、財政廳要根據國家對購買良種豬精液的補助政策,組織制訂廣東省生豬良種補貼實施方案,積極推廣良種豬人工授精技術,促進品種改良。完善廣東省畜禽遺傳改良實施計劃,推廣以畜禽養殖企業為主導、與科研院所相結合的育種模式。各級農業部門要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養殖。做好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加強畜禽品種保種場和畜禽質量監督監測體系建設,提高畜禽育種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新品種培育與推廣的步伐。
(四)落實好能繁母豬保險政策。繼續落實好能繁母豬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建立更加嚴格的保險與耳標識別、生豬防疫和無害化處理聯動機制,提高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覆蓋面。具體按省財政廳、廣東保監局、省農業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實施方案(試行)〉的緊急通知》(粵財農〔2007〕321號)有關規定執行。
(五)進一步強化信貸對生豬生產的支持。各地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縣級建立和完善生豬生產擔保貸款機制。加快推進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為標準化養殖場(小區)提供信用擔保服務。著手建立規模養殖企業聯合體擔保貸款機制并制訂具體實施辦法,加強對標準化規模生豬養殖企業的信貸支持,保障生豬生產必要的資金投入。
二、切實抓好生豬生產發展規劃的'制訂、完善和實施
。ㄒ唬┲朴喭晟粕i生產發展規劃。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要按照《廣東省生豬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2008-20xx年)》,制訂本地區生豬生產規劃,完善區域布局。尚未制訂本級規劃的要于今年年底前制訂出臺,建立生豬生產發展長效機制,合理規劃養殖區建設,保證市場供給。
(二)為生豬養殖用地提供必要保障。各地要依法科學劃定畜禽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各城市要在郊區縣建立大型標準化生豬養殖場,保持必要的生豬養殖規模和豬肉自給率。對在適養區新建或擴建養殖場的用地,當地政府要給予大力支持,加快辦理相關用地手續。新建、改建、擴建的規;笄蒺B殖場(區)要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對環保手續齊全,達到《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及時發放排污許可證。
(三)引導推進生豬養殖方式轉變。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引導養殖場戶采用“養殖、沼氣、種植”相結合的生態與健康養殖方式,提高生豬產能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增強糞污處理能力,逐步實現零排放。
三、建立完善生豬疫病公共防控體系
(一)落實防疫責任。加快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項目建設,盡早發揮其作用。省財政繼續安排資金支持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為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以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基層獸醫站(不含珠三角地區)實驗室建設提供經費保障,改善工作條件,確保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正常開展。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政府也要相應增加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投入,切實加強生豬疫情監測和防控,加大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置疫情,嚴防疫情擴散及病死豬流入市場。
(二)繼續落實免費強制免疫政策。堅持預防為主,免疫與撲殺相結合的防控工作機制。繼續落實好對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免費強制免疫政策,支持疫苗生產和調撥,保障免疫工作需要。所需疫苗經費除中央財政投入外,由我省各級財政共同承擔。
。ㄈ┘哟髮ιi防疫撲殺和無害化處理的支持力度。提高因防疫需要而撲殺的生豬補助標準,由目前的每頭600元提高到800元。病死豬要堅決做到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屠宰環節病害豬損失補貼由每頭500元提高到800元;對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費用給予每頭80元的補助,由中央和我省各級財政按照生豬撲殺現行比例分擔。
。ㄋ模┙∪鶎觿游锓酪哧犖。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規定,在區域或鄉鎮設立畜牧獸醫站,穩定機構和人員。落實好中央財政對基層動物防疫員每人每年1200元的工作經費補助,我省各級財政給予相應補助。
四、加強生豬市場調控和監管
(一)建立和完善生豬市場調控機制。建立健全以儲備制度為基礎的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機制和保障市場供應機制,有效維護生產者、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建立健全預警指標,完善儲備吞吐調節辦法,切實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和豬肉價格過度上漲。充分發揮平價商店“保供穩價”的導向作用,以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價格向群眾供應豬肉,在豬肉價格高位期間,平價商店銷售的豬肉價格要低于本地市場平均價格的10%以上。積極組織開展“穩定豬肉價格”倡議活動,向全省平價商店倡議通過實行產銷對接或產供銷一體化,降低豬肉流通成本。
。ǘ┏浞职l揮豬肉儲備調控作用。加大豬肉儲備總量,適當增加凍豬肉省級儲備數量,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和充實地方凍豬肉或活體儲備。各地財政要研究支持部分骨干企業建立商業儲備,作為政府調控市場的補充資源,保障政府和商業儲備的長期穩定運行。要切實落實主銷區和沿海大中城市地方豬肉儲備規模不低于當地居民10天消費量,其他城市不低于當地居民7天消費量的規定。根據生豬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合理把握豬肉儲備吞吐的時間、節奏和力度,加強生豬生產與市場調控。要完善豬肉儲備應急預案,定期組織相關承儲企業舉行應急演練,落實應急值班制度,一旦出現局部自然災害或中心城市出現豬肉搶購或供不應求的情況,要根據“先市后省”的原則,適時投放豬肉儲備,保證市場供應。
。ㄈ┘訌娚i監測統計工作。各地要健全統一信息發布平臺,按照職責定期發布相關信息,引導養殖戶合理調整養殖規模,優化養殖結構。統計部門要完善生豬抽樣調查制度,及時發布生豬存欄、結構和出欄數量等信息。物價部門要加強對生豬生產的成本調查和市場價格監測分析工作。農業部門要加強生豬生產動態跟蹤監測分析預警以及價格監測工作,重點加強生豬存欄結構、變化和生豬疫情的調查分析預警。商務部門要繼續做好生豬屠宰量調查統計。有關部門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逐步擴大監測調查點覆蓋范圍,不斷提高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
(四)加強市場、質量和價格監管。進一步加強豬肉及其制品檢疫和檢驗,嚴禁未經檢疫檢驗或檢疫檢驗不合格的豬肉及其制品流入市場。嚴肅查處屠宰加工銷售病死豬肉和注水肉等不法行為,規范生豬市場交易行為和流通秩序。加強生豬市場監督檢查,嚴厲查處違法經營、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
五、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進一步強化和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政府責任,將發展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各種突出問題。要著眼長遠,注重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落實長期的扶持和保障措施,構建防止豬肉價格大起大落、生產大上大下的長效機制,減緩生豬市場的周期性波動,促進生豬生產平穩健康發展。各地級以上市要盡快制訂本市促進生豬生產和價格穩定的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并認真抓好組織落實。同時,還要一并抓好牛羊肉、禽蛋奶和水產品等其他“菜籃子”產品的生產與市場供應工作。
。ǘ┍U瞎ぷ鹘涃M。各地要合理安排資金,為落實國家和省關于加大生豬生產的各項扶持政策提供財政保障,保證生豬等“菜籃子”商品生產、流通、消費領域統計、監測、分析工作的正常運行。
(三)正確引導市場預期。農業、物價等部門要完善新聞發布制度,及時、準確發布生豬等“菜籃子”商品的生產、市場和價格信息,客觀分析價格變動的原因和影響,準確解讀國家在扶持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妥善安排低收入群體生活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要積極引導新聞媒體真實、客觀、全面報道生豬市場變動的信息,平衡報道豬肉價格變動對生產者、消費者、經營者的影響,防止過度渲染,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ㄋ模┩咨瓢才诺褪杖肴后w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各地要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按機制要求及時發放臨時價格補貼。同時,要采取定點供應儲備食品、落實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加強學生食堂管理等多種方式,確保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基本穩定。
(五)強化監督檢查。省農業廳、物價局等有關部門要依據職責,加強對各地政府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督查結果及時上報省政府。對落實工作較好的地方,給予通報表揚;對政策落實不力、弄虛作假的地方予以通報批評。
保供工作方案10
1總則
1.1編制目的及依據
為及時預防和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撫州市行政區域內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確保糧食市場供應,保持糧食市場價格基本穩定,維護社會穩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國家糧食應急預案》和《撫州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規定,修訂本預案。
1.2等級劃分
本預案所稱糧食應急狀態,是指因各類突發事件及其他原因,引起市內糧食供求關系突變,在較大范圍內出現群眾大量集中搶購糧食、糧食脫銷斷檔、市場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等糧食市場急劇波動的狀態,或國家、江西省宣布進入國家級(Ⅰ級)、省級(Ⅱ級)糧食應急狀態。
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要求,根據事件的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本預案將糧食應急狀態分為二個等級:市級(Ⅲ級)、縣級(Ⅳ級)。其中:市級(Ⅲ級)是指在市內2個(含2個)以上縣(區)或市中心城區出現糧食應急狀態,以及超過縣(區)人民政府處置能力和市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按照市級糧食應急狀態來對待的情況;縣級(Ⅳ級)是指在1個縣(區)行政區域較大范圍出現糧食應急狀態,以及縣(區)政府認為需要按照縣(區)糧食應急狀態進行處置的情況。
1.2.1視事態發展程度,市級(Ⅲ級)應急狀態依次分為緊張、緊急、特急三種狀態。
(1)緊張狀態:市場糧價一周內持續上漲幅度超過30%,周邊市、縣或全市出現區域性糧食搶購、漲價現象,且持續時間超過3天;或在主城區或2個(含2個)以上縣(區)出現糧食搶購、異常漲價現象,持續時間超過3天,群眾出現一定恐慌情緒。
。2)緊急狀態:緊張狀態持續10天以上;或市場糧價一周內持續上漲幅度超過50%,全市出現較大范圍糧食搶購現象,并已相繼出現糧食供應緊張,個別地區出現糧食脫銷,群眾出現較大恐慌情緒。
。3)特急狀態:緊急狀態持續15天以上;或市場糧價一周內持續上漲幅度超過100%,全市出現全面搶購現象,糧食供應十分緊張,我市主城區出現糧食脫銷并持續3天以上,群眾出現極度恐慌情緒。
市級糧食供應應急狀態由市發改委根據市場監測情況提出,由市政府確認并責成采取相關措施。
1.2.2各縣(區)應當在市級應急狀態標準下,結合本地區實際,研究制訂縣(區)級(Ⅳ級)應急狀態具體標準、分級和應急處理辦法。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糧食應急狀態下,對原糧及成品糧(含食用油,下同)采購、調撥、加工、運輸、供應等方面的應對工作。
1.4工作原則
(1)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對不同等級的糧食保供應急工作,由市、縣(區)兩級政府按照糧食管理事權,實行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有關職能部門協調行動,局部服從整體,一般工作服從應急工作。
(2)科學監測、預防為主。要提高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加強對糧食市場的跟蹤監測,出現前兆及時預報,提前做好應對準備,防患于未然。
。3)反映及時、處置果斷。出現糧食應急狀態要立即向市政府報告有關情況,并迅速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應急處置快速果斷,取得實效。
(4)適時干預、重點保供。實施臨時限制糧食價格的強制性干預措施和臨時限定糧食價格的建議,經市政府同意,報省政府批準后,實行限量、定點、記錄等臨時性供應辦法,依法進行臨時性糧食市場特別管制,強制性控制社會糧源和涉糧設施。全市糧食應急供應重點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含大中專院校等大型集體單位)、駐撫部隊和災區缺糧群眾的口糧供應,重點保障地區為撫州市中心城區。
2組織機構和職責
為保證糧食應急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市政府成立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負責領導、指揮、協調全市糧食應急工作。
2.1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
總指揮:市政府分管副市長;
副總指揮: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市發改委主任;
成員:市發改委、市應急管理局、市政府新聞辦、市財政局、市統計局、市農業局、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民政局、中儲糧撫州直屬庫、撫州供電公司、農發行撫州分行、南昌鐵路局撫州北站等部門負責人組成。
糧食應急指揮部下設撫州市糧食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由市發改委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
2.1.1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職責
。1)指揮市政府有關部門和縣(區)政府開展糧食應急工作,并對縣(區)政府糧食應急工作進行督查和指導;
。2)掌握糧食市場形勢,提出啟動或終止實施糧食應急預案的建議,經市政府批準后,由應急指揮部組織實施;
(3)向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事態發展變化情況,并根據需要向駐市部隊和武警部隊通報有關情況;
(4)負責組織有關部門維護糧食市場秩序,查處囤積居奇、哄抬糧價、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擾亂市場秩序和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5)完成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2.1.2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分工
。1)市發改委:負責糧食應急日常工作;做好糧食市場調控和供應,負責應急糧食的采購、儲備、加工、調運和銷售;完善市級儲備糧的管理和動用機制,及時提出動用市級儲備糧的建議;負責應急期間的相關部門協調工作,加強糧食市場價格的監測、匯總、上報;建立和完善糧食應急儲備、加工、運輸、供應網絡。
。2)市應急管理局:指導、協調行業主管部門做好應急期間企業安全生產,協助做好糧食應急綜合協調工作和災害事故綜合救援工作準備,按職責調撥應急救援物資。
。3)市政府新聞辦:對市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進行審批和管理,對參加媒體進行指導和管理,會同市發改委制訂全市糧食應急新聞發布預案,負責及時、準確地組織發布相關新聞,加強互聯網、新聞網站和新媒體的監管,正確引導輿論。
。4)市財政局:負責安排、審核實施糧食應急預案所需經費,?顚S,及時足額撥付到位,并負責對應急資金使用的監督。
(5)市統計局:負責統計監測與應急工作相關的糧食生產和消費。
。6)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根據糧食生產及市場供求情況,確定市級糧食生產用種儲備,采取有力措施增加糧食生產,努力促進產需基本平衡,防止糧食生產大起大落。
。7)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對糧食市場監管,依法打擊囤積居奇、欺行霸市等違法經營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對糧食加工、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進行監管,嚴肅查處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等違法行為。
(8)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加強對貨運企業行業管理,根據糧食應急工作的需要,加強對應急運力的調度,及時安排落實應急糧食的車輛和運輸。負責應急期間糧食應急車輛臨時通行證件的發放。
。9)市公安局:負責維護糧食供應場所的治安秩序,保證道路交通運輸的暢通,配合有關部門及時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活動,確保應急期間持有“臨時通行證件”糧食應急車輛暢通無阻。
。10)市商務局:負責市主城區各超市應急糧油供應工作。
(11)市民政局:負責組織應急、救濟糧的發放工作。
(12)中儲糧撫州直屬庫:負責中央儲備糧與地方儲備糧應急動用工作的銜接,確保應急保供各環節順暢聯結。
。13)撫州供電公司:負責糧食應急工作的電力調度,保障應急糧食加工用電。
。14)農發行撫州市分行:負責給由地方政府指定、承擔應急救災任務的依法設立、實行獨立核算,并符合相關貸款政策的糧食企業落實采購、儲備、加工、調撥、運輸、供應應急糧食所需的貸款。
。15)南昌鐵路局撫州北站:根據糧食應急工作的需要,及時安排落實應急糧食的鐵路運輸。
各成員單位要按照本預案明確的職責,制定相應的應急工作方案。
2.2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
2.2.1主要職責:
。1)執行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的決定,負責全市糧食保供應急工作的綜合協調及相關組織管理工作。
(2)按照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部署,聯系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成員單位和相關縣(區)政府開展應急工作。
。3)綜合有關情況,起草有關文件和簡報。
(4)協助有關部門核定實施應急預案的各項經費開支,提出對實施預案單位和個人的獎懲意見。
(5)完成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2.2.2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下設四個工作小組
。1)市場供應組:由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中儲糧撫州直屬庫派員參加,設在市發改委農經與糧食調控科。負責編制市場需求計劃,提出有效、有序的供應辦法,承擔應急糧票和油票監制、分發、回收、結算工作,或落實憑《戶口簿》定點、限量、記錄供應的辦法組織設置供應站點;監測糧食市場價格、銷量等動態。
(2)儲備調運組:由市發改委、市應急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供電公司、南昌鐵路局撫州北站派員參加,設在市發改委糧食規劃與倉儲科。負責按照儲備糧出庫計劃,編制和落實應急糧食調撥、加工及安全生產方案,協調調撥車輛運輸、定點加工、成品回購、副產品處置及加工企業能源供應;落實糧食倉庫、加工工廠、銷售點的存糧安全、生產安全、運輸安全、消防安全等保障工作。
(3)政策及財務核算組:由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農發行派員參加,設在市發改委糧食執法與財審科。負責各項糧食政策的執行和監督,防范違規違紀事件的發生;負責應急保供資金、費用測算事項;監管相關單位搞好財務核算。
。4)質量檢測組:由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派員參加,設在市糧油質量監督檢驗站。負責原糧、成品糧質量檢測和監管,防止不合格糧食流入口糧市場。
2.3各縣(區)糧食應急機構及其職責
各縣(區)政府成立相應的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負責領導、組織和指揮本轄區內糧食應急工作。在本轄區內出現糧食應急狀態時,應當先啟動本地糧食應急預案,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調控效果或狀態升級,由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提請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進行調控。市糧食應急預案啟動后,要按照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完成各項應急任務。
3預警監測
3.1市場監測
市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全市糧食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對全市糧食市場供求形勢的監測以及對全省糧食市場供求趨勢分析,隨時掌握糧食市場動態變化情況。
撫州市主城區(含臨川區)確定若干個市本級應急供應網點作為市場信息監控點,各縣(區)政府所在城鎮應確定若干個縣(區)應急供應網點作為市場信息監控點,實行信息報告制度,由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收集匯總。特別要加強對重大自然災害和其他突發事件的跟蹤監測,出現緊急情況隨時報告。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綜合分析各部門提供的數據、信息,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和省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報告,并向市直有關部門通報情況。同時根據市場出現的情況,提出是否啟動本級糧食應急預案的建議。
在啟動糧食應急預案期間,各信息監控點要積極配合各級應急工作指揮部門的工作,對拒不配合應急工作的信息監測點,視情節輕重進行處罰。
3.2應急報告
市發改委建立全市糧食市場異常波動應急報告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縣(區)發改委(糧食行政主管部門)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并及時向市發改委報告。
3.2.1發生洪水、地震以及其他嚴重自然災害,造成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的;
3.2.2發生重大傳染性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等公共衛生事件,引發公眾恐慌,造成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的;
3.2.3各市場信息監控點在發現市場糧食價格超過平常銷售價格30%以上幅度的非正常波動,或出現群眾排隊搶購糧食等非正常情況。
4應急響應
4.1應急響應程序
4.1.1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應急響應工作程序
(1)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在接到糧食應急情況報告后,應當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迅速掌握、分析有關情況,確認是否出現糧食應急狀態,并按照市糧食應急預案的規定提出采取應急措施的意見,及時向市政府報告。
。2)啟動本預案后,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立即進入應急工作狀態,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政令和信息暢通。
(3)加強輿論監管,及時作好新聞發布和正面宣傳報道工作,正確引導輿論導向,緩解社會公眾緊張情緒。
(4)出現國家級(Ⅰ級)、省級(Ⅱ級)糧食應急狀態時,經市政府批準后,由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啟動本預案,并服從國家和省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的指揮。
4.1.2應急響應
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成員單位接到指揮部指令后,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按照本部門的職責迅速落實應急工作方案。
4.1.3應急響應工作程序
。1)出現糧食應急狀態,市、縣(區)應急指揮部應全天24小時監測糧食市場動態,并及時上報上級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必要時提出緊急支援的請求。
。2)及時采取措施,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做好糧源組織和供應工作,加強市場監管,維護糧食市場秩序。
(3)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4)迅速執行上級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下達的各項指令。
4.2應急處理
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根據糧食市場出現的應急狀態,報市政府批準后啟動糧食應急預案,并向省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報告。應急預案啟動后,市直有關部門要服從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并根據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不同程度的應急狀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4.2.1市級應急處理
當啟動本預案時,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各縣(區)政府在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的指揮下采取以下措施:
。1)積極籌措糧源,增加市場糧食供應量。
市本級應急供應網點:依現有庫存大米(食用油)品種、數量,按照應急預案啟動前三天的價格供應市場,銷完為止;網點上級配送機構當期應配送的大米(食用油)品種、數量繼續足量配送,網點應繼續按原價供應市場;必要時,印制應急糧、油供應票據實行計劃供應。
市本級應急加工網點:依現有庫存原糧(稻谷)品種、數量、價格進行加工,以應急預案啟動前三天的價格供應市場,銷完為止;應急加工網點已經簽約的稻谷調入合同應抓緊履約,確保加工糧源不斷。
市本級運輸企業:本企業擁有的運輸車輛和簽約車輛聽從應急指揮部的統一調度,運輸價格按應急啟動前一周的運價執行。
市級儲備糧承儲單位:接到應急預案啟動指令后應迅速組織人員、設備就位,同時對即將出倉的稻谷進行品質、食品安全檢測、單據填報等各項準備工作;待出庫指令下達后1小時裝車發運。
市、縣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要及時啟動糧食應急加工、運輸、供應系統,增加市場供給,平抑市場糧價,確保當地駐軍和居民糧食供應。如當地糧食企業的商品庫存糧不足時,要組織當地糧食企業或通過糧食批發市場籌措糧源,同時擇機動用現有應急儲備糧油庫存。如仍不能滿足市場應急供應時,由市、縣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向上級政府申請,動用上級應急儲備糧油。
。2)加強糧食市場監管,依法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糧價、非法加工和銷售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等違法經營行為,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
。3)加強對糧食市場動態的實時監測,分析原因,科學預測動態走向,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
(4)及時組織新聞單位進行正面宣傳報道,盡快消除社會不實傳聞和消費者的恐慌情緒,同時嚴肅查處造謠惑眾者。
。5)動用種子儲備,組織擴大糧食生產,增加糧食總量。
4.2.2.動用市級儲備糧油
。1)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要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按照全市統籌安排的原則,提出市級儲備糧油應急動用計劃,報請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2)動用市級儲備糧油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賱佑檬屑墐浼Z油的數量、品種、庫存成本、價格;
②動用市級儲備糧油的資金安排、補貼來源;
③動用市級儲備糧油的使用安排和運輸保障,如實物調撥、加工供應、市價銷售、低價供給或無償發放,以及電力保障、運輸保障的具體措施等。
。3)如動用市級儲備糧油仍不能滿足市內應急供應時,由市人民政府上報省人民政府動用省級儲備糧油的申請。
(4)其他配套措施。
、偌Z食調撥。市發改委負責市級儲備糧油動用計劃的`執行,具體落實糧食出入庫庫點,及時提報重點運輸計劃,合理安排運力,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將糧食調撥到位,并將有關落實情況分別報送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及成員單位。市級儲備糧油原則上實行送貨制,也可實行取貨制,調運費用由調入方負擔。用于應急調控的糧食,無論使用商品糧或者儲備糧,均實行調撥令。調撥令由市發改委以正式文件或傳真電報形式下達,特殊情況下以電話通知形式下達(以電話通知形式下達的,隨后應補發正式文件)。各縣(區)發改委(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及國有糧食企業和有一定規模的民營糧食企業必須無條件服從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下達的調撥令,按時完成調撥任務。
、诩Z食加工。本預案啟動后,市、縣(區)發改委(糧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和政府指令,對定點加工企業下達應急糧食指令性加工任務,加工企業必須服從加工指令,開足馬力生產。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為加工企業提供原糧,并同加工企業簽訂委托加工合同。加工企業加工成品糧后,由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按照有關部門核定的價格,批發銷售至各零售網點。
、奂Z食供應。本預案啟動后,應急供應點所庫存的成品糧油暫時封存,無條件聽從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的統一調度,禁止哄抬糧價、囤積居奇。
、芄⿷獌r格。執行應急預案啟動前三天的價格。
4.2.3市場供應
經市政府批準,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有權統一緊急征用社會上的糧油、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并給予合理補償。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必要時還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實行價格干預。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由市市場監管局會同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部門研究制定價格干預措施,經市政府同意,報省政府批準后實施。
。2)實行居民定量供應。根據事態的發展和糧源狀況,由市糧食應急指揮部確定居民憑票定量供應的時間、標準和范圍。市發改委負責組織實施居民定量供應。
4.3應急終止
糧食應急狀態消除后,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要向市政府提出終止實施本預案的建議,經市政府批準后,及時終止實施應急措施,恢復正常秩序。
5應急保障
5.1糧油儲備
5.1.1為應對糧食應急狀態,依據市政府有關地方儲備糧油文件要求,建立市本級和縣(區)儲備糧油庫存,并根據市場供求情況以及糧食應急供應的需要,優化儲備布局和品種結構,確保在應急的情況下政府掌握必要的調控糧源、食用油。
5.1.2所有糧油應急(供應、加工、儲備)企業都要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要求和省、市人民政府有關規定,保持必要的糧油庫存量。市、縣(區)地方儲備糧應實行年度梯級輪換,遵守《撫州市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有關架空期的規定,禁止地方儲備糧一次性輪空、或一次輪入。
5.1.3按照省有關部門的規定,市、縣(區)應保持必要成品糧庫存量。市、縣(區)按常住人口數量和人均每天消費大米0.5公斤、食用油25克建立成品糧、食用油儲備,市本級成品糧不少于10天供應量,縣(區)成品糧不少7天供應量。
5.1.4市、縣(區)地方儲備糧儲存庫點原則上一個縣(區)確定1個,最多不應超過2個。并應選擇倉儲設施條件較好、距縣城近或距大米加工企業近的國有糧食收儲企業。
5.1.5縣(區)確定的地方儲備糧儲存庫點和存儲數量應及時上報市發改委備案。如遇地方儲備糧庫點調整應在10日內報市發改委。
5.2糧食加工
5.2.1市、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糧食應急加工的需要,選擇和扶持一批交通便利、設施較好且常年具備加工能力,符合衛生質量要求的國有或非國有糧食加工企業作為糧食應急加工指定企業,承擔糧食應急加工任務。
5.2.2如當地或一定區域內的糧食加工能力不能滿足應急需要的,應指定區域外規模較大的國有或非國有企業承擔糧食加工任務。
5.2.3特殊情況下,非定點糧食加工企業也應當接受市、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指令,加工應急糧食。
5.2.4應急加工企業應逐步添置備用應急發電設備和大米副產品堆放場所,以確保應急加工企業在應急情況下能夠正常運轉。
5.2.5縣(區)確定的應急加工企業和日加工能力應及時上報市發改委備案。如遇應急加工企業調整應在10日內報市發改委。
5.3糧油供應
5.3.1按照每個鄉鎮、街道應至少有1個應急供應網點,網點應選擇具有大米供應的鄉鎮超市,不得設在只有稻谷庫存的鄉鎮糧管所(購銷公司、儲備庫);人口集中的社區,每3萬人應至少有1個應急供應網點。
5.3.2市、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糧食應急供應的需要,選擇和扶持一批交通便利、設施較好且常年具備供應能力,符合衛生質量要求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糧食零售企業、連鎖超市、商場及其他糧食零售企業作為糧食應急供應指定企業,承擔糧食應急供應任務。
5.3.3市、縣(區)糧食應急保障配送中心、軍糧供應站(代供點)應主動承擔應急供應任務。
5.3.4市、縣(區)發改委(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選擇1-2家信譽好、具有固定食用油儲存倉庫、具備某品牌食用油區域代理資格批發企業作為食用油應急供應點,委托其承擔食用油應急供應任務。
5.3.5縣(區)確定的應急供應企業和日供應能力應及時上報市發改委備案。如遇應急供應企業調整應在10日內報市發改委。
5.4糧油儲運
5.4.1根據糧油儲備、加工、供應點的布局,科學規劃,提前確定好運輸路線、儲存地點、運輸工具等,確保應急糧油的運輸。
5.4.2市、縣(區)發改委(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必須選擇轄區內1-2家誠信好、有固定自有車輛和部分簽約車輛的物流企業作為本轄區應急運輸企業。
5.4.3本預案啟動后,對應急糧油要優先安排計劃、優先運輸,及時辦理車輛運輸的相關手續,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確保應急糧油運輸暢通。
5.4.4縣(區)確定的應急運輸企業和物流能力應及時上報市發改委備案。如遇應急運輸企業調整應在10日內報市發改委。
5.5應急設施建設和維護
5.5.1各級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強對儲備、加工、供應、運輸應急設施的建設、維護工作,確保糧油應急工作的需要。
5.5.2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增加應急電源,增加原糧、成品糧及糧食加工大米副產品(如糠等)存放點,添置適當應急運輸車輛。
5.5.3建立糧食應急網絡平臺,實現原糧存儲、糧食加工、成品糧運輸、成品糧供應大數據共享。
5.6通信保障
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成員單位和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要向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提供準確有效的通信聯絡方式,通信聯絡方式改變時要及時報告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保證通信暢通。
5.7培訓演練
5.7.1市、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要加強對本預案及本轄區糧食應急預案的學習培訓;
5.7.2市、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應兩年一次進行桌面演練,條件允許的情況三至五年進行糧食應急實戰模擬演練;
5.7.3建設一支熟悉日常業務管理,能夠應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的訓練有素的專業化隊伍,保障各項應急措施的貫徹落實。
6后期處置
6.1評估和改進
本預案終止后,市、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要及時對應急處理工作進行評估、總結,對實施應急預案中發現的問題,要研究提出改進措施,進一步完善糧食應急預案。
6.2應急經費和清算
6.2.1市、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對實施糧食應急預案的各項支出認真審核,經審核后,及時進行清算,撥補到相關單位。
6.2.2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庫存的商品糧,按照順價銷售的原則作價出庫,不得虧本銷售,也不準借機牟取暴利。儲備糧按照實際儲存成本加出庫費用(含運輸、包裝、裝卸費用等)作價。
6.2.3糧食加工企業按照合理的原則核算加工費;零售企業按照進價加微利的原則供應成品糧。對其它自行組織貨源的糧油品種,必要時實行進銷差率控制,以不超過10%為限。
6.3應急能力恢復
市、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在本預案啟動后動用的市級應急儲備糧油,按實際動用數量及時補充市級應急儲備糧油庫存,恢復應對糧食應急狀態的能力。
6.4獎勵和處罰
6.4.1市、縣(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對參與應急工作的人員,應按照有關文件規定給予適當的通信、加班等補助。為弘揚先進、彰顯優秀,促進應急工作順利進行,對有下列突出表現的單位或個人,由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會同有關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1)出色完成應急任務的;
(2)對應急工作提出重要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
。3)及時提供應急糧食或節約經費開支,成績顯著的;
(4)有其他突出貢獻的。
6.4.2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會同有關部門依紀依法處理。
。1)不按照本預案規定和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要求采取應急措施的;
(2)在糧食銷售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的;
。3)拒不執行糧食應急指令,指定加工企業和銷售網點不接受糧食加工和供應任務的,不按指定供應方式供應或擅自提價的;
(4)有特定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在應急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
。5)貪污、挪用、盜竊應急工作經費或物資的;
(6)糧食儲備或糧食經營企業的庫存量未達到規定的水平,影響應急使用的;
。7)對糧食應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為。
7附則
7.1本預案由市發改委會同市政府有關部門修訂,報市政府批準后實施。各縣(區)政府要按照本預案的要求,結合本縣(區)實際情況,制訂和完善本縣(區)糧食應急預案,并報市發改委備案。
7.2本預案由市發改委負責解釋。
7.3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7.42017年制訂的《撫州市糧食應急預案》同時廢止。
保供工作方案11
一、地區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需求測算和形勢分析
。ㄒ唬┟禾啃枨罅空{查預測。去冬今春(2020年11月-20xx年3月),喀什地區煤炭消費量204.1萬噸,其中:熱電生產用煤87萬噸、供熱生產56.5萬噸、工業生產13.5萬噸、民生塊煤47.1萬噸(各縣(市)鄉(鎮)機關、教育、衛生、公安等部門采購煤炭16.7萬噸;民政扶貧采購煤炭20.5萬噸;供銷社采購社會群眾煤炭9.93萬噸)。今冬明春,預計喀什地區煤炭需求量209.8萬噸,其中:華電喀什熱電公司生產用煤需求90萬噸,供熱企業用煤需求60.2萬噸,工業生產用煤12.8萬噸,民生塊煤需求46.8萬噸(各縣(市)鄉(鎮)機關9.65萬噸;教育、衛生、公安等部門采購需求量7.18萬噸;民政扶貧煤需求量21.38萬噸;供銷社采購需求量8.61萬噸)。
。ǘ╇娏┬杵胶忸A測。去冬今春(2020年11月-20xx年3月),受寒潮低溫、工業復產、“煤改電”工程投運等多重因素影響,喀克電網負荷快速增長,最高用電負荷出現在12月并達到210萬千瓦,因雨雪天氣光伏出力受阻,水電站蓄水不足,區內電力調峰能力僅有150萬千瓦,庫車-阿克蘇-巴楚750千伏II回線路接入期電力缺口達到35萬千瓦,短期出現了嚴重的錯峰限電問題。今冬明春(20xx年11月-2022年3月),結合喀什地區供電特性,預計喀什電網最高用電負荷出現在12月下旬并達到232萬千瓦,同比增長20%,隨著阿爾塔什水電站投運,區內電力調峰能力達到237萬千瓦,電力供需基本保持平衡狀態,若主要發電機組發生故障,電力供應仍呈現緊張狀態。
。ㄈ┟禾亢碗娏Ρ9┕ぷ髂繕
1.保供煤、保安全。各縣(市)、各部門、供煤企業加強煤炭儲備、運輸、供應,確保煤炭供儲充足,部門、企業、群眾、群體用煤安全可靠,防止供應不足、供煤中斷、運輸不暢、缺煤少煤等問題發生。
2.保供電、保需求。各縣(市)、各部門、電力企業加強供電形勢分析,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防范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發生。加大煤炭調運和儲備,保障火電機組穩定出力,加強調水分配,提高水電機組發電,強化電網運行維護,科學制定有序用電方案,優先確保重點場所和居民用電需求。
3.保質量、保民生。各縣(市)、各部門依法依規開展煤炭質量監督檢查,嚴厲打擊摻雜造假等違法行為,確保煤質達標、熱值達標,保障全社會優質高效用煤。
4.穩價格、穩市場。各縣(市)、各部門依法依規加強煤炭價格監測,控制煤價上揚,確保煤炭運輸銷售價格穩定、市場平穩運行。
二、地區重點行業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保供方式
(一)華電喀什熱電公司煤炭保供工作。20xx年今冬明春,華電喀什熱電公司計劃用煤90萬噸,主要從阿克蘇地區俄礦采購40萬噸、準東天池能源和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采購50萬噸。一是督促華電喀什熱電公司加快與阿克蘇俄礦、天池能源銷售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簽訂煤炭采購合同,確保90萬噸煤炭采購到位,保障地區電力和熱力生產充足。二是督促華電熱電公司加大煤炭儲備,確保煤炭庫存達到15天以上,建立煤炭供應應急處置預案和措施,防范煤炭供應中斷發生停產、停電、停熱事故發生。三是協調鐵路部門加大華電熱電公司煤炭運輸,做好防疫消殺工作,保障煤炭運輸運力充沛、安全穩定。
。ǘ┕崞髽I煤炭保供工作。20xx年今冬明春,地區供熱企業計劃用煤60.2萬噸,其中:疏勒縣5.9萬噸、疏附縣5.5萬噸、英吉沙縣5萬噸、伽師縣7萬噸、岳普湖縣5萬噸、莎車縣15萬噸、澤普縣3.5萬噸、巴楚縣6.5萬噸、麥蓋提縣6.8萬噸。一是督促各供熱企業盡快與區外煤炭生產企業簽訂合同(協議),組織運煤儲煤,確保采購煤炭足額到位。二是各供熱企業加大今冬明春煤炭采購預警分析,在供暖季前儲備20天以上的生產用煤。
。ㄈ┕I企業煤炭保供工作。地區工業企業生產生活用煤主要集中在水泥生產、磚廠燒煤、園區企業生活鍋爐用煤,20xx年今冬明春計劃用煤12.8萬噸,其中:喀什市4.3萬噸、疏勒縣1.29萬噸、疏附縣0.11萬噸、英吉沙縣0.35萬噸、伽師縣0.43萬噸、莎車縣2萬噸、澤普縣1.1萬噸、葉城縣3.2萬噸。一是充分發揮煤炭采購合同“壓艙石”作用,督促企業早簽、多簽、實簽中長期煤炭采購合同,確保合同履約到位,煤炭采購到位。二是加強煤炭市場價格監測,充分發揮市場在煤炭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打擊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營造良好的煤炭市場環境,提高煤炭市場供應能力。
(四)民生塊煤保供工作。20xx年今冬明春,民生用煤保供工作原則上繼續延用2020年煤礦直供、直銷方式,塊煤規格小塊(3cm-16cm),熱值在4300-4500大卡,鐵路煤炭運價執行自治區協調烏鐵局確定價格(南疆三地州直銷站點民生塊煤價格構成見附件2)。由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銷售有限公司分別在喀什市、巴楚縣、葉城縣設置直銷點,各縣(市)統一組織公路運輸至各鄉(鎮)分銷點,煤炭終端到戶價格在上述到場價格基礎上、增加公路短途運費和不超過10%的毛利(各縣市鄉鎮到場指導價見附件3)。
全地區共設置3處煤炭直銷點保障民生塊煤供應,主要由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銷售有限公司負責直銷點煤炭運輸、儲存、管理、銷售工作。其中:喀什市直銷站點覆蓋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伽師縣、岳普湖縣、英吉沙縣、塔什庫爾干縣。巴楚縣直銷站點覆蓋巴楚縣、麥蓋提縣。葉城縣直銷站點覆蓋葉城縣、莎車縣、澤普縣。
1.民政部門低收入群體保障用煤
由地區民政局統一組織,各縣(市)民政部門確定扶貧用煤需求量,自行籌措資金,直接前往直銷站點與供煤企業簽訂合同,由各村基層書記組織力量和車輛,從鄉(鎮)拉運至村,逐戶造冊登記分發。推進“扶貧煤”轉“扶貧電”工作,到20xx年喀什地區累計完成“煤改電”工程改造任務49.44萬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68萬戶,地區和各縣(市)民政部門組織開展“煤改電”工程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煤摸底工作,按照等價轉化為扶貧電量進行補貼,減少民生塊煤保供量,降低民生塊煤保供壓力。
2.政府機關、學校、醫院保障用煤
由縣級行業主管部門統計本系統今冬明春用煤需求量,直接到直銷站點采購煤炭,與供煤企業統一簽訂合同、統一付款、統一運輸,采購落實運輸企業。由教育、衛生、公安、各鄉(鎮)負責本系統、本轄區煤炭采購運輸工作。
3.城鄉居民及其它社會群體保障用煤
由地區供銷社負責社會群眾用煤的直供直銷工作,依托基層供銷社網點,搭建平臺公司串聯整體銷售業務,在各鄉鎮(街道)設立煤炭分銷點。采取“供銷社+煤企”的代銷合作模式,由縣市供銷社與供煤企業簽訂合同,貨款和運輸環節由供煤企業負責,供銷社統一采購、掛牌銷售,明碼標價,堅持“保本、微利”原則,限定利潤不超過終端價格的10%,定期向企業結算資金。
4.民生塊煤保供時間安排。20xx年9月15日前,各縣(市)完成本轄區20xx年今冬明春民生用煤需求量摸底調查工作。20xx年9月30日前,各縣(市)和供銷社完成20xx年今冬明春民生用煤公路運輸企業確認工作,保障直銷點煤炭轉運暢通;各鄉(鎮)、機關、民政、學校、醫院、供銷社等部門完成20xx年今冬明春民生用煤采購合同簽訂工作。20xx年10月15日,各縣(市)人民政府與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銷售有限公司完成20xx年今冬明春民生用煤框架協議簽訂工作,協議內容要明確民生用煤需求量、供應量、出礦價格,待自治區協調確定鐵路運價后,在合同文本中確定到場價格。20xx年11月15日,基本完成民生用煤拉運和保供工作。
三、地區20xx年今冬明春有序用電保供方式
。ㄒ唬╇娏Ρ9┗驹瓌t。一是堅持統籌兼顧,確保重點。優先確保居民生活用電、黨政機關、部隊、醫院、學校、特殊重要用戶、市政公用設施、煤礦等重點領域正常用電不受影響,其次確保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第三產業合理用電需求。優先保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的企業用電,優先保證連續性生產作業和中斷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高危企業用電。二是堅持科學合理、切實可行。按照“先錯峰、后避峰、再負控限電、最后拉路”的順序,開展有序用電工作,通過調整高峰季節或高峰時段設備檢修、農業輪灌等錯峰、避峰手段調整用電需求,力爭做到“限電不拉路”。
。ǘ┯行蛴秒姳9┓桨。一是電力預警分級,Ⅰ級:最大限電負荷指標不小于預計最大用電負荷的20%,且不小于預測最大電力缺口;Ⅱ級:最大限電負荷指標不小于預計最大負荷的15%;Ⅲ級:最大限電負荷指標不小于預計最大負荷的10%;Ⅳ級:最大限電負荷指標不小于預計最大負荷的5%。(有序用電控制單位詳見附件4)。二是局部有序用電,因局部電網出現電力缺口,按照先錯峰、后避峰的順序安排限電措施,錯峰避峰負荷大小參照局部電網最大缺口負荷確定。三是農灌輪停有序用電,當電量缺口較大時,根據實際情況啟用農灌輪停限電方案。當錯避峰及限電仍無法完成最大調控指標且電力缺口負荷時,執行“停一開六”、“停二開五”等輪停限電方式,保證農業灌溉有序用電。四是采暖輪停有序用電,當電量缺口較大時,根據實際情況啟用采暖輪停限電方案。當錯避峰及限電仍無法完成最大調控指標且電力缺口負荷時,執行采暖機組輪停限電方式,保證采暖有序用電。
四、地區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重點工作
。ㄒ唬┲贫禾亢碗娏Ρ9┕ぷ鞣桨。各縣(市)根據地區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方案,制定本縣(市)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工作方案,劃分部門職責,壓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明確目標任務。地區相關單位根據職責,制定本部門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措施,劃分工作任務,明確責任人。華電喀什熱電公司、各供熱企業、各工業用煤生產企業要制定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采購保供計劃,簽訂并履行合同(協議)。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公司制定20xx年今冬明春民生塊煤計劃、生產、運輸方案,確定具體的卸煤運輸措施、儲備保障和管理制度。國網喀什供電公司要制定20xx年今冬明春有序用電工作方案,劃分工作任務,確定運行、調度、檢修、應急各項措施。各發電企業要制定20xx年今冬明春保電應急預案,制定運行發電計劃和具體措施。(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地區工信局、發改委、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民政局、供銷社、交警支隊,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公司、各發電企業、各供熱和工業用煤企業。)
。ǘ┤骈_展煤炭需求摸底調查工作。各縣(市)組織各鄉(鎮)、民政、衛生、學校、公安、企業等部門,認真細致開展本系統、居民群眾及社會群體、用煤企業20xx年今冬明春用煤需求摸底調查工作,測算煤炭需求量和終端價格,進行對比分析,填報數據信息,報送地區相關單位。(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
(三)深入開展電力供需研判和宣傳引導工作。各縣(市)、電力部門認真開展各行業、各領域電力需求摸底調查工作,測算分析區內電力供需形勢,加強預警。加大電力安全、節約用電宣傳引導工作,為今冬明春電力保供工作營造積極良好的社會氛圍。(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國網喀什供電公司。)
(四)推動煤礦合法合規復產。莎車縣人民政府要嚴格落實《關于做好自治區煤炭供應的緊急通知》(新政發明電〔20xx〕4號),切實履行屬地監管責任,按照《國家煤礦安全監管局復工復產驗收管理辦法》(煤安監行管〔2019〕4號),加大長勝煤礦(核定產能80萬噸)復工復產驗收專業技術指導和檢查工作,組織安全監管部門并邀請自治區煤炭專家庫的通風、瓦斯、機械、掘進、綜采等專家開展復產復工驗收工作,嚴格落實煤礦復產復工驗收標準,消除安全隱患,確保驗收合格,保障安全前提下,在冬季供暖季前推動莎車縣長勝煤礦復產復工,提高全地區煤炭供應量。(責任單位:莎車縣人民政府,地區發改委。)
(五)加快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推動天池能源公司喀什地區煤炭物流儲運基地(30萬噸)項目建設,力爭20xx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積極引導重點用煤企業構建煤炭儲備體系,加大煤炭采購儲備量,加強煤炭儲備監測,提高煤炭穩定供應和應急保障能力。推進莎車火車西站物流中心項目建設,構建民生塊煤直銷點,提高莎車及周邊縣煤炭運輸和儲備能力,減少運輸距離和成本。(責任單位:喀什市、莎車縣人民政府,地區發改委、工信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七M電網工程建設。加快莎車-和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爭取9月底建成投運。加快鏨高220千伏送出工程、莎車北郊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喀什欄桿、喀什荒地、喀什盤藁、喀什加依提勒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爭取12月底建成投運。加快20xx年農網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爭取10月底建成投運。進一步提升地區電網輸電供電能力,保障今冬明春可靠用電。(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國網喀什供電公司。)
(七)做好民生用煤分銷點確認工作。各縣(市)、供銷社在2020年設置的民生用煤分銷點基礎上,充分考量20xx年今冬明春民生用煤需求,在鄉鎮合理布局煤炭分銷點,各點確認一名具體負責人,確保場地、人員、設備到位,煤炭轉運分銷運行正常。(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地區供銷社。)
(八)做好民生用煤合同簽訂工作。各縣(市)、民政局、供銷社組織做好與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和新疆天池能源公司民生用煤采購合同簽訂工作,發揮合同“壓艙石”作用,確保合同履約執行到位。(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地區民政局、供銷社。)
。ň牛┳龊妹禾窟\輸保障工作。工信部門積極協調自治區落實煤炭運輸優惠價格政策,協助供煤企業協調鐵路運輸部門加快加大煤炭運輸量,提高直銷站點和用煤企業存煤量。地區交通局要協調解決煤炭道路運輸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緊急狀態煤炭運輸應急預案,開辟煤炭運輸綠色通道,嚴防道路擁堵和交通事故,確保運輸安全暢通。各縣(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供銷社提前確定民生用煤運輸企業,及時將直銷點煤炭安全足額運至各分銷點。(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地區民政局、供銷社、交通運輸局、交警支隊。)
(十)加強民生用煤直銷點組織管理?κ彩、巴楚縣、葉城縣要加大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和新疆天池能源公司直銷站點調查管理,解決煤炭堆放場地不足、轉運困難等問題。直銷點管理公司要主動作為、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加快民生用煤拉運量,合理提高煤炭庫存量,加強人員、物資設備管理,制定應急措施,防止煤炭風化損耗、發生自燃事故,主動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轉運工作,確保民生用煤及時足額出場。(責任單位:喀什市、巴楚縣、葉城縣人民政府,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公司。)
(十一)打通民生用煤直供直銷“最后一公里”。各縣(市)、鄉鎮、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意識,做好民生用煤直銷轉分銷至用戶各環節的運輸銷售工作,扎實開展基層群眾服務工作,有序組織群眾群體購煤運煤、安全入戶,確保轉運煤炭到場即卸、足額堆放、安全管控、有序拉運,運輸車輛因道路狹窄無法進場的村,應妥善安放、過磅查收、派人看管,組織力量利用電動工具進行拉運,優先幫助無勞動力家庭,堅決杜絕發生無序搶購、隨意堆放、無人看管、煤炭損失等亂象問題發生,切實打通民生用煤至用戶“最后一公里”通道。(責任單位:各縣(市)鄉(鎮)村(隊)。)
。ㄊ┘訌娒禾拷K端消費價格監測工作。各縣(市)、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做好煤炭裝卸、存儲、運輸、銷售各環節價格測算工作,采取有效價格措施,從嚴控制運價,終端消費價格控制在限定范圍內,形成測算表冊下發各縣(市),指導開展價格監督檢查工作。(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地區發展改革委。)
。ㄊ┘訌娒禾亢碗娏ΡO測和信息報送工作。地區工信局、發改委對各縣(市)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工作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向地委行政公署報告。各縣(市)、相關部門、供煤企業確定1名聯絡員,每周向相關部門上報工作開展情況。(責任單位:各縣、市人民政府,地區工信局、發改委。)
五、地區2020年今冬明春民生用煤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建立三級組織體系
一是調整充實地區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區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工作,建立健全組織協調、定期調度、溝通聯絡各項工作機制,解決各縣(市)煤炭和電力保供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各縣(市)人民政府進一步充實縣級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領導小組,繼續由常務副縣(市)長擔任組長,貫徹落實地區煤炭和電力保供各項工作安排部署,負責本轄區煤炭采購、運輸、儲備、抑價和有序用電等各項保供工作,確?h(市)20xx年今冬明春用煤用電平穩安全。三是各鄉(鎮)成立民生用煤保供領導小組,由鄉(鎮)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村委會兩委班子擔任成員,各鄉村確定一名專干和負責人,負責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本區域民生用煤統計、采購、運輸、安全等各項工作。
。ǘ⿵娀熑畏止,落實工作責任
各縣(市)人民政府:承擔本轄區煤炭和電力保供工作主體責任,做好統籌協調工作,及時研究解決煤炭場地、運輸、資金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地區發改委:負責協調落實自治區發改委關于煤炭和電力保供各項政策,依法加強煤炭和電力價格監測,必要時出臺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有效維護煤炭和電力市場價格穩定。
地區工信局:負責協調鐵路部門調度轄區用煤,做好直銷點煤炭供需情況監測及周報、煤炭保供日常調度工作。負責電力運行監測工作,督促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做好有序用電工作。
地區交通運輸局:負責煤炭運輸應急保障組織工作,提高公路運輸保障能力,保障煤炭運輸暢通。
地區民政局:負責落實扶貧用煤采購資金,做好扶貧用煤統計、采購、運輸等工作,保障五保戶等特殊群體用煤需求。推進“扶貧煤”轉“扶貧電”工作。
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規范煤炭市場秩序,煤炭批次抽檢、價格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經營行為;負責煤炭質量監管,依法查處煤炭摻假造假價格違法行為。
地區交警支隊:負責維護公路交通秩序,緊急狀態下建立煤炭運輸綠色通道,保障煤炭運輸暢通。
地區供銷社:負責協調各縣市、各鄉鎮供銷社做好社會基層群眾用煤的供應銷售工作,制定完善的直供直銷流程圖及銷售管理、質量管理、堆場管理、財務管理、結算管理、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設置服務電話和舉報電話。
國網喀什供電公司:負責電網工程建設工作,做好供電區電力分析監測、研判預警工作,制定有序用電方案,組織電力運行維護、監測調度、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
煤炭保供企業:負責直銷點煤炭拉運、儲備、管理、經營,確保民生塊煤庫存充足、質量優質、出場安全。
各鄉(鎮)村:負責民政部門扶貧煤堆場管理、安全管控工作,組織各村黨支部做好本村的塊煤需求統計和分配工作,由各村組織力量和車輛保障煤炭從鄉(鎮)拉運至村、造冊登記分發。
。ㄈ┘訌姕贤撓,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煤炭和電力保供橫向縱向聯系機制,地區相關部門加
強日常工作溝通聯系、多措并舉、形成合力,確保圓滿完成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任務,遇重大問題及時向地委行政公署報告。各縣(市)、各鄉(鎮)村、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工作聯絡機制,將工作進展、相關問題及時上報地區20xx年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掌握各項任務進度,確保計劃任務如期保質完成。
。ㄋ模┘訌娬咝麄鳎龊萌罕姽ぷ
各縣(市)積極組織各鄉鎮(街道)黨委、各村黨支部、鄉村廣播、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開展煤炭和電力保供優惠政策宣傳工作,深入企業、群眾、五保戶、低收入群體了解情況,組織做好煤炭采購工作,鼓勵企業和群眾提前購煤儲煤,打通煤炭輸送的最后一公里,確保采暖季前所有民生塊煤平價快捷運送至群眾家中。加強安全用電宣傳,積極引導群眾規范用電行為,防范降低電力傷亡傷害事故發生。
。ㄎ澹⿵娀袌霰O管,維護市場秩序
各縣(市)、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加強煤炭和電力價格監管,確保煤炭和電力價格在指導價格范圍內。加大煤炭熱值、計量工具、水分含量等質量把關,對熱值不夠、水分超標、沫煤量大、缺斤短兩的塊煤,直接退回、即刻整改。規范煤炭市場經營行為,堅決打擊煤炭市場摻雜造假等非法經營活動,嚴厲打擊囤積居奇、操縱市場、哄抬物價、串謀漲價、價格壟斷等不正當行為,維護良好的煤炭市場秩序,確保煤炭供應市場穩定。規范電力安全行為,嚴厲打擊破壞電力設施、違法偷電、私拉亂接行為,營造良好的電力安全環境。
。┘訌姳O督檢查,強化追責問責
今冬明春煤炭和電力保供領導小組在煤炭和電力保供期間,將組織開展保供工作專項監督檢查工作,重點對各縣(市)、相關部門、供煤供電企業任務措施落實情況和實際成效進行評價檢查,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開展不力、推諉扯皮產生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規從嚴追責問責。
保供工作方案12
根據1月30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應對疫情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視頻會議和江西省新型肺炎病毒疫情期間防控重點物資企業復工復產及糧油供應保障調度會議精神。為切實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糧油保供穩價工作要求,現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應對疫情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價的應急處置工作方案。
一、加強保供穩價應急處置工作領導
。ㄒ唬┏闪⑴R川區糧食局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黃園林 臨川區糧食局局長
副組長:余海峰 臨川區糧食局副局長
鄧北平 臨川區糧食購銷總公司經理
成 員:郄建鵬、彭學光、朱衛和
上官敏、吳文義、徐眾田
。ǘ┡R川區糧油供應應急保障工作小組
1、大米加工應急保障組:余海峰、彭學光、朱衛和
主要職責:全面負責了解和掌握大米市場供求和價格情況,依照《臨川區糧油應急處置方案》,適時向臨川區糧油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報告,申請啟動糧食應急預案,調度糧食應急儲存和加工企業的稻谷、大米供應,確保城區大米市場的成品糧正常有序供應。
2、食用植物油應急保障組:鄧北平、徐眾田、鐘 勇
主要職責:全面負責了解和掌握食用油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依照《臨川區糧油應急處置方案》,適時向臨川區糧油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報告,申請啟動區級食用儲備油應急預案,調度儲備食用油保障城區食用油的.正常有序供應。
二、糧油應急處置步驟
。ㄒ唬┓定正常供應。由應急加工企業按日常正常加工
量組織生產,按日常正常的供應量向城區(指定鄉鎮)銷售網點投放,以穩定大米市場的需求,確保正常的銷售供應。
。ǘ┦袌鲂枨笤隽。當城區(指定鄉鎮)重點糧油供
應點出現糧油物資供應緊張,需求不斷增量,市場價格不斷攀升,先行轉化應急加工企業糧食庫存,保供穩價,在市場需求仍不斷增量,最后啟動區級儲備糧食供應市場,確保市場不斷供。
三、糧油應急供應企業及供應地區
(一)大米加工應急企業:
1、撫州市永興米業有限公司,主要配送供應撫州市城區、上頓渡城區、東館鎮、嵩湖鎮。
2、撫州市維爾米業有限公司,主要配送供應騰橋鎮、青泥鎮、鵬田鎮、茅排鄉。
3、撫州市臨川區洋洲糧食加工廠,主要配送供應湖南鄉、太陽鎮、孝橋鎮、撫州市城區。
4、撫州恒達米業有限公司,主要配送供應云山鎮、羅針鎮、唱凱鎮、羅湖鎮、撫北鎮。
5、撫州市王氏精制米廠,主要配送供應大崗鎮、桐源鎮。
6、撫州市臨川華龍米業有限公司,主要配送供應上頓渡鎮、高坪鎮、展坪鄉、溫泉鎮、龍溪鎮。
。ǘ┦秤糜蛻惫⿷簱嶂菔信R川區志國食品商行
四、應急處置工作要求
。ㄒ唬└鞑块T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價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
(二)要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確保糧油供應不脫銷、不斷檔,確保糧油市場運行平穩,全力服務疫情防控大局。
(三)要加強市場的監測預警。各保障工作小組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大監測頻率,完善預警機制,落實好日報告制度。
(四)要加強糧油流通市場的監管。大力開展監督檢查,強化質量監管,堅決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
保供工作方案13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糧食市場價格的穩定,對有效控制其他商品市場價格的波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的總體要求,為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著力保障全縣當前及今后一個階段的糧油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確!按汗潯逼陂g糧油市場供應充足,讓群眾度過一個安定、祥和的節日,昌寧縣發展和改革局高度重視,為做好昌寧縣20xx年春節期間糧油保供穩價工作,結合昌寧縣實際,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任務目標
認真落實落實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全面落實部門“六保”中“保糧食安全”任務,積極做好糧源調度、糧油保供、糧情監測、應急加工、糧油市場秩序維護以及輿情引導等相關工作。按照昌寧縣城區居民7天以上口糧應急供應要求,承儲企業落實成品糧(大米、面粉)儲備500噸,成品食用油儲備50噸。確保春節期間糧油市場供應不斷擋、不脫銷,價格平穩、市場有序,保證全縣居民過好傳統節日。
二、主要舉措
。ㄒ唬┘訌娊M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昌寧縣糧食生產總量整體不足,結構不平衡,外向購進依存度高,傳統外銷的玉米也因養殖業發展和轉化能力增強而逐年減少,保障糧食安全的壓力很大。隨著市場糧油漲價預期加大,如果措施不力,管理、引導不當,很容易出現市場供應緊張、價格波動的情況,從而對宏觀經濟運行產生影響?h發改局切實提高思想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和調度協調,若遇突發事件,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局系統全體動員。明確任務分工,責任到崗到人,加強值班值守,保證信息通暢。承擔應急和保供工作任務的同志24小時開機。
(二)加強預警分析,掌握市場動態。強化糧油市場運行監,加大監測力度,對重點糧油加工企業和經營規模大、庫存糧源多、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的批發市場和零售企業實行全覆蓋。加強糧油供應和庫存信息動態跟蹤,準確掌握糧油庫存、加工、供應及市場價格變動等情況,為縣政府決策提供準確依據。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的問題,及時匯報、主動應對、妥善處置。實行定期報告制度,對可能引起糧食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認真研究對策,提出調控建議,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將監測結果每周按時上報,為政府決策提供準確依據。
。ㄈ┎扇∮辛Υ胧,保證充足的糧源。保供穩價是各級政府和發改(糧食)部門實施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充足的糧源是保證市場供應的主要物質手段,積極落實市、縣儲備糧油規模,建立和充實成品糧油儲備庫存?h糧油購銷公司發揮糧食市場主渠道作用,努力搞好糧油購銷工作,為保供穩價工作打好基礎。加強糧食產銷銜接,確保市場供應糧源。在春節期間,加大成品大米、菜籽油的`采購和應急加工力度,增加庫存。認真落實市、縣人民政府關于成品糧大米儲備規模,做到常態化庫存大米300噸以上,庫存330噸以上商品糧稻谷保證隨時應急加工。
。ㄋ模┘訌姳O督管理,維護流通秩序。加強與市場監管等部門協調協同,加大對糧油批發市場、加工和零售等重要環節的監督檢查,保障本地糧食市場經營秩序總體平穩。對市場主體囤積居奇、操縱價格、散發虛假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協同市場監管和公安部門予以依法查處。若出現哄搶糧食的情況,及時上報,主動協同公安部門深入一線及時控制事態,并根據情況加大市場糧油投放,確保市場供應。
。ㄎ澹┙∪珣敝贫,保障市場穩定。建立完善應急供應體系,進一步修訂完善《昌寧縣糧食和物資應急供應預案》,核實糧食應急儲備、加工、運輸和零售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落實經營責任和監管措施,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入當地供應短缺的糧油品種,加強糧食產銷銜接,做到不脫銷、不斷檔,督促糧食加工企業保證正常加工生產,豐富市場糧油供應,努力提高糧食應急保障能力。若遇重大特殊情況,立即上報縣人民政府及時啟動應急供應預案,保證市場穩定。
。┘訌娂Z源統籌,保障市場投放。根據春節期間糧油市場供應動態,積極發揮好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和國有庫存“壓艙石”作用,落實糧油庫存規模,隨時做好應急供應投放準備工作。若遇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結合供銷形勢有計劃地將國有糧油庫存投放市場,保障市場供應、平抑市場糧價。同時根據事態發展情況,按照國家價格干預相關規定及時上報,提請采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昌寧縣糧油購銷企業在平時堅持順價銷售,確保新糧上市前不漲價。研究對糧食加工企業的優惠供應政策,穩定和降低糧食制品價格。同時,確保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和應急供應網點原糧充足和市場供應充裕,加強與省、市外糧食主產區的糧食企業及時保持溝通協調,確保縣外糧源到貨正常。嚴格執行原糧品質、質量和衛生標準,杜絕超標庫存流入口糧市場。
(七)嚴格執行政策,正面引導輿論。切實擔負起糧食安全監管職責,認真執行糧食政策,確保糧油市場不出問題。根據全縣糧食形勢,及時準確向社會發布保供穩價信息,幫助消費者了解掌握當地市場形勢,消除恐慌心理,引導理性采購,避免或減少出現不必要的排隊搶購行為。通過正面宣傳,穩定社會預期,增強理性消費信心。
在“十四五”新的起點上,昌寧縣發展和改革局將繼續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糧食調控政策措施,切實履行責任,落實地方儲備糧規模,堅持“保供應就是保民生、穩物價就是穩民心”,進一步做好產銷銜接,加大貨源組織力度,加強市場監測,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確保全縣糧食安全。
保供工作方案14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效益深圳”的戰略決策,加強對全市電力建設、生產、供應和使用的管理及責任單位的監督檢查,提高全市供電服務水平,有效保證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用電,特制訂保供電督查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針對我市電力工業發展相對滯后及全國全省煤、電、油、運持續緊張形勢,通過有效督查,促使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責,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三個轉變”:即從過去行業部門單兵種作戰保供電轉變為有關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多兵種共同作戰保供電;從過去“迎峰度夏”階段性保供電轉變為全年持久性的保供電;從過去發供電環節保供電轉變為燃料、運輸、發電、輸變電、供電、用電和節電全過程保供電,做好全市保供電工作。
二、督查內容
(一)各區政府,市各有關部門“三定”方案中確定的涉及電力工作方面的職責;
。ǘ┓煞ㄒ、市政府規章及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各區政府,市有關部門涉及電力工作方面的職責;
(三)市政府有關保供電會議紀要,市領導有關保供電批示、指示及交辦的保供電事項。
三、督查重點
針對目前煤、電、油、運持續全面緊張的形勢和我市保供電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確定以下10方面為督查重點:
。ㄒ唬┍J【W供電指標情況;
。ǘ┍k姀S出力情況;
。ㄈ┍k姀S燃料供應情況;
。ㄋ模┨岣吖╇姺⻊账角闆r;
(五)錯峰用電和科學用電情況;
(六)電網建設情況;
。ㄆ撸┌l揮峰谷電價作用情況;
(八)打擊竊電和保護電力設施情況;
。ň牛┕澞芄濍娗闆r;
。ㄊ╅_展保供電宣傳情況。
四、督查機構
市政府成立深圳市保供電督查辦公室(以下簡稱督查辦),副秘書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市貿工局、深圳供電分公司分管領導任辦公室副主任。督查辦設在市貿工局,負責督查日常工作。督查辦要建立保供電督查制度,定期督查各部門各單位落實保供電責任情況,及時反映各責任單位工作動態,及時提請協調解決保供電工作面臨的重大問題。
五、督查方式與程序
(一)監督檢查
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監督檢查,了解各單位落實保供電責任的情況:
1、現場檢查;
2、要求責任單位書面報告情況;
3、要求責任單位隨時報告情況。
。ǘ┩▓笄闆r
利用全市保供電督查周報,對保供電有關情況進行及時通報:
1、重要保供電事項情況或進度;
2、有關單位整改情況;
3、保供電工作典型案例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ㄈ┒睫k通知
對責任單位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務或履行職責的,督查辦下發督辦通知督辦。
(四)通報批評
對已發督辦通知,仍不能及時完成本職工作的單位,在市保供電督查周報上予以通報。情節嚴重的,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披露。
。ㄎ澹┏蕡笫姓
對已在市保供電督查周報通報,仍不能按時完成本職工作的責任單位,督查辦應上報市政府,提請研究解決。
六、獎勵與處罰
建立全市保供電年度獎勵制度,對在保供電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各級政府和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頂峰發電電廠、服務優異的供電企業、自覺進行錯峰用電和節約用電的企業及其他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在供電緊張局面緩解時,受表彰的企業可優先減少錯峰或降容,以至取消錯峰或降容。
對不能按時完成保供電責任的單位,取消其參與保供電先進單位的評選資格。
保供工作方案15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大米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嚴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大米流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糧食流通市場,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辦公室關于加強大米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桂市監辦發〔20xx〕40號)和《玉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20xx年玉林市大米生產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本縣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大米鎘超標等突出問題,在全縣范圍對所有大米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開展專項整治,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確保我縣大米質量安全。
二、整治范圍
大米生產企業和小作坊。
三、整治措施
。ㄒ唬﹪栏袷袌鰷嗜搿8鲉挝粚Υ竺咨a企業申請核發或延續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要嚴格把關,按照《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和大米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標準等,對大米生產企業的生產場所、設施設備、儲存設施、技術人員等進行現場核查,對達不到標準要求的堅決不予許可。對大米小作坊要嚴格按照《廣西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廣西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等進行登記審查及現場核查,規范大米加工小作坊登記管理工作。凡延續申請的,應當進行現場核查。
。ǘ⿲嵤┳灾鞴_承諾。各單位指導大米生產企業、小作坊實施食品安全自主承諾,每年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并在生產經營場所明顯區域上墻公示,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ㄈ┒酱倨髽I落實自查和主體責任。各單位要督促大米生產企業和小作坊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組織生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按照風險等級頻次要求開展食品安全自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消除安全隱患。
(四)加強日常監管。各單位將大米生產企業風險等級調高一個等級,對大米生產企業每年全覆蓋監督檢查頻次不少于2次;對小作坊每年全覆蓋監督檢查頻次不少于1次。對抽檢不合格大米生產企業,年度檢查頻次要達到3次以上;對抽檢不合格小作坊年度檢查頻次要達到2次以上。重點檢查大米生產企業、小作坊的原料采購管理情況,明確從糧庫采購原料的,必須索取鎘指標合格的出庫檢驗報告,從農戶處采購的或不能提供鎘合格檢驗報告的,要進行自檢或送檢,確保鎘含量低于0.2mg/kg。嚴禁企業采購和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稻谷和原料米。嚴查成品米出廠批批檢驗落實情況,檢查企業是否按照食品安全標準對生產的成品大米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或銷售。同時具有食品生產許可證和糧食收購許可證的企業,應分別設立食品原料庫、原糧倉儲設施,并保持物理隔離。
。ㄎ澹┘哟蟊O督抽檢力度。各單位要結合年度食品監督抽檢計劃,對自治區、市未覆蓋抽檢到的轄區內大米生產企業及小作坊監督抽檢不得少于1次,年度內達到全覆蓋抽檢;對抽檢不合格大米生產企業、小作坊要在3個月內再次開展監督抽檢1次。抽檢范圍包括原料及成品,必檢鎘、黃曲霉毒素B1項目。對抽檢不合格的,要及時處置并徹查原因。
。﹪栏衤鋵嵑瞬樘幹煤拓熑渭s談。各單位要加強執法辦案,依法查處監督抽檢不合格和使用重金屬超標稻谷或原料米生產大米等違法違規行為。對未及時采取消除食品安全風險措施的大米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負責人進行責任約談,督促企業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徹底消除隱患。
。ㄆ撸┒酱倨髽I完善追溯體系。各單位要督促大米生產企業以大米鎘含量作為重點追溯內容,建立健全和落實企業內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來源可溯、去向可查。一是建立食品原料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原料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二是建立食品出廠檢驗記錄制度,查驗出廠食品的檢驗合格證和安全狀況,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檢驗合格證號、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三是建立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銷售日期以及購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明確進度,推動專項整治工作順利開展。
。ǘ┘訌妼W習培訓。各單位要認真組織監管人員、企業人員進行大米質量安全有關政策、法規、常識、標準等學習和培訓,提升大米質量監管能力,增強企業履行大米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自覺性。各大米生產企業每年至少組織1次大米質量安全管理內容學習培訓,組織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員、檢驗人員等參加培訓。
(三)注重宣傳引導。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方式宣傳大米質量安全法規、消費常識,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鼓勵和引導社會輿論監督、投訴舉報,促進行業自律規范,督促生產企業誠信守法。
。ㄋ模﹪栏穸綄z查。縣局將采取明查或暗訪的形式不定期隨機檢查各基層所的大米生產企業及小作坊,通過抽查生產企業主體責任落實、違法行為處置等情況來驗證各單位采取的工作措施及效果,并形成督查通報。
。ㄎ澹┘皶r報送信息。各單位要統籌安排專項整治工作,指定專人負責收集、處理和報送專項整治行動信息,特別是重要事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及時報告。
【保供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保供工作方案01-10
工作方案05-17
家訪工作方案05-25
單位工作方案06-07
防汛工作方案05-27
企業工作方案12-15
督導工作方案12-16
春運的工作方案12-23
工作方案大全11-25